【服饰礼仪7】

在古代,具备一定的身份才能使用一定的服饰,那么一定的服饰也就代表了一定的身份,成了人们的身份证明,或成了身份、地位、职业的代名词。比如大家熟知的“冠盖”(达官贵人)、“布衣”(平民百姓)、“袈裟”(佛教僧侣)等。

又如“缙绅”,原指“系绅带而插笏[hù]”。笏,是古代大臣们上朝时,随身携带用来写“发言提纲”或做“会议记录”的狭长板子,有点像今天的“商务通”。这板子在不用时,就插在腰间那条绅带上,就像今人把呼机或手机别在皮带上一样。所以,缙绅也就是大臣。后来,凡是有系绅插笏之资格,再后来,凡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便都称为缙绅,又称绅士,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皮带族”。不过,今天的“皮带族”可不都是绅士,甚至可能连白领都不是。至于现代绅士们,则八成是不会把手机、呼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地全都别在皮带上的。

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如“乌纱帽”“石榴裙”,也都用于指代某些特定身份的人。“乌纱帽”是明代公服,“石榴裙”是唐代时装。戴乌紗帽的好歹也是个七品县令,穿石榴裙的则多半是都市丽人。再如“纨绔”,原本是指用细致洁白的薄绸(纨)做成的种不连档的套裤(绔),类似于今之开裆裤。这种服装,依例只有贵胄子弟才能服用。贵胄子弟穿着这样又轻又薄的开裆裤到处吃喝玩乐,寻花问柳,自然“轻薄”得可以,所以“纨绔”又用来指古时的“高干子弟”和“轻薄少年”。至于长衫,则为儒生之服饰。孔乙己的一件长衫,尽管又脏又破,却绝不肯脱下,就是害怕丢了他读书人的身份之故。

图片来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服饰礼仪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