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第二(17)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由: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今山东省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比孔子小9岁,“孔门十哲”之一、“二十四孝”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家祭祀。

1,诲,教育,教诲。

2,女,读"汝",你的意思。

3,知,知道的意思。

②知:作动词用,知道。

  孔子说:“仲由啊,我教给你的,你懂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孔子主张的学习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求知态度。他觉得,对待任何事情都应谦虚诚恳,知道的就说知道,不能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子路其人,为人比较直爽,说话有点口无遮拦。孔子在此处与他的对话,也有些许的呵斥成分。这是孔子有针对性的教育,是他“因材施教”的又一例。

    孔子告诉子路,做学问应当保持着谦虚的态度,天下的知识何其丰富,没有哪一个人可以掌握所有的知识,总会碰到一些不懂的问题。人不懂并不可怕,也不可耻,但若不敢承认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而强装知道,这就有些不知羞耻了。人们只有虚心地向别人学习,不耻下问,才能不断地进步。

    孔子所以强调何为知与不知,就是为了能让绝大多数的人明白“学而知之”的道理。只有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才能看到自己不足和疑惑,知道如何学习和质疑。而掩饰自己的“不知”,只会遮蔽住我们的双眼,失去对事物的准确判断,寻求不到真正的智慧。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于为政者而言,更需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虽然身处高位,但也不能事事尽知。因此,为政者在作决定之前,最好能够得到多方论证以后再行实施,减少犯错的概率。不能只凭个人主观臆断而无视他人的意见,那就容易做错,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

    所以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也要实事求是,有些问题即使明白,也要在适当时候请教别人,这即能表示尊别人,抬举别人,也显示自己谦逊,更能奠定自己的基础。但是,凡事都要把握好度,不能事事都过份谦虚,让别人感到虚伪,不诚实。甚至会产生对自己决策的怀疑。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为政第二(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