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罕第九(5)

原文】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注释】


(1)畏于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畏,受到威胁。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孔子就是阳虎,所以将他围困。

      (2)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西周开国之君周武王的父亲,是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一。

      (3)兹:这里,指孔子自己。

      (4)后死者:孔子这里指自己。

      (5)与:同“举”,这里是掌握的意思。

      (6)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译文】

孔子被匡地的老百姓围困,便说:“周文王去世以后,一切文化遗产不是都在我这里吗?上天如果要灭绝这种文化,就不会让我掌握这些文化;上天如果不灭绝这种文化,那匡人能把我怎么样?”

这一章讲述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公案。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经过匡地,让匡地的百姓给围住了。因为在这之前鲁国的阳虎曾经入侵过此地,对当地百姓施以暴虐,所以匡人甚为怨恨。孔子的相貌和阳虎极为相似,而且当年替阳虎赶车的颜克,这一次又为孔子赶车来到此地,所以匡人就把孔子完全误认为是阳虎,想要杀之而后快、报仇雪恨。这种危机的时刻,孔子却说,周文王已经过世了,可是文王的道脉教诲不就在我身上,上天如果有意要灭除文化道统,那么我死后,后人就不会知此文化道统,可是今天我既然得到了这个文化传承,可见天意是要保留这个文化,让我传下去。既然需要由我而传,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灾难面前夫子的扪心自问,不经意地向世人证明了夫子是完全地了解中华文化,以及文化要如何发展。正是这样的一种至诚,让夫子所面对的每一次艰难最后都转危为安了。孔子圣德,消灭灾难不是偶然之事。

学中国文化,当真的学孔子,真能做到以道自认,以至诚之心面对自己的时候,那就是“大德者必得其名、必得其禄、必得其寿。”后来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的儒者,他们在个人吉凶祸福、荣辱毁誉的问题上,始终保持着一种超然的态度。任遇何境不忧不惧、不忮不求,坚定地在人生的道路上行其文、行其德。比如说文天祥,他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生死关头本可以一走了之,但他却坚定地留下,说:“我以我血荐轩辕”,想用死亡来唤醒民众。面对生死,他们都能展现出从容淡定、不忘自身的道义和使命,一方面显现出壮怀激烈、视死如归的勇毅,一方面又显现出恬淡无欲、从容平静的平和。可以说这些都是传承于孔子智慧、勇毅的圣者情怀。

儒家的教育是让我们首先成为一个士,然后是君子,然后再是贤圣。而士就是要立志于道的,道就是士所追求的生命终极意义。一旦有了这样的目标就会彻底地改变一个人生活的态度和方式。孟子讲,作为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二者不能兼得的时候,舍生而取义。所以说正是儒家的士的精神,挺起了我们这个民族千年的脊梁。

孔子的生命就像木铎一样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人生需要宗旨,需要信念,定义出人生的终极目标,从而使生命在信念、信仰上有一种终极的承担,这种承担就可以帮助我们平和、尊严地面对和超越个体的生死。

所以,“文不在兹乎?”这句话应该是我们每一位华夏儿女反躬自省的一句警言。我们有没有在生命中建设出一个深邃的信念,建设出一份超越个体生存的使命。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子罕第九(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