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课例,学设计,悟教学(二)

——续读《听王崧舟老师评课》第二辑

晚饭后,继续阅读《听王崧舟老师评课》,每看完一个课堂实录,内心就会升腾起对教者的敬意!他们的设计缘何那么精妙?他们的引导缘何那么适切?他们的学生缘何那么灵动?

这些好课经由王老师的点评,愈加的活色生香。以邵宏峰老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三遍齐读(老师的导语不同)课题后,引导学生迅速从课文中找出“中华崛起”的反义词“中华不振”,然后让学生自由读文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体会“中华不振”。学生在读句、交流中谈感悟,一口气挖出了六个感悟点。接着从六个感悟点中锁定“妇女被洋人欺侮”的语段,通过听同学朗读,想象画面,引导学生读出形象、读出体验、读出思考,教师一次次地引读,一次次地配乐读,一次次地强化“中华不振”后,介绍“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事例,按王老师的话“蓄势之大功告成”。所谓“情动而辞发”,周恩来的沉思,成了课堂的生成点,学生的宣泄,倾吐水到渠成。文末,反复诵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情切,悟深,发自肺腑。

王老师的评课主题是“蓄势,课堂节奏的审美秘妙”,他从三个角度挖掘出了教学设计背后的意蕴:一、蓄势——倾吐的板块链接;二、集中——层叠的课堂结构;三、对比——回环的创生机制。

通过看课例,我也发现:好的教学设计一定是教者独特的创造;好的设计,一定会抓住一两个生成点,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好的教学,一定有读味,或静读思考,或动情朗读,或师生对读,总之“读占鳌头”;好的教学,一定有情趣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中师生均投入足够的情感,课堂在有滋有味地动态生成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好的教学,洋溢着书卷味!教师吃透教材,精准定位教学目标,恰当选择教学策略;学生,听说读心思,身心合一,其乐无穷!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课例,学设计,悟教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