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1927年出版的著作《存在与时间》,也是西方哲学界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出身于德国,他有一个很有启发性的观点就是“向死而生”,我在人生项目100天里第一次听到这个观点和这个伟大的哲学家。解释到:我们说的“向死而生”不是意味着要真的去死一次,而是要清晰坦诚地知道死亡存在,并选择更好的去生存。他认为人有意识能力,和不知道自己会死的动物相比,人知道自己会死这件事具备天生的理性思考能力,让人能够意识到时间和机会的有限,应该充分利用。

海德格尔还认为每个人的生命最初都不是自己选择的,无论是基因,种族,家庭,性格还是阶级等,这一切都是未经我们自己选择而被强加到身上的,这种无法选择更像是一种被“抛入”这个世界的状态。而这种被抛的不平等性,让很多人抱怨原生家庭,或是父母的平庸,把这些归为不可改变,天注定的因素,自己反而不去努力,自怨自艾,面对“被抛”,选择投降于生活的种种不堪,被生活压迫到忘记自己的本真,陷入了“宿命论”,于是这种从出生的“被抛”就成了一种永恒的“被抛”。那么被抛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了,我们应该做的,是让自己不陷入永恒的被抛,这就意味着,来到世间,在天生的条件之后,我们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他建议的人生,是要面对同样的被抛,给出自己两步选择,一是选择先承担命运,二是启动选择另外一种状态——“将自己抛出”,就是用当下的行动影响在此之后的命运轨迹。作为对“被抛”的回应,其实就是塑造命运的后半程。在我们的语言体系叫“主动争取”。也就是我们每一天的主动争取,都是在对抗被抛,用当下的行动在影响之后的命运轨迹。如果了解到这个哲学意味,我们就会更加趁早行动,一直行动。在海德格尔的理论体系里,他把世界分为两种:生活世界和自己的世界。生活世界,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与我们产生无数关系和意义的我们无法逃离的世界。自己的世界,则是专属的,仅仅面对自己的世界。为了解释的更清楚,他在他的书《存在与时间》里创造了一个“本真性”的概念,用来区分存在,或者说活着的两种状态:本真性符合三个条件:属于自己;已经得到个别化;能够为自身做出抉择。非本真状态也有三个特征:错置了自身的存在;没有成为它自己;没有成为它自己,将自己的抉择委托给常人。这个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在告诉我们要回归“本真性”。非本真性就是被社会、舆论和浮躁裹挟着前进,而本真性就是建立自己体系和标准。而在人生项目的探寻期这个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辨识自洽体系,找到与自己匹配的那套结构。

那有什么回归本真性的方法呢?具体操作就是要创造一个极限情景,在面对极限时,你的心才会正视自己,最简单的创造极限情景的方法就是制定自己的“追悼会策划表”,站在生命的尽头梳理人生,这个表格前面你已经做过一次了,在今天大家如果理解了背后的原理,也可以再回过头看一遍。

面对可能去塑造的自我世界,通过本真性确定自己的未来,将未来的可能性收回到现在的自己身上,把“被抛”的境况用行动扭转为“抛出”。

你可能感兴趣的:(向死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