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推荐阅读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说的:“这世间最大的伤害,打的旗号叫‘为你好’”。

翻开这本书,就像是走进一座故事城堡,里面是作者吴晓乐做家教的八年时间里,目睹的九个真实的家庭故事。

和大多数教育书籍不同,这九个故事,没有一个是喜闻乐见的教育神话,没有一个会让人看了感到愉悦,反而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但,这些故事,他们都曾发生过,并且现在还在各个角落里,继续发生着……

这本书出版后就引发巨大争议,数月雄踞博客来总榜No.1,同名网剧由台湾公视制作,获第54届金钟奖5项大奖,被称为“亚洲版《黑镜》”,读过这本书或是看过同名剧的人,有的愤怒,有的哭泣,有的被洞悉了最隐秘的阴暗面,歇斯底里。

其实在创作这本书的时候,不是没有人劝说过吴晓乐,为何不把那些伤人的故事写得更正向、明亮且温暖呢?毕竟,失败的例子太不讨喜了。

但吴晓乐有自己的坚持,她说:

“我不能这么做,我记得那些脸,我记得他们的表情以及他们对我说过的话。若是为了取悦谁,而低估了那些伤害的施加以及承受,那我就是作为目击者,在作出不实的证言。这样,我会对不起那些伤痕,因为没人记得他们。”

在她看来,任何的修饰和美化,都是对那些伤痕的背叛。

她用她的笔触,带我们凝视那一张张脸,凝视一个已经被淡忘的初衷——把孩子带到这世界上的初衷。

书里,有一个不断寻找爱的孩子,一个不知道如何爱的家长。

如果你在阅读的时候,发现不知何时,竟然落了泪,请不要讶异。

你一定在某个不经意的片段中,看到了自己。

也许,你就是那位母亲,或是那个孩子。

九个故事中,每一则读来,都不禁让我鼻酸,但最令人无法忘怀的,还是其中的这两个,一个关于伤害,而另一个关于和解。

书的开篇,讲的是眼镜仔的故事,这是吴晓乐教的第三个孩子,却也是她最不愿意想起的孩子。

每次想起眼镜仔,悲伤的情绪就会弥漫开。

眼镜仔的妈妈被叫做“小圆妈”,给人的印象总是圆滚滚的,可说起话来却异常强势、尖锐。

刚见面没多久,就对吴晓乐说:“老师,我跟你说,我这孩子就是笨,做什么事情就是慢,怎么教都教不会,之前的老师都放弃了”。

她扳指一算:“你是他第十个还是第十一个家教。我跟他说,这次再没效,我就一个老师也不给他请了,放他自生自灭!”

没等吴晓乐开口,小圆妈竟又急着说:“老师,我儿子如果不乖,或者题目写错,你就用力给他打下去,孩子有错,就是要教育,我不是那种小孩子被打就反应过度的妈妈。”

这让吴晓乐有些惊讶,赶忙表示自己不会打孩子,竟然遭到了小圆妈的反对:“我提醒在先,你教过我儿子之后,我们再来讨论打不打小孩的问题。”

非常诡异的是,小圆妈和吴晓乐的这所有谈话,都是当着眼镜仔的面进行的,而他,只是盯着自家木桌上的纹理,始终没有抬起头来看一眼。

就仿佛这所有的对话,都与他无关。

和家长交流后,吴晓乐开始给眼镜仔上课。

在吴晓乐指出一个细小的错误时,眼镜仔竟然本能似的拱起肩膀,背弯成弓形,脸快速侧向相反的方向,让吴晓乐一愣,问道:

“怎么了?”

“我以为你会打我”眼镜仔怯生生地说

“我为什么要打你?”吴晓乐非常震惊。

眼镜仔回答:“妈妈不是允许你了吗?”

“但我不也告诉过你妈妈,我不会打你吗?”吴晓乐说到。

可是没想到,眼镜仔之后说的话让人心疼:“妈妈跟之前的每个家教建议,只要我犯错,就打下去,我再犯错,就再打下去,多打几次,我就会记得不要再犯相同的错了。

不过……我好像真的很笨,被打这么多次,还是常犯一样的错。上一个家教是男的,打人很用力,我很怕他,他最后还是辞职了,他跟我妈抱怨:‘我打你儿子打得都累了’”

吴晓乐表示自己不会打他,眼镜仔却仍然不敢相信,原来之前也有一个女家教保证过不会打他,但结果还是因为太生气动了手,眼镜仔早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老师,我跟你说,我妈是对的,我真的很笨,又迟缓,有一天,你也会受不了,想要打我的。”

在吴晓乐再三保证自己不会打他后,眼镜仔的眼睛里才现出点点神采:“真的吗?”他还是不敢相信地喃喃自语。

不过吴晓乐发现,在没有体罚的情况下,眼镜仔确实不好教,即便是讲解过很多遍,他都无法写下正确答案。

可真的是他很笨吗?事实并不是如此。

眼镜仔每次都卡在“写下答案”这个环节,笔尖都已经抵在纸面上了,却迟迟无法动笔,眼神总是不安的望向吴晓乐。

几次之后,吴晓乐忍不住开口了:“你不用紧张,你写错了,大不了我重新讲一次,我不会打你。”

眼镜仔吞了吞口水,终于说出了原因;“之前的老师都会盯着我看,一题一题跟,只要我写错了,他就马上拍我头,好几次,我的眼镜都被拍掉在桌子上。”

甚至,之前的那个老师,竟然会拿热熔棒拼命打眼镜仔的小腿,即便他非常痛,他也不敢哭,在被问到为什么不告诉妈妈时,眼镜仔回答:

“老师打我,是我的错,我没有把题目做好。我跟妈妈说,妈妈只会更生气,搞不好也会打我一顿。”

其实,眼镜仔不是笨,也不是迟钝,他只是一个被吓坏的孩子。

可是他的母亲,却从来不曾了解成绩背后的原因,从父母到前几任老师,从来没有人给他犯错的空间,所以他不知道,犯错是件很寻常,没什么大不了的事。

而在那些否认、质疑的声音中,他再也不能相信自己。

教了眼镜仔三个月后,吴晓乐似乎理解了为什么小圆妈会对眼镜仔如此暴躁。

吴晓乐很少能看见眼镜仔的父亲,他在一家中型规模的传产公司上班,靠自己的努力从小职员一直打拼到总经理。

不管没有有没有加班,眼镜仔的父亲总是很晚回家,小圆妈每次看到他出门的背影,都是深深地失落。

一次吴晓乐在教眼镜仔的时候,传来他们夫妻之间的争吵。

眼镜仔的父亲吼道:“你到底怎么教小孩的,一个月跟我拿那么多钱,却连个儿子都搞不定?你知不知道,魏经理的女儿去年考上了……我跟你郑重警告,我不会让他去读那些没听过名字的学校。他没考好,干脆送他到美国。”

小圆妈一听也急了:“送到美国?一个儿子养到十五岁,只因为高中没考好,你就要把他送去美国?你有没有想过,这样我就得一个人在家了?”

争吵不断地传过来,眼镜仔看着课本,还安抚吴晓乐道:“没关系,我早已经习惯了”

随着大考日子的接近,几次模拟考,眼镜仔都没有达到小圆妈的标准,吴晓乐眼睁睁地看着越来越多次。

小圆妈在她面前对眼镜仔“算账”:呼巴掌,拧手臂,用脚踢踹,甚至还有一次拧耳朵,拧到眼镜仔脸涨成了猪肝色,小圆妈才停手,情况愈演愈烈。

他们几个人中,眼镜仔的父亲才是食物链的顶端,虽然他一个星期陪眼镜仔的时间,都没几个小时。

小圆妈是不折不扣的家庭主妇,没什么社交,她的存在价值,全部由丈夫来决定。

然而丈夫给的期望太沉重,她不得不将一部分分给眼镜仔,给自己的情绪找一个出口。

她把丈夫放在人生的第一顺位,而她的丈夫执着于儿子的成就,这就造成了眼镜仔的悲剧。

最后吴晓乐实在忍受不了家中沉重的氛围,看不了眼镜仔灰暗的人生,她辞职了。

辞职后的吴晓乐,每次想起眼镜仔,都是刺痛,愧疚,和深深的担忧。

讽刺的是,在外人看来,眼镜仔有名车接送,用好手机,昂贵的书包,穿百货公司的衣服,母亲一直关注他的学习,尽职尽责,他的命很好,生活在很幸福的环境中,他的父母很爱他,他们的爱很正常。

这个故事,没有结局,吴晓乐也不敢想象,现在的眼镜仔到底怎么样了,小圆妈有没有越来越绝望,越打越狠?眼镜仔是不是已经被送去一个陌生的国度,就因为怕丢人?

看完这个故事,心里无比压抑,尤其想到这是个真实故事,内心就升起一种无处发泄的愤恨。

不会爱的人往往由于从没得到过爱,小圆妈没有从丈夫那里得到支持,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每次压过来的都是期望落空后的指责,是教育不利的愤怒。

她担心如果没把孩子的成绩提高,未来点亮,会让自己陷入被丈夫谴责、冷暴力甚至离弃的境地,她无力承担这些,于是全部转移给了儿子。

不曾被好好疼爱,所以也不知道如何去爱人。

眼镜仔不得不带着从母亲那里订死的“蠢笨标签”,绝望地日复一日的挣扎,他不是不想做得更好,不是不想达成父母的期待。

他只是不能相信自己,他只是不敢犯错误,他只是个被吓坏了的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爱很牢固,但因此产生的伤痛也很顽固。

父母每一次错误的爱的试验,都会给孩子烙下永恒的阴影,埋下随时会引爆的炸弹。

有的人甚至用一生去寻求和解,下面这个故事,就是关于和解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不是作者的学生,而是她的好友。

这个小女孩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别人家的孩子”。

十五岁考上第一志愿高中,数学经常是全校前三名,十八岁考上台湾大学热门科系,媒体歌颂她母亲教育成功的时候,没人知道,她内心深处对母亲的抗拒的愤怒。

父母总是希望孩子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

她的母亲自从因为数学成绩不够好与台大擦肩而过以后,就对数学有了执念,这份执念很快投射给了她的孩子。

母亲很早就教她加减原理,她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对三四位数的加减驾轻就熟,她的母亲很快提高了难度,开始乘除和四则运算。

这对于五六岁的孩子非常有难度,不可避免的,小姑娘出错的概率越来越高,每一次,母亲都非常失落,沮丧,而如果答对,母亲也会绽放微笑,赞许她聪明。

在母亲两极化的反应中,她很快成为了一个非常好胜,得失心很重的人,并且为了迎合喜怒无常的母亲,她变得敏感、很擅长察言观色。

在母亲做不完的数学题的轰炸下,她却是数学成绩要比别人好很多,但也因此背负了沉重的课业,而且,母亲紧接着就为她开辟了第二个战场:英语。

也许是数学方面确实有天赋,英文的试题轰炸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效果,她的母亲于是开始到处请教学习好的小孩父母,他们是如何进行教育的,并马上拿来在她身上实施。

母亲甚至还会把报纸上英文竞赛获取高分的报道裁剪下来,标注获取高分的重点,让自己的女儿反复阅读,还会问她:“看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心得?找出你在背单词时犯的错误了吗?”

“现在你知道你计算的数学习题不算多了吧?比你认真的人多得是。”

她的母亲一直致力于用他人的例子来激励她。

但在她看来,母亲的每一句话,都在说同一件事:她不够好。

一次她的小表妹做出了她没有做出的题目,母亲当着小表妹的面,从头到脚数落了她一顿:

“你看,人家小表妹小你一岁,花的时间比你短,错的比你少,你在做题目时,认真想过我之前教过的语法吗?你是不是在敷衍了事”

也是在那时,一条鸿沟在她和小表妹之间形成。她不再对小表妹热情,而是冷漠,小表妹似乎理解了什么,转身投向电视,而她却并没有开心,反而更加厌恶自己。

她能感受到,在母亲数落她的时候,小表妹看她的眼神带着同情。

每次考试结束,她的母亲总会很有耐心地追问:“班上平均分是多少?”“最高分是多少?”“比你高分的有几个人?”“你想过为什么这次会退步吗?”。

如果人生是一部字典,让她挑出母亲最热爱的两个字眼,她回答是“检讨”与“进步”。

她的母亲总是打着开明的旗号,实际上却在无时无刻的控制她。

当她想参加学校举办的“阅读与写作”工作坊,母亲很明确的拒绝:“这个工作坊会占去你三天时间,你这三天的数学和英文进度怎么办?”

即便最后她近乎哀求,母亲依然不予理睬。

在报名截止的当天,她把申请单揉成一团,丢进了垃圾桶。

这种情况一再发生,高中她想留在学校读书,也被母亲直接否决,当她还想据理力争的时候,母亲直接说:“别说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在她母亲心中,不必认真聆听孩子的意见,家长的决定就是最终的“民主”。

她不是没有反抗过母亲,有一次她实在忍受不了,对母亲说出了自己内心的不满:

“你可不可以收敛一下啊,大事小事,只要稍微不顺你的心,你非得拿来说不可。我作文进步,给个赞美很难吗?

这也能牵扯到我的英文作文和数学,你的控制欲真的很恐怖。你老是跟别人说你是个很开明的母亲,你真的是吗?我很怀疑。”

这段话说完,母亲的脸上出现了她从未见过的惊骇,但几秒以后,就恢复了沉着,还不疾不徐地对她说:

“那你知道其他家长在小孩不乖时,是如何用拳脚教训他们的吗?我没有打你,凡事努力跟你讲道理,你有什么想法,我也不是不听,我那么用心在关注你的学习情况,你可别不知感恩。”

以往她这是都会放弃抵抗,但那次没有,两个人越吵越凶,母亲最后说:“看来,我不打你,你还真会忘记自己是多么身在福中不知福。”

然后她母亲拿出一根棍子,向她打过去,而她竟然接住了棍子,下意识地朝母亲挥出一巴掌,好在最后时刻,她控制住了自己,只是指甲擦到了母亲的脸。

母亲流下眼泪,看着她说:“你让我好心寒”

但她却没有任何愧疚,反而心底分外雪亮,她终于反击了,她觉得自己和母亲迟早会走到这一步。

母亲会正常一段时间,然而没多久,母亲又故态复萌,只要她稍微冷落她的情绪,就会听到来自母亲伤人的话语:

“你真是我见过最自私的人”“祈祷你的有人没有发觉你的本性”“没有我的栽培,你觉得凭你自己的实力,有办法考出这么优异的成绩吗?”

她甚至开始频繁地做起噩梦,都是一样的梦,她和母亲起了争执,她再次对母亲伸出拳脚,而母亲满脸绝望地看着她,她不停地向母亲道歉。

每次噩梦醒来,她都泪流满面。

多次和母亲针锋相对,正面抗争后,她发现,母亲的背影看起来非常孤寂,在母亲停止用大吼和一些技巧去铺陈痛苦的时候,她看到了母亲最真实的一面:

母亲其实很寂寞,她希望她能多重视、多亲近她一些。

虽然母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带给她不可计量的伤害,但都无法磨灭一个事实:母亲很想把她教好,她很想做好一个母亲,她确实深深的爱着她,只是她不知道该如何爱自己的孩子。

但其实巨大的善意下, 悲剧很容易随之诞生。

当从不同角度看待母亲后,她终于释然了,感觉困住她的牢笼应声而开,有人在对她说:“从今天起,你自由了”

怀抱仇恨是很累人的,尤其对方是生你的人,这更加磨人,但好在,她解开了仇恨的那个结。

但与母亲的和解依然很难,在和母亲相处时,她还会下意识地全身僵硬,戒慎地观察她的一举一动,猜测她可能要说的话,并在心里做好防范。

好像在母亲面前,她永远是个自卑,生怕无法取悦她的小女孩。

好在她的伴侣弥补了她的缺憾,在她陷入自卑的时候,她的伴侣会温柔的哄劝她,给她赞美,让她从黑暗中走出来。

母亲对她的伤害太深刻,以致于她现在想到要小孩,就会非常害怕,她担心自己复制出一模一样的悲剧,甚至幻想过十几次,有朝一日,她的小孩会站在她面前,对她说:“你的控制欲真是太恐怖了。”

有时候上一代造成的伤害,甚至会延续到下一代。

她跟母亲试图和解过无数次,但每次都维持不了多久,每次亲密接触一阵子后,两个人就会分别回忆起一些过往不愉快的场景,那些疙瘩又全数长了回来,两个人再次变得疏离。

这样的和解、疏离的反复过程让她非常煎熬,而且,越是急着修补,就越可能制造新的伤害。

和母亲将近第一百次的和解失败时,她终于决定宽恕自己,和解或许可行,但不是现在。

她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忘记自己想要讨好母亲的卑微心境,母亲扔在她身上的否定言语。

还有那些无以名状的愤怒、伤害,但她还是可以隔着一段距离,关怀她的母亲,并许愿她一切都好。

在她看来,这就够了,与自己和解,与母亲保持距离,宽恕过往,憧憬未来,这是最好的状态。

每个不幸的家庭背后,都有一个控制欲极强的人。

将孩子看成是自己的所有物,以“为你好”的名义从情感上打压,没有同情、只有要求的教育多么可怕。

孩子不是满足家长欲望、想象的容器,或者载体。

孩子也不是黏土,任由家长恣意妄为地往自己喜爱的方向捏来揉去。

孩子有自己的生命,他们只属于自己,而不是家长或任何人的所有物。

即便是父母,也不能偷窃你的人生。

这只是这本书中的两个故事,还有七个不同的故事,这里每一则故事,都是一场生命的恶斗。

故事里的每一个孩子,他们的生命,都烙印着奋战过后的伤痕,而他们的奋战对象却很特别,都是至亲,特别是母亲。

而故事里的母亲,虽然形象各异,却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以爱为名的刽子手。

有的母亲以成绩为心情的晴雨表,一旦成绩不如她意,就狂乱施加暴力;

有的母亲自私冷漠,将孩子视为生命的负担;

有的母亲控制欲极强,爱的照顾成为无法抛弃的沉重负荷;

有的母亲保护过度,强势介入孩子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还有的母亲习惯用否定代替赞美,逼迫孩子更上一层楼……

吴晓乐深深地走进这些孩子的生命中,发现了失败教育的共性,每个样本都很鲜活,每个教育问题都值得好好反思。

爱是一种能力,爱的方式需要不断学习。

不管是作为父母,还是作为孩子,我们都会有时努力不够,有时用力过度,有时受到来自对方深深地伤害,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可以放下姿态,寻求和解。

你遍体鳞伤,伤口处长出的却是翅膀。

即便是沟壑纵横,崎岖不平,亲情的微光,总还是会在密林幽深处,闪烁引路。

希望有时间你可以坐下来,打开这本书,静静地看完它,然后像作者的朋友一样,语重心长地说:“以前我想过,我一路走来,拿这么高的学历,要是我的小孩不像我,不是很丢脸吗?现在,我只希望他快乐就好。”

这些故事的存在,是叫我们可以不再复制这些伤害。

经常有人聊起,要孩子是为了什么?今天看到一个令人感动的答案: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