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工作、家庭中,你是否被无端的指责、评判、嘲讽、说教等语言伤过,感到难过和孤独,令自己痛苦。
如果你有,希望你有时间去读一读《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它会帮助你化解这些语言带来的伤害。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马歇尔.卢森堡的著作。
他有着50多年的实践经验,不仅指导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非暴力沟通,消除分歧和争议,实现高效沟通,还帮助解决了许多世界范围内的争端和冲突。
这本书共有十四章,通过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核心四要素,告诉我们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交往中的冲突。
马歇尔博士在介绍非暴力沟通时,使用了两个动物作为比喻,用长颈鹿来代表非暴力沟通,用豺狗来代表疏离生命的语言(暴力沟通)。
01观察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区分观察与评论。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当我们在观察中夹杂着自己的评论时,他人往往认为我们在批评他们,因而产生抗拒心理。
在平时,对大部分人来说,观察他人不做任何评判、批判或分析是很困难的,我们会混淆观察和评论。
书中给我们举例如何区分观察和评论。
比如:“你很少配合我”,这就是评论。
“上一次当我提议一项活动时,你说你不想做”,这就是观察。
我们要从旧习惯中挣脱出来,需要我们多做练习,非暴力沟通是一种动态的语言,注意不要用判断或主观评估,就陈述事实就好。
02感受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如何表达内心的感受。
提升表达感受的能力不仅有利于促进我们的亲密关系,对职场关系也会有帮助。
感受源自我们如何看待他人的言行及我们当时的需要和期待。
因而,要学会用丰富的词汇表达自己观察后的真实感受,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也要学会在聆听对方说话时,去感受对方所表达的情绪细微处,从而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连结。
书中还讲到,在使用语言时,将“我觉得”换成“我认为”,能够更好地表达感受。
如果我们的表达言过其实,别人就可能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愿作出友善的回应,在非暴力沟通中,要准确地表达感受,区分它与想法的区别,这也十分重要。
03需要
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是看见感受背后的需要。
他人的言行举止或许会激发我们的感受,但绝非产生这些感受的原因。
当我们评判、批评、分析或判断他人的言行时,实际上是在用疏离生命(暴力沟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要。
大多数人从未学习过如何从“需要”的角度来思考,当需要未能满足时,我们习惯于认为是他人的错。
比如:家中来了小朋友,我们为了满足别人的感受,让自己的孩子拿出他不情愿的心爱玩具,孩子害怕我们,表情很委屈。
马歇尔在书中提出:“要尝试看到痛苦的背后未获满足的需要”。
通过学习,让我明白,他情绪的背后是需要,所以,只有说出自己的需要,清晰表达自己,才能得到正反馈,获得积极的回应。
04请求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是提出请求。
在表达观察,感受和需要后,我们要请求他人的帮助。
要表达真正的请求,我们还需要知道请求的目的是什么。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相反,非暴力沟通重视每个人的需求,其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非暴力沟通的意图是,建立一种基于坦诚与同理心的关系,我们希望他人的改变和回应是出于自愿和善意。
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幸福,在本书中,马歇尔博士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用不伤害的语言进行沟通。
非暴力沟通不仅是一座找寻爱的桥梁,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拥有爱的能力来支持生命中的各种关系。
书中给出了我们一些词汇表及练习的句子,需要我们刻意练习,虽然我们学习了,但在生活中,依然会因为一些事情情绪不稳定,只要坚持练习,一定可以用爱的语言改变生活。
知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仅靠一句赞扬我就能很好地活两个月。”可见语言的魅力比美食和风景来得更令人身心愉悦。
希望大家有空的话,可以去阅读,相信一定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不一样的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