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实践论》,对个人有什么帮助?(一) | 《毛选》的智慧
【专栏简介】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欢迎关注“《毛选》的智慧”专栏。
今天学习的文章为《实践论》。
【伟人智慧】
一、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有人会认为,这是一篇讲政治的文章,对个人来说,没有什么意义与好处。这是庸俗的理解。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政治?
政治,往大的方面上看,是国家层面上的内容。往小的方面上看,是个体之间的内容。
用简单的话来说,政治就是如何处理与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法。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需要与他人相处,这是必然的。
无论是家庭,工作,都是如此。
而与人相处,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果没有一套合适的方法来指导与人的相处,就会出现各种矛盾。这种矛盾,小的方面来说,是两个人之间的问题。往大的方面来说,就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问题。
而《实践论》这一篇文章,就是教导读者,如何从根本上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一旦理解了这种关系,自然就能够更好地处理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单看题目,“实践”二字便讲明了整篇文章的内容。
通过实践,去理解这个世界。再通过对世界的理解,进一步指导自己的实践。这就像是一个圆圈一样,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一切都是修正的过程。
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
那么,究竟伟大在哪里呢?伟大在我们拥有悠久灿烂的文化。
而文化,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文化,来源于我们的祖先对这个世界的观察与理解。
华夏祖先仰观天文,俯测地理,推断出了四时,形成了历法,由历法指导了农业。这就是文化的起源。
这样的文化,所锚定的,正是天文,而不是某一个人格化的神。
为什么叫日历,月历?因为日历月历,所描述的就是日月运行的规律。
由天文地理所发展出来的文化,本质上就是经世致用,就是指导现实生活的。
正如作者在文章开头所讲的:“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
只有以自然为基础所产生的文化,才是可靠的,才是稳定的。
同时,这种文化,又是不断发展的。
理解了天文地理,就可以推断出四时,即春夏秋冬。而知道了春夏秋冬,则能够指导农业。
农业发展了,则能够推动产生手工业的发展。一步一步,以至于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科技。
这就是作者在文中所讲到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
当实践发展了,对自然界的认识发展了,经过总结与推断,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理论。
什么是理论?简单来说,就是事物的总结与归纳,也就是一种方法。
例如,祖先总结出了春夏秋冬四时规律,这就相当于是一种理论。而且这种理论,是要进行检验的。
如何检验?就是看按照这样的规律去种植农业,能否得到更好的收成。
如果发现春天的时候特别热了,或者冬天的时候特别暖和,这就说明,历法有问题了。
那么就需要对历法加以修正,闰月的概念就产生了。
总结一下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实践产生了认识,认识指导实践,实践修正认识。
这是一个迭代的过程,也是一个科学的过程。
二、打破迷信的怪圈
在文中,作者指出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认识,由思想产生,而思想的产生,则必须要符合客观外界的规律。
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因为这就打破了各种怪力乱神,各种迷信的怪圈。
为什么呢?
如果思想不符合客观外界规律,那么这样的思想,对于自己就没有任何作用。
举个简单的例子。
在唯物主义者看来,这个世界是没有超自然的鬼神存在。但如果一个人的思想里面,包含着迷信的成分,整天想着神的到来,想着救世主的到来,而不务正业,神神叨叨的。
那么这样的思想,就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没有任何意义的,甚至是有害的。
所以,在作者看来,人的所有认识,都不能够离开实践。
而当剥离了迷信之后,人才能够真正地开眼去看世界,而不沉醉于那些完全不存在的迷信事物当中。
三、实践发展的过程
作者指出,人在实践的过程中,一开始只是看到片面的、现象层面的事物,以及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这是感性认识阶段。
当了解了更多的信息之后,以及实践的反复进行,则能够总结出更加深层次的内容了。这种内容,包含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
接着,再通过判断和推理的手段,就能够产生出理论出来。这就是理性认识阶段。
来总结一下,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差别。
感性认识,片面的,表面的,外部的。
理性认识,本质的,全面的,内部的。
感性认识,通过反复实践,产生出理论,成为理性认识。
这一段也不难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
有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这样的话,是对的,但同时也是错的。为什么呢?
读书,是一种实践。从书上获取知识,可以当做是感性的认识。
书读百遍,相当于把读书这个事情,重复实践了上百遍。
那么,读了百遍之后,就能够真正地理解、应用知识吗?
不一定。
这当中还少了一个加工的过程,就是归纳、推理、总结。
例如,《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相信很多人,对这句话都是耳熟能详。
但是,这样一句话,能否应用在生活当中,能否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才是最重要的。
假如只会背诵这样一句话,对个人来说,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但如果能够明白,在学习的同时,要加以思考。在思考的同时,也要进行学习。
并将这样的思想运用在读书上面,将每一本书都读透,并归纳整理,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模型,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这就是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了。
再举个例子。
当一个人刚接触计算机的时候,他会很好奇,并不断地使用鼠标键盘,对计算机进行操作。
这样的操作进行了多次之后,他便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认识,也逐渐知道如何去运用计算机了。
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他慢慢总结出一些计算机的使用规律,同时还从硬件方面去理解计算机,还学会了编程。
这就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
再者,有一天,这个人还阅读到一些关于计算机方面的书籍,发现自己有些操作是不恰当的,于是便进行了改正。
这就是理性认识在实践中的检验与修正。
四、间接经验与实际经验
作者指出了:“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
什么是直接经验呢?
直接经验,就是指亲身参与实践,所获得的感觉与感受。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变革梨子,亲自去尝一尝。
而间接经验,就是自己没有尝过,是别人告诉你,梨子的滋味。
但无论是间接还是直接的经验,本质上都是来源于直接经验,来源于人对自然的感官。
如果否定了这一点,就否定了实践的意义,这是非常危险的。
就好像一个人,整天在家里想着要发大财,却不从事工作,不为这个梦想而努力。这是不可能的。
【推古验今】
《实践论》的篇幅虽然长,但是非常经典,从本质上说明了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关系,打击了各种各样的错误思想,这对于现实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一个团队,一个公司,一直都秉持着错误的认识与思想,那么这样的公司,这样的团队,是走不远的。
那么,《实践论》当中所蕴含的道理,在不同的层面上,又该如何应用出来呢?
在下一篇文章,继续进行讲解。
【触类旁通】
学会沉得住气,才能够有所成就 | 日读《资治通鉴》九十五
【欢迎关注】
历史使人明智,经典使人通达。领略历史魅力,感悟先贤智慧。
资治通鉴、论语、三略、六韬、毛选等文化讲解。
欢迎搜索:稽圣
进行关注,欢迎转发、在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