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微课堂之洛神赋图(七)

鼎典理念:

让孩子拥有发现美和独立思考的品质。

图片发自App


洛神赋图

图片发自App


构图

  《洛神赋图》的构图基本代表了当时的时代特色,采用了连续多幅画面表现一个完整情节的手法,类似于当代的连环画,所不同的是我们今天的连环画讲述一个故事多为一幅一幅的画,因为发生在不同的时空中。我们知道如果将不同地点和时间发生的故事放置在同一幅画中,似乎难度比较大,但《洛神赋图》却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作者巧妙地利用了山石、林木、河水等背景,将画面分隔成不同情节,主要人物随着赋中寓意的铺陈重复出现,将时间和空间打成一片,使画面既分隔又相联接,首尾呼应,和谐统一,丝毫看不出连环画式的分段描写的迹象。

    《洛神赋图》在构图上运用了卷轴的形式。卷轴画最大的好处是便于观赏也便于收藏。它的特点是纵向距离小,横向距离可以延展很长。观者是从右向左依次观看,在观赏过程中有一个时间顺序,这与叙述故事有共通之处:即随着时间的推进,人物的状态与所在场景不断地变化,读者不知不觉被带入一个个情节中,使故事很连贯的发展下去。

  《洛神赋图》的画面首先是从闲散的驭手开始的,身旁是回颈、俯首的马,不远处,还有一匹白马在草地上舒服的打滚,告诉观者这是旅途舟车劳顿的暂歇。在微风轻拂、翠柳摇曳的河边,身着大袖宽袍的曹植在侍卫仆从的簇拥下走过来。他忽然惊异了,两手扶住仆从,痴痴的凝视着前方,原来远处烟波之上,出现了一个美丽的女神。她梳着高高的云髻,凌波微步,款款走来,顾盼流盈,若有所思。其神态可谓“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洛神感到了曹植的深情,但顾及人神之隔,低首徘徊,欲行又止。她含情脉脉,在天地间舒袖歌舞,轻薄的裙踞随风飘动,身形轻盈如飞鸟,眼波柔情流动,神采飞扬。但分别的时刻还是来临了,风神将风停下,水神平息了水波,司阴阳之神敲响了天鼓,女蜗唱起了燎亮的歌。

    洛神登上了鲸鲸佑驾、水鸟护卫的六龙云车,人神殊途,从此天各一方。曹植站在河上的楼船内凝目远望,洛神早己乘风而去,不见踪迹。失意的他惆怅万分,彻夜难寐,只好落寞地坐上马车,归途中却仍频频回首,企盼奇迹的出现。这样就把洛神初现、神人悟对、信物盟誓、洛水倦息、再陷惆怅、驾舟追赶、心灰意冷、走马上任等八段故事内容展现在了我们面前,一气贯通,完整而又清晰。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洛神赋图》是悲者之诗做出来的悲者之画,因此整体的主要格调是忧伤的虽然是一幅故事画卷,但画面中情节的排序是匆忙的。可能是因为缩小了山水描写的缘故,人物占的空间越大,情节似乎就越紧张,越让人感觉到热闹仓促。在当时,中国绘画是不讲透视和比例关系的,而是采用一种感觉经验中积淀的对重要表现对象的拔高扩大处理,比如重要人物就画得比次要人物要高大,以突出重要人物的神情及衣着,在这一点上,《洛神赋图》也离不开时代的局限,观者看到图中无一例外的都是主要人物的形象都要大过于次要人物,这样一来,不但很好的解决了主次问题,也深刻了画面的主题。

    《洛神赋图》的整体布局不仅在形象的安排上基本摆脱了前代的“稚拙”,做到了疏密有致、迂回曲折,而且还能够通过对画面丰富复杂气氛的营造,极大的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赏析微课堂之洛神赋图(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