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学《论语》第63天——跟着孔子欣赏音乐之美

八佾篇

63.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翻译】

从(zòng):放纵,展开。皦(jiǎo):音节分明,清楚明白。

孔子告诉鲁国的太师官:“乐的演奏之全部进程是可以了解的。一开始演奏时,各种乐器合奏,是这样地兴奋而振作;乐曲展开后纯一而和谐,又是这样的清楚明白,节奏分明,这样的连绵流淌,奏乐便这样地完成了。”

【解读】

古时候的音乐结构往往是这样的:从简单而轻缓的音符和节奏开始,轻轻的进入,接下来多个旋律开始混杂之后,主旋律逐渐明朗起来,最后音调越来越高,节奏越来越快,汇总成一股强大的气势,扑面而来,唤醒听者的情绪。

这章描述了孔子对音乐的细致感受,娓娓道来,十分动人。

孔子强调“乐与政通”。在孔子的眼中,音乐与为政的道理是相通的,好的音乐不但可以滋养人的性情,还能起到改变天下风俗的作用。倘若人们整日里听着靡靡之音,思想处在一片混沌之中,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出现问题,埋下动乱的种子。若是音乐之中透着一股浩然正气,必能是让人心生振奋,对美政良俗的形成有着不小的影响。

而孔子所处的时代,已是“礼崩乐坏”,这让他非常痛苦伤心。就连当时掌管乐的鲁国大师,也对乐的精神不甚了解,孔子实在看不上去了,便予以指点,期望能把礼乐精神传承下来。

从古至今,人们都非常重视礼乐制度建设。在古代,君主主持的祭祀、节日庆典、皇帝及太后的千秋节、君臣朝会、皇帝出巡、将军凯旋等重大事务中,对使用的礼乐都有明确的规定。

不仅如此,同一个仪式中,开始、中间、结束时所应使用的礼乐也同样有着明确的规定。在不同场合使用的礼乐,与这一事务的性质相结合,能起到烘托肃穆气氛、熏陶君臣情感、振奋与会者精神的作用,能使相应的国务活动显得庄严隆重,对君臣礼仪和政治伦理形成和强化、政治秩序的稳定运行,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现在,国家重大典礼中的奏国歌、欢迎外国领导人时的奏乐、升旗仪式时奏国歌,其实都是古代礼乐制度的遗存。

此外,音乐是人们真情实感的表达和内在感受的真实流露,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心情在音乐上都具有不同的表现。

古人云:“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也就是说,由于音乐有着情感化的特征,所以可以间接地反映民风民情。统治者会通过民间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来调整相关政策。

同时,音乐也“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易”,具有教化人民的作用,所以,统治者应该积极运用或倡导某种礼乐,引导民风民俗。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天学《论语》第63天——跟着孔子欣赏音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