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女儿的第12封信-三个少年和一个老人

亲爱的女儿:

    你好!

    在上一周你和老爸进行了 七选三定位。关于如何选职业定向?妈妈曾给你说要热爱,有兴趣,有机会。 可是普通如我们,哪有那么多热爱与兴趣 ?就像我们分析你的服装设计,你自己分析,热爱度不够 ,妈妈考虑它的职业机会不多。

    今天妈妈想给你讲三个少年和一个老人的故事 。

(一)15岁的孔子
第一个少年是孔子。
你应该读过《论语》中的这样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一段话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概括,非常有名。尽管有名,大家其实并不是非常明白:“而立”“不惑”“耳顺”这些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有一点是没有争议的:孔子在15岁的时候确立了志向。
在15岁之前,你是儿童。儿童的志向是懵懂、飘忽的。15岁仿佛是一个门槛,迈过它,你进入了一个通往成人世界的短短的走廊。这个走廊的墙壁上刻着这样的话:你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志向是什么?
并不是说,你需要马上给出一个答案。但是,你要开始严肃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你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志向是什么?
(二)16岁的克林顿
第二个少年是克林顿。
1992年,比尔·克林顿当选为美国总统,那一年他46岁。他的总统之路,可以追溯到他16岁的时候。他16岁的时候立志从政。
      他在回忆录里记录了他的决策过程:“我喜爱音乐,也觉得自己会很有前途,但我明白,自己永远成不了约翰·柯川或斯坦·盖茨。我对医学很感兴趣,觉得自己能当个好医生,但我明白,自己永远成不了迈克·德巴基。但我清楚,在公共服务领域里我可以出类拔萃。我最感兴趣的是人,是政治,是政策,而且我认为不靠家庭财富,不靠关系,不靠南方所看重的种族或其他根基,自己也能做到这一点。” 这里提到的约翰·柯川和斯坦·盖茨是著名的爵士音乐家,迈克·德巴基是发明了心脏搭桥手术的著名外科医生。
      克林顿热爱音乐和医学,而且也擅长。但是他认为自己最热爱和最擅长的还是政治,而且他在这个领域也有机会。所以,他在16岁的时候决定了自己一生的志向,最终取得了一个美国人从政可以获得的最高职位——美国总统。
        克林顿的故事告诉我们两点。第一,立志不是15岁的专利。你应该在15岁时开始严肃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也许你会像克林顿一样在16岁时得出结论,也许会更晚。第二,立志的时候要考虑三个因素:热爱、擅长和机会。
      为了回答“我的志向是什么”这个问题,你需要问自己三个更具体的问题:我更热爱什么?我更擅长什么?我做什么有更大的机会?
      热爱、擅长和机会,这是确定人生志向的三环,人生志向就在这三环交叉之处。
        热爱是内在因素,是自己跟自己比(我更热爱A还是B?)。
        擅长是内在和外在因素的结合,既是自己跟自己比,又是自己跟别人比(我更擅长A还是B?我跟其他人相比,相对优势在哪里?)。
        机会主要是外在因素(我的家庭给我提供了哪些机会?我所处的社会和时代给我提供了哪些机会?我跟其他人相比,机会上的优势有哪些?)
    尽管问题很清晰,但是要回答这三个问题其实并不容易,要找出这三个问题的答案的交叉之处更是难上加难。
(三)14岁的德鲁克
第三个少年是德鲁克。
    彼得·德鲁克出生于1909年的奥地利。14岁的时候,他带着渴望的心情参加了一次游行,但是他中途退出了游行,因为他发现自己不属于那一群人,他发现自己是个“旁观者”,“注定从不同的视角看事物”。
    后来,他在德国做过公司职员和报社编辑。在纳粹上台之后,他来到了英国。20世纪30年代初期,他在伦敦做投资银行家。他说很显然自己很擅长,但是他发现自己并不热爱这件事,因为他感兴趣的是人,而不是金钱和数字。于是尽管大萧条还在持续,但是他辞职了。他后来到了美国,一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后来在大学里教授政治学,后来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研究企业管理,最终成为著名的管理大师,甚至被称为“发明了管理的那个人”。
      德鲁克的故事告诉我们两点:第一,如果热爱、擅长和机会暂时没有交叉,我们优先选择什么?德鲁克的答案是热爱。第二,志向不一定是某个具体的职业。德鲁克从事了不同的职业,大多数都是符合他的志向的——从不同的视角看事物,更确切地说,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人。
(四)96岁的许渊冲
      我要讲的老人是96岁的许渊冲。他是一个翻译家,他常常在课堂上抱怨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但是,他除了抱怨,还一直在埋头翻译。终于他得到了认可,获得了全球翻译界的大奖。
不久之前,他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朗读者》节目中。这期节目引起了轰动。人们发现,96岁的许渊冲,依然每天在翻译莎士比亚,准备在有生之年把莎士比亚全集译成中文。二十多年前,他的名片上印着:书销中外三十本,诗译英法惟一人(他的“自夸”也是有些人不喜欢他的理由)。今天,他已经出版了120本译著。
是什么激励着许渊冲在不被赏识的时候依然埋头工作?
是什么激励着许渊冲在名满天下、年近百岁时依然埋头工作?
是:热爱。
那么,是什么让许渊冲能够享受自己的工作并且得到世人的认可?
是:擅长。
许渊冲的故事告诉我们三点:第一,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本身就是幸福的,不管有没有别人的认可。第二,如果发现了自己热爱的事情,一定要把它变为自己的擅长,这样自己做起来会更幸福,而且能得到别人的认可。第三,如果做的是自己热爱而且擅长的事情,机会也会最终降临到你身上。
      孔子在14岁(15虚岁)立志,他要做自己热爱的事情。他在30岁的时候做到了擅长(三十而立)。孔子在《论语》里还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之”就是热爱,而要“乐之”就是热爱加上擅长。许渊冲一直做自己热爱的事情,他不断地磨练自己的擅长,乐在其中。

    以上的故事是一个叫刘澜的老师(研究管理和领导力)讲给他儿子听的,(你妈的阅读量还不够,不足以收集到如此多的信息 )但我感觉它也特别适合现在的你,所以也把它讲给你听 。

  你现在16岁,希望你开始问自己:我热爱什么?我擅长什么?你需要发现自己的热爱,把它打磨为自己的擅长。有了自己的热爱和擅长,机会最终会敲响你的大门。妈妈希望你到了96岁,依然在做你热爱和擅长的事情,像许渊冲一样乐在其中。

          冉,你正在创作你自己的故事。15岁之前,你主要是爸爸妈妈的作品。15岁之后,你就是你自己的作品。

你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的志向是什么?

其实就是问这样一个问题:你想要创作一个什么样的作品?

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希望你认真思考,慎重回答。

这个问题没有容易的答案……

                    爱你的妈妈

                      2020.12.17

你可能感兴趣的:(给女儿的第12封信-三个少年和一个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