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图片发自App


古人留下许多警世名言,很多都有着时代的局限性,比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万般皆正品,惟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总是体现出一定的阶段特性和等级观念,或者无法摆脱时代的桎梏。而有些却能历经大浪淘沙,留下来,给人们以人生的启迪,“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就是这样让人警醒的句子。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语出《诗经·大雅·荡》,意思是没有不能善始的,可惜很少有能善终的。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于劝解人要善始善终。说得通俗一点儿,就是开始的时候,人们大多都会有虎头,有雄心壮志,可到了最后,慢慢都成了虎尾,无疾而终。

图片发自App


之所以说它具有大智慧,是因为它道出了人生的普遍哲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在工作生活中的主要问题。记得那次教坛新秀复赛时,一个人面对着几位评委无生授课,那时讲的是一首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内容上没有问题,我的独立备课、教学设计完成得都比较顺利,可真正到了试讲时,才发现一首诗在我的口中显得那样苍白,设计的一些方法推进起来也是举步维艰。设想再好,可操作起来却是困难重重,讲得我满头大汗,最后总算结束了,我感觉到如释重负。后来回家后,我立刻觉得要提升自己,尤其是教学语言和教学技能。我立刻打开当当网,买了十来本教学类的书籍。

图片发自App

刚拿到书的那段时间,带着“知耻而后勇”的勤勉,我读得如饥似渴。每天都会静下来,细细地品读,啃那些艰涩的教学理论,什么王荣生、黄厚江、余映潮、铁皮鼓、干国祥、连中国等一些语文教学大师的作品都看了一些,还会做些读书笔记,有时写很多的感悟。一本书读完,也会写二三千字的书评。当时也看了不少的文学名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还有一些世界名著都成了我的案头书。有时,工作较忙,我总是回家安顿好孩子,哄她睡了,我再读一个小时,晚上休息总是在一点左右。

图片发自App


慢慢地,我读书的热情减退了。借口很简单,就是太忙了。学校转型、教学改革,繁重的工作,忙得没了头绪,读书是重要的却是不紧急的事,于是我决定缓一缓。可这一缓,慢慢地,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我却不断给自己找借口,读书这件事慢慢地变成了嘴上说说,而实际没了行动。

当我意识到这些问题时,我开始重新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决定以一个新的开始来代替自己繁忙的工作生活,让度过的每一天每个星期都能留下一些印迹,而不只是周而复始地盼望周末。于是从17年开始,我制定了一个粗浅的计划,美其名曰“小目标大梦想”,规定每个星期自己至少读一本书,听一本书,写一篇文章,读一本教学杂志等。有了一个新的目标,新的开始,我觉得自己状态很好,仿佛一个全新的自己,仿佛在忙乱的工作中理出了头绪。我为有了新的开始而庆幸。为了更好地督促自己,每周日晚上,我也会将自己一个星期的内容贴到朋友圈,以求朋友的监督和鞭策。就这样,一年以来,我得到了大家的谬赞,也觉得过得很充实。

图片发自App


到了第二年,我觉得有时候有些力不从心了。有时候连着繁忙的工作来不及半点拖沓,似乎手里全是“重要而紧急”的事,于是读书写作这些重要的但不紧急的又拖到了后面。真正能静下来读书的往往是周末送孩子上兴趣班的时间,那段时间较为集中没有干扰,即使处在喧闹的环境中,我也觉得读得兴味盎然。但较之前一年,有了一定的折扣。

图片发自App


回顾这两年的读书写作经历,虽说难尽如人意,却也无愧我心。这两年来读了近百本书,写了近50篇文章,偶尔也有小文见报。新的一年来了,我决定给自己新挑战,假期没有外出计划,便参加了“”的日更挑战,每天逼自己写一篇,一晃就是二十天过去了。都说形成了一习惯需要21天,我希望这个习惯能坚持下来。

有人说,万事开头难,其实我觉得能坚持下来更难。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希望能将这句话当成自己的座右铭,时刻警醒自己,万事不要虎头蛇尾,要善始善终。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