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不为“庆典”,只为在路上

        新网师第四天的入学培训侧重于具体落实的建议,特别实用。

        听完郑建业老师的课程,我马上运用奥卡姆剃刀原理对手机app进行整理,剃去不必要的软件,并按类别进行整理,说来惭愧,这么多年,手机app特别多,却从来没有想过去整理,而常用的软件也没在同一页,经常翻来翻去,所以今天在整理的过程中很感慨,简简单单的一件事情,却没有意识到问题,当然就不会有意识去解决了。

        对于时间的管理,郑老师和王晓娟老师都给我们非常具体可操作的建议,郑老师推荐的印象笔记我也下载了,使用的用户还很多,再一次感慨自己的无知,对于习惯手机编辑的我来说,不管是笔记记录还是时间安排都很合适,而且记录都会被保存。之前用备忘录记载,但是复查的时候就很麻烦,而且只能是文字的输入,没有文件形式的保存。王老师的手账形式我曾经也试过,就是没有坚持下来,而且要记录的比较多,我更喜欢表格形式的日程安排。时间管理,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但往往很少人能做好。比如郑老师提到的美国管理学家史蒂芬·柯维(Stephen  Covey)提出的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很早以前就接触过,却没有坚持下来。但是这里我比较惊讶也比较困惑的是第二象限的时间占比如此高,我们平时花大量的时间在第一象限,比如上课、改作业、辅导学生以及班级琐碎,所以知道是一回事,执行又是另一回事,希望新的学年在时间管理这块有一个提升。

        郑老师对于课程学习的学习习惯特别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1. 明确每项学习任务的要求与标准;2. 力求所有的学习任务都是提前完成;3.集中时间和精力完成相对较重的学习任务;4. 每天要有固定的读书和写作时间。道理看起来都懂,可是有没有持续坚持并形成反射,结果就大不一样。

        那如何读书?前天李利老师给我们专业地介绍了啃读,今天郑老师又提出知性读书法,而王老师建议我们可以根据序言和导言初步画出思维导图,然后进一步补充完善,这给我很大的启发。三位老师都强调慢慢品读,反复阅读,并做好批注。读书是一段漫长且孤独的旅程,所以寻求同伴或学习共同体很重要。

      写到这里,看到群里的伙伴们在抒发情感,遇见新网师,就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不为“庆典”,只为一路上遇见更美的风景,追求内心的充盈和踏实。

你可能感兴趣的:(【336】不为“庆典”,只为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