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第120天,6.2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120天

原文阅读:

6.21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讲解:

孔子说:对于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对于中等程度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启发思考:

        这句话反映了孔子的人性论思想和重要的教育理念。

          从人性论角度看,孔子对人的理解和分类不是像西周那样拿出身阶层来论的,而是按照聪明程度和学习能力。

        《论语》后面谈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显然,孔子认为人的智力有先天差异,可分成三等:“上智”、“中人”和“下愚”。

        在16.9, 孔子还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这里,看似孔子把人分为四种,实际上也是三等:生而知之者为“上智”;“学而知之者”和“困而学之者”当属于“中人”,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的,差别在于学习的自觉性和努力的程度不同;“困而不学者”为“下愚”。

        虽然孔子觉得中人以下,很难明白高深的道理。但人群中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是中人之姿,所以都是可以语上的。这就意味着,大部分人在孔子的分类里都是通过学习提升和改变自己的,这样,就打破当时贵族对知识的垄断,也打破了血统论固化的阶层。

        虽然孔子依然强调秩序差别,但这种差别是以人生境界的高低而论,以“是否知善行善”、“是否得道”、“‘道行高低”等差别为基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等级,他认为是合乎道义的。放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去看,孔子的人性论是很有进步性的。

        基于如此的人性论基础,孔子许多重要的教育理念不仅在当时与众不同,而且深刻影响了后世两千多年,至今为止。

      第一点是有教无类,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无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无论什么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尽管孔子自己有“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过失,但这个理念本身就是巨大的进步。尽管随着教育普及,这一点得到了普遍体现,但今天也仍有许多的学校老师做不到,对于顽劣的学生、学习成绩太差的学生,怕影响升学率或学校声誉,会想办法把他弄走。

        第二是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论语》里好多地方,不同的学生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回答都不一样。一方面,是学生的认识水平不一样。人的智力从出生到青年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心智水平是不一样的,这是不争的事实,需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是学生的性格特点不一样,孔子的回答也不一样。他尊重学生的天资,并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而教。

      第三点是需要循序渐进。学习是要让学生自己一点点探索、一点点明白。中才以下的人,一下子跟他讲得太高深,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只能从浅近的地方讲起,让他一点一点提高。“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就是循循善诱,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随着他的知识积累、见识增进,再进一步学习更高深的学问。《学记》中的教学原则“学不躐等”,就是强调学习不能超越次第,应循序渐进。

        最后,需要说明一点,尽管教育对人成长有巨大作用,但孔子也承认理想与现实的区别。在理想社会,人人都是圣人。在现实世界里,虽说人人都有成圣的可能,但是中人与下愚者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孔子明确说过,他自己不属于“生而知之者”,且他本人也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他自己是经过长期的学而不厌后才明白道理的,他始终鼓励学生们要始终勤奋好学。由此,我们今天学习《论语》,依然能得到孔子终身学习坚持不懈的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学习第120天,6.2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