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做朋友》没有一夜暴富或爆红,只有不断积累

每周一本书

这是一本教人如何和自己的大脑战斗,如何做时间的朋友,把握“时间”这一世界上最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实战手册。

其实里边很多观点和情景也是我曾思考,苦恼和亲身感受过的,却从来没有如此系统地整理过,只想说,还好我现在就看到了它。

所以,要和时间做朋友,把看明白的道理坚持下去,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获。


把时间当作朋友

这本书是好几年前看的,这是二刷,尤其是思考到自己工作中的某些问题时,感触更深。结合我自身的一些工作经验和人生经历,我从《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中提炼出“四个关键信息”来讲一下我的个人感受。

一、心智成熟的人,学习力爆棚

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概念——“心智”,它是指三个方面的能力,包括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抽象推理,它不同于智力和智商,简单理解它是人在遇到某种情景时,心理所形成的一种心理表征,表现出来的更像是一种智慧。

我是属于那种心智开启的比较晚的人,从小在农村长大,身边都是一些简单、勤劳、朴实的亲戚朋友,他们教会我的做事方法就是踏实勤劳。

所以在面对很多事情的时候做出来的反应都是我可以干,我能干,后来出来到社会,发现很多事情是需要用除了这种简单劳力之外的智慧去应对处理,渐渐的激发了我的心智。

我认识到了自己先前在心智方面的不成熟,后来通过读书、观察、试错、思考和总结等方式慢慢地开启自己的心智。

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人的差距其实就是心智的差距,一个人,只要她的心智开启了,他就会有强烈的意愿,去无限地扩充自己的心智,然后在某一件事情上,有策略地坚持下去,最后达到成功,其实坚持就是成功的最好的一种策略。

当心智一旦开启了,我就会不断的去反省,去控制自己的大脑,就像美国的数学家约翰·纳什,他是历史上第一个用自己的精神战胜了自己精神病的人,我虽然不能像他那么的伟大,但是我依然可以运用心智获得解放,而不是简单地跟着感情走,成为大脑的奴隶。

当你觉得一件事情很难想要放弃的时候,简单的感觉就是算了,我不做了,但是如果你能够控制自己的大脑,你就会说,我要去战胜它。

当突然有一个新鲜事物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第一时间可能萌生想学的念头,但是转念你又会想学了又有什么用呢、会不会好费时间啊,这样简单的想了一下之后你就会有放弃的念头。

但是如果你能够控制的大脑,战胜自己,第一时间利用好奇心立马去行动,最后会收获到很多想象不到的意外惊喜。

蔡康永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十五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十八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十八岁觉得英语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心动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所以当有一个新鲜事物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一定要第一时间去学会它,掌握它,不管它有没有用。

要过好这一生必须要醒悟:时间是人类的朋友,并不是敌人。把时间当作朋友,其实很简单,就是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地感知时间,然后再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这就是与时间做朋友。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认清现实,那哪些才是现实呢?这里我简单列举几点:

1.速成绝无可能,也就是所谓临时抱佛脚并不可行,成功没有捷径,有些人生阶段是必须要经历的,无法跨越的,我们越是浮躁,就越会对自己的现状不满,越是对自己现状不满,就越会浮躁,导致的结果就越差,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恶性循环;

2.现状无法马上摆脱,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但是不能被梦想绑架,所谓的逆境造就成功,磨难令人成熟是陷阱,接受现实才是最优的策略,我们要有什么做什么,做什么都做好,这才是真正的接受现实,只要你在现实上专注了积累了才能成长才能成功;

3.交换才是硬道理,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想要的东西必须要用时间或者精力或者金钱来交换,当你想要什么的时候,你就要提醒自己我有什么然后再脚踏实地的去积累,只要你努力了,勤奋了,机会总是有的,我们必须要相信这一点,积累就是一切的解法。

当你意识到了时间是我们的朋友的时候,你就要合理的去管理它,这里简单归纳几个时间管理的做法。

1. 估算时间,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你对这件事情的熟悉程度,再据此判断你完成这件任务所需要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实际所需要的时间远远会超过我们自己的想象。

2. 及时行动,拖延症的内部原因在于害怕做错,外部原因在于太过在乎外界的评价,所谓的拖延只是拖着一直不开始,最好的学习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3. 直面困难,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回避困难。很多人实际上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谓的喜欢做某件事情,只是因为那件事情相对简单,容易获得奖励而已,任何任务的绝大部分都是枯燥而又无趣的,所谓有创意的部分可能连1%都不到。所以我们要接受现实,直面这种困难,从手边上最简单最繁杂的事情开始做起,你才能一步一步上接受到更多有创意的部分,接触更多你所谓的喜欢的事。

4. 关注步骤,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关注方法,去反复拆解任务,最终确认每一个子任务都是可以完成的,这样的习惯会使我们变的现实,踏实。我的个人习惯是在接触到某一项任务的时候,我会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它发散,拆解为不同的子任务,然后每个子任务下面我会写出切实的行动方案,然后去估算它的预计完成时间,这样实打实地关注每一个小步骤,可以让我提高效率,在预计的时间内把它完成。

5. 串行并行,其实这个就是跟物理概念中的串联和并联,运用到时间管理方面来,就是说哪些事情是可以一起做的,哪些事情是必须要做完上一件才可以做下一件。比如在通勤路上,我可以听一些音频也可以做好今天的任务计划,这是并行;比如另外一个工作是我必须做完了个人计划,然后通知到别人与人沟通,最后才能做出方案,这个就是串行。要做到以上两点,建议把任务写在纸上,然后区分哪些任务是可以并行,哪些是必须串行的。准确地切分自己的时间,然后精细化的拆分任务,这样才可以提高效率。

6. 计划—列表—流程—预演—反馈,高效率的前提是,要习惯给自己做计划列表,一旦有了计划,就把所有应该做的事情列表出来(to do list),计划一旦开始,一定要执行到底;关注流程,善于总结整理流程,才能提高效率,减少失误的根本,我的做法是随时用纸和笔,记录一些规定的流程,然后保存一个模板;所有重要的任务都应该要预演,比如你有一场演讲,你必须在上台之前做好充分的预演,想到所有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并且想好应对措施;最后的反馈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但事情做完了,不能就这样不了了之,而是应该收集最终的反馈结果,总结上一个任务,才能更好的开启下一个任务。

7. 积累,把时间当做朋友,与它快乐前行,要相信积累的力量,就像理财越早开始越好。现在很流行一种10000小时理论,其实说的就是一个刻意练习,慢慢积累的过程。刻意练习是一种可以最快获得收益的方式,他是在自己的学习区里经过持续的练习、总结、积累、反馈的过程,有了这样一个过程才可以做到积沙成塔,灵感信手拈来。

当你认识到了心智的力量以及如何正确地管理时间之后,你就应该学会如何运用它。

二、懂得学习的人,将有无限可能

学习其实是投资回报最高的一种行为,每掌握了一项新的技能,我们就感觉自己重生了一次,像演员他们每扮演了一个角色,就像经历了一种人生。

学习的四个基本途径是:体验、试错、观察和阅读

所有人获取知识最基础的手段就是“体验”,比如我们用手触摸到石头是硬的,用嘴尝到川菜是辣的。

比体验再高级一点的获取知识的手段就是“试错”,比如职场菜鸟在初入工作的时候,他不知道如何处理工作,所以屡屡犯错,后来总结经验不断反思,最终也能学会这项工作技能。

在试错这个手段的基础上,另一个聪明一点的做法就是“观察”,比如与这位职场菜鸟一同入司的另一个菜鸟,他观察到这位同事犯过这些错误之后,他就可以去避免,同样也学到了这些知识。观察可以扩展我们的学习范围,我们可以从他人的经历中获得经验或者教训,从而转化为自身拥有的知识。

然而体验试错和观察都是有局限的,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进行补充,阅读获取知识是不受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可以无穷地去挖掘扩大。无论是体验、试错、观察还是阅读,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积累的。

三、会思考的人,将会建立自己高效的思维模式

我们都知道,要勤于思考,不是简单的去思考一些事物的因果关系,而是要独立思考,从别人那里得到结论的时候,要从新再推演一遍看一看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当中是否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

我们经常在思考的时候都会陷入一些思维陷阱,出现逻辑错误,主要是因为概念不清和拒绝接受不确定性,比如在别人请求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可能在第一时间立即告诉他yes或no,没有考虑到更多处理方案,那是因为你在潜意识里就已经把事情简单化了,忽略掉了这些事情更多的不确定性。

在现在处理事情很多都是根据案例经验来处理的,当出现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会看一下之前有没有发生过先例,他们是如何处理的,然后我们也这样处理。这当然是没有错,但是在使用案例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案例的多样性,要分析案例与结论之间是否有逻辑关系,避免以偏概全。

还有一个必须要了解的是辨析感悟,什么叫“辨析感悟”呢,就是说人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其实是很傻的,现在流行很多鸡汤文,也有很多反鸡汤文,我们都说一些不切实际的鸡汤,其实是毒鸡汤,我们不可一味的相信。

当我们在听一个人的成功经验的时候,你要想到这个不过是他的个人感悟,可能是存在认知偏差的,甚至有人会故意夸大自己的困难与成功,来隐瞒自己所做的一切付出。

所以当我们关注这些成功者时,不如从失败者身上汲取教训,可以让我们得到“当你马上要犯错时,已经有人先犯了同样的错”的幸运。

在思考的时候,也要克服自己的恐惧,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是“道理都明白,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其实正是因为恐惧导致他懦弱,最后终拒绝改变,恐惧需要克服勇气,需要培养,培养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当我们的勇气大了,自然就变强了。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那些争论中突然变得不理性破口大骂的人,他们恰恰是因为让恐惧占了上风,勇气消耗殆尽所为。

四、会交流的人,将能从别人身上学到更多

古语有云:“可言而不言,失人;不可与言而言,失言”,意思是可以跟人家说的情况下你没有说就会失去这个朋友,那在不该说的情况下,你多言了,就是说错话了,会失去更多。

要做到高效的交流,必须要遵守三个准则:

1.有意义的讨论,前提是双方不仅仅是相互竞争,更是相互合作,必须要遵守理性的讨论原则;

2.真理是独立存在的,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个人或集体,所以要避免自以为是的窘境;

3.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变化的是人对真理的理解和解释,为了真理,即使要忍受痛苦,那又何妨,人不可以享受虚假的快乐,活在自以为是的虚幻当中,体会磨难才是真正获取真理的代价。

交流的前提是其中有一方必须学会倾听,几乎没有人认为自己是不会听的,但常见的情况却是经常开小差,过早地打断别人质疑别人,导致交流的结果差强人意。

所以在与别人沟通的时候,要表现出一种擅于表现出想听下去鼓励对方继续倾诉的小动作,所以我们要时不时地复述一下“那你说的意思是不是这样”等等。

经常我们也会遇到一种窘境,那就是你说的话,别人并不认可你,那是因为你在他心中并没有什么分量,所以我们自己要通过努力积累成为能说更多话的人,另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哪一些是能说的该说的别人能听的话说。

我也经常会鼓励自己要时不时的做出一些漂亮的事情来,刷一下存在感,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这样别人才会主动与你做朋友。

但是赢得尊重并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临时抱佛脚,这是需要积累的。你说的话有人听,说明你所处的状态对了,如果你说的话别人不听,说明你积累的还不够,就需要继续积累下去,所以不要就不要抱怨了,默默回去修炼内功吧。

“群体的眼睛是雪亮的,尊重和重视都需要积累”,这是铁律,你必须遵守。

另一方面要勤于反思,深刻了解到经验都是具有局限性的,要摆脱经验主义,敢于突破,寻找创新,是需要勇气的。

在我们工作中有很多老同事,他们做了很多年,经验非常丰富,所以他们在接受到一件任务的时候,往往会先动用自己的经验,而不是想着会有什么新的方法,其实这也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对待经验要时刻保持警惕,一方面归纳经验,另一方面更需要用演绎来再次论证。

记录可以让我们积累更多的经验,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通过观察和阅读来汲取他人的经验,是扩充自我的最好手段。

还有一个是类比,类比其实是可以跨越未知与已知的障碍,那些阅历丰富博览群书的人具有更强的理解能力,因为他们在遇到未知信息时,能够迅速的将自己已有的知识,与未知的知识类比起来,所以再次提到积累的重要性。

作者李笑来认为:

除了少数有特定天赋的人,没有任何思维能力、熟练的技能、创作灵感是可以快捷获取的,积累是唯一的途径,即便发现很多东西似乎已经来不及,也不得不通过积累来逐步完成,那么勤奋和思考也必须伴随积累,让积累可以变快。

他特别强调,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不仅会导致一无所获,甚至会造成心智损坏,恶性循环。

为了有效积累,对自己不能没有规划和自控力,这些不舒服和不有趣的过程必须依靠心智的力量,给予与接受并磨平,说不好听点就是要对自己狠,但在具体做的时候,要保证心态是调整好的,否则又会影响最后的结果。

一切成功靠积累,天道酬勤,功不唐捐。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时间当做朋友》没有一夜暴富或爆红,只有不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