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登录QQ邮箱时,发现了这张背景图。果然是张小龙团队的产品,看起来还是这么文艺 : )
"你说我是错的,那你最好证明你是对的。”
这张图让自己联想到很多,最先冒出来的词是: Don't Judge(不做评判).
Don't Judge 应该是深深的贯彻到美国文化中的,特别是关乎于个人的生活方式与选择,不评判别人应该是一种基本的修养。但这个词的重要性其实可以延伸到很多方面,甚至是作为自己的一种原则或信条。
我记得大学时在喻老师的studio的时候,有一次看其他学校学生的作品,忍不住去吐槽了作品中几个看着不对付的点,当时本想着怎么怎么都能引起一点共鸣,最后的结果是喻老师把我大骂了一顿,要不是这样,可能印象也不是那么深刻 lol
当时,喻老师说的印象很深刻的一句话:“现在很多设计师,总感觉自己牛P哄哄的,看到啥设计作品都想去指点一二,俨然自己都是设计大师了。真正让他们在同样情形下做一个,都不一定有别人做的好。”
后来毕业了,对于这翻话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在好多设计的行业群里,每次发生一些热门事件或一些app的大改版,总会有很多设计师站在外围去给很多建议。甚至在公司内,常常会有刚入职的毛头设计师(比如我)把公司产品的用户体验360度无死角吐槽一遍。这世上聪明的人很多,大多都集中在一些大公司。如果最后他们输出的产品都能被大多数人吐槽了,那真的是有太多太蠢太天真的人儿了。Sorry,这里写的有点直接 : )
设计中的限制
"Design is always going with constrians." 设计是与限制同行的。每一个设计作品在诞生的过程中都会有具体的上下文,其中就包含了很多限制,不仅关乎科技,生产能力,也关乎时间,具体的设计资源,决策权等等。如果我们不去挖掘一件设计作品背后的上下文,而是简单的站在表面去评判它,我们应该总是能在自己的世界里乐呵呵的。同理,历史的事件,人物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时代的背景赋予了他们独特的意义,时势造英雄。
对于耳熟能详的产品而言,背后一定是有一个大的团队来做支撑的。大多数我们现在能想到的用户痛点,用户体验不足之处,他们的团队应该是讨论过的。而对于大多数产品而言,是有取舍的。这里又要甩一个观点了:设计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打辅助的。什么情况下不打辅助?只有当设计成为第一竞争力的时候。什么时候设计能成为第一竞争力?科技不再发展的时候。而这,基本在我们的时代是不可能的。企业是要赚钱的,如果设计所带来的收入不能大于(甚至几倍于)对它投入,自然是要被舍弃的。
意识不到设计中的限制,会让设计师只看到表面问题。很多伟大的设计,比如简单到一张白纸,在我们这个时代背景下都被弱化,被当做理所当然了。但如果稍微逆向思考一下,比如为什么打印纸能被发明出来,以及为什么它是现在这样的尺寸,颜色,厚度,材质?真正挖掘出这件平凡作品的背后故事,一定能发现它的伟大。但还是会有很多人吐槽打印纸不好用,甚至都要把它的兄弟打印机搬出来了。我相信他们在同样的上下文下是设计不出这样的作品的。所以,后来冒出来的词是:Stay humble (保持谦逊)可以作为一条搭配 Don't judge 的principle了。
Stay humble & Open mind
保持思想的极度开放是件很难的事情,更深层次的是对这个世界的包容。见过了更大的世界,更多的人,才觉得对世界的包容是如此的难能可贵。而真正的保持谦逊,思想开放,才能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个人很喜欢探索社会上不同的文化,不同事实所展现出来深层次的人性。而理解这两点的前提是要足够开放的思想。每一次在对发生的事实与不同人的行为感到惊讶时,是又一次用开放的思想理解世界,包容世界的机会。
设计师喜欢谈empathy,但对于大多数设计师而言,其实是做不到具备empathy的。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很傻很天真的认为:I know exactly what you feel. 但设计师不是用户,无法真正体会用户背后的成长环境,所经历的事实。通过简单的采访,深度的跟踪观察一两天就能具备empathy了?每一次思考到这个问题时,都对那些真正能深入用户的生活,花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去真正建立同理心的用户研究员表示钦佩。当然,大多企业追求效率,不会花这么长的时间去了解用户,更偏向Lean Research, Lean UX, Lean Startup, Lean everything. 我相信agile culture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具备很高的性价比,适合迅速测试,扩大规模。但真正理解用户,得到深入的用户洞察,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基于不同行业用户的经验积累挺重要的, Co-creation是在过程中能加速的一种方法。Open mind 其实也分不同的level, Co-creation 是一个层次,更多还是对内,针对项目。Open innovation 是另外一个层次,边界更广,思想更开放,不仅针对项目,也涉及到行业。 真正将Open innovation做为一种mindset的设计师,不仅仅需要常常与用户,工程师,市场,策划等人交流,还需要与其他领域的人多交流。所以更多的在一些 diverse background 的团队里工作,能更好的认识到自身思维的边界。
最近偶尔与一些年长的人交流,感觉分分钟都能被教做人。以前潜意识里都有一种我们上一代人思维固化,毕竟自己还算在互联网行业内混,很多互联网的思维对于一些传统思维简直感觉就是降维打击。但真正年长的人,以及一些成功的传统行业的商人,他们洞察人性的能力,理解商业的能力,不是我们这个年纪就能达到的。上一代的经验,传统行业的经验,思维方式并未过时,只是看站在哪一个角度理解,以及如何应用。Staying humble and keeping open-minded are always necessary to go further.
Think Deeply & Further
深入思考很难定义。到底怎样才算“深入”? 但再深入思考一步却是可以量化的。我认同之前看到的一句话:
“多数人愿意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是愿意做任何事情的。”
但我更相信,不是多数人选择逃避,而是多数人并不知道如何真正的思考。生活中我们往往遇到的情况是,在还没有进行深入思考的情况下,就已经让思考停滞下来了。让思考停滞一般有两种常见的情况,一种是认为已经找到了正确的答案,不再继续探索。这点上,找到的答案都不一定是自己思考得到的,更多的像拿来主义,直接套用别人的观点。ofo倒闭时,太多文章都列出了列出一系列理由,从资金链断裂,到团队管理,到戴威这个人。同样,一个公司的成功也会有铺天盖地的报道,但往往真正能get到那决定性的一个点或多个点是极少的,这其实就阻碍多数人的思考。这一点上,ID不断的训练学生去挖Insight,去接近一些本质原因,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深层次的思考。但发觉 insights这项能力是没有任何人能教的,ID也不能,得靠自己不断积累,不断批判性的思考,不断洞察身边事物,洞察人性,不断理解这个世界,才能不断提高。
另外一种,是认为答案太远或太难探索,直接否定。这点在生活中也是挺常见的,经常我们还没有真正去量化一些困难,就已经选择了放弃。所以我们常常听到的都是"是的,但是..."
我记得准备留学那会儿,最开始想去的是英国,因为申请美国在潜意识里就比较繁琐,但并没有去实实在在去量化它的难度。比如繁琐在哪?需要多做出怎样的努力?多花多长时间?申请过程中间可能遇到的具体的困难是什么?是否可执行?有没有其他方面的限制?等等。真正仔细分析下来其实并没有那么难。这里又得抛出一个观点: 在面临选择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一件事情应不应该做,是否符合内心的三观;之后才是去量化这件事情的具体执行,可行程度。最不应该花时间考虑的是,这件事情难不难。考虑难不难对于应该做的事情而言没有任何意义,难也得做,决定做了就去思考具体方法,执行方案。
前两天和一个朋友聊到买房,他说以他目前的工资都不知道啥时候能买房,觉得买房太难,都不想提了。后来,我问了他是否愿意继续待在目前的城市,他说不想去其他城市。那ok, 我说这个问题就不是买房难与不难的问题,而应该是怎样才能让自己赚到买房钱的问题。之后和他还讨论了下其他可能的收入,以及之后的一些具体规划。
还是相信多思考如何把一件事情做成,要比总思考一件事情有多容易失败要有意义。
这世上只有极少数人能拿到满手好牌,我们大多数人都需要探索如何把一手烂牌打好。
回到之前的那句话:"你说我是错的,那你最好证明你是对的。” 论证别人的错与证明自己的对都太累,走好自己的路,多想想如何创造价值才有意义。我更想说:
“如果你是对的,那我怎样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谢谢阅读 : )
Ren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