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与剧与影

最近读《双城记》,有很深刻的两个感受。

随着时间和阅历的变化,你也不知道当年念来琐碎细节的词句,在多年之后会不会变成可以滋养你的音符

一个是小时候读了无感的作品,可以尝试一下在长大成人后再给一次机会,毕竟随着时间和阅历的变化,你也不知道当年念来琐碎细节的词句,在多年之后会不会变成可以滋养你的音符。

而另一个,是选择欧美文学译本之前,务必查阅一下哪位翻译家的版本更值得品读。遭遇过知名散文集被译成文辞不通的惨痛之后,这一回没有贸然拿一本就走,而是认真查了读者们的推荐,每每读到充满画面感的文字时,便满心感恩。譬如这样的段落:

附近一带的人,有的扔下活儿,有的不再闲逛,全都赶到出事地点喝酒来了。街道上铺的石头高低不平,大小不一,棱角凸出,仿佛存心要把所有走上前来的人都弄残废似的。这些石头把地面上的酒圈成了一个个小酒洼,照着酒洼的大小,周围全都挤满了数目不一的抢酒喝的人。有的男人跪在地上,双手把酒捧起来啜饮,或者趁酒还没有从指缝间流掉时,捧给从他们肩上伸过头来的女人吮吸;还有一些人,有男有女,用破陶杯在酒洼里舀着,甚至有人用女人的头巾去蘸,然后挤进小孩的嘴里;为了不让酒流失,有的人用泥筑起了小小的堤坝;还有旁观者听从高处窗口里的指挥,奔东奔西,忙着拦截那些涌向新方向的涓涓细流;也有人在那些被酒浸透的酒桶板上下功夫,起劲儿地舐着、吮着,甚至津津有味地啃嚼那些被酒沤软的木桶碎片。这里没有排水沟,酒不会流走,不仅所有的酒都被吮干喝净,连不少烂泥也被一并带走了,就像这条街上有清道夫似的——假如熟悉这条街道的人真的相信会有奇迹出现的话。

尽管只读到一半的进度,但像这样细节到位、众生活泼的描写比比皆是,时不时让人物和场景变得鲜活到跃然纸上,似乎都可以看见,酒洼里泛着的光、底层人们手指里的残破污垢、还有空气里流动的刹那疯狂。然后又仿佛可以听见,用提琴和钢琴演奏出的,有一点滑稽、一点欢快的节奏旋律,配合着熙熙攘攘舞台上街头的盛况。

是的,狄更斯的文字漂亮到让我忍不住开始幻想,如果演《双城记》的音乐剧,舞美会用怎样的手段和机关,去还原乱世的场面?如果拍电影呢?电视呢?用极苛责的强迫症,逐一还原狄更斯笔下所描写的光影细节,会不会是一出漂亮的视觉震撼?但也未可知。

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或者剧作的情况,是一把双刃剑。

最近看的是日版《解忧杂货铺》。总的来说已经尽力,但少了阅读原著时的感动,高潮部分被削弱,又或者说电影表演手段没有办法达到文字提供的想象空间,把时空流转还原得自然而动人。并不是电影主创的问题,是作者高明。

已经尽力,但少了阅读原著时的感动,高潮部分被削弱,又或者说电影表演手段没有办法达到文字提供的想象空间

这方面最成功的案例大概是《悲惨世界》。音乐剧脱胎于小说,将厚厚几本大部头几十年的众生经历,浓缩在2个多小时的狭小舞台,并将人物提炼成经典传唱的歌,每听都会有新的感动,不愧为masterpiece。但几年前好莱坞明星版的演绎,居然也完全令人满意,镜头语言弥补了舞台距离的局限,特写长镜头足以将人物内心的痛苦表现得掏心掏肺,让躺在被窝里看着手机上下载版的我泪眼模糊,为了没有去电影院悔得肠子都青了。

镜头语言弥补了舞台距离的局限,特写长镜头足以将人物内心的痛苦表现得掏心掏肺

文字的优势在于想象空间,舞台的优势在于面对面的表演,影视的优势在于镜头语言。相互转换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去表现故事和人物的主旨,就可以很好。

题外话,前些年沉迷于《饥饿游戏》系列小说,是先看了电影第一部,觉得选角和演绎不赖,紧接着去读英文原著,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并且对后面几部充满了期待,阅读时总是忍不住揣摩:这段描写好生sweet,但节奏太慢脱离主线,应该会掐掉,可惜可惜;这个场景绝对值得dramatize一下,慢镜头,360转,音乐起!结果呢,预测会掐掉的,果然会掐掉;而yy慢镜头放大的部分,果然也只是一个简单处理的部分。

所以,表演和镜头语言再好啊,也都是别人决定的事情。但感谢剧作影改给了演员、光影的素材,容我们在阅读时,可以驰骋想象,在脑内完成一部让自己感动的改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与剧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