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二)

《丁香结》教学反思

《丁香结》是作家宗璞写的一篇散文,文章从写丁香花到写自己对于丁香结的感悟,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在教授本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把握文章层次,我提问学生:“文章哪些段落在写‘丁香结”?由此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主要分为赏花和悟花这两大板块。在赏花这一部分,我借助表格让学生在对应自然段中找到描写丁香的句子,先找修辞句,再找找能体现丁香特点的关键词。

但我发现这一部分教学框架不是很清楚,尤其在活动设计上,学生似乎觉得难以完成。也许是表格设计(提问方式)存在问题,课堂习惯没有养成好,需要慢慢引导和帮助。

在悟花这一部分的授课中,先让学生找出为什么会有“丁香结”这一说法,再借助“阅读链接”中关于丁香的古诗,引导学生感受在大部分诗人心中丁香传递出的“愁怨、苦闷”,引导学生在文章中寻找“丁香结”的象征义——解不开的愁怨。在对本义和象征义有了了解后,再理解本文的关键性句子:“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但这一环节,留给学生发言表达的时间太少。

总体来看:

1.对于《草原》和《丁香结》这两课的教学,我比较关注单元的语文素养,也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注意积累写作的方法,但对于如何帮助学生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一点还需要另想办法。

2.提问的方式要更简单些,不要将问题复杂化。

3.学生重新组班,课堂习惯需要慢慢养成,加之学生对于语文的感知能力都不同,我需要降低期待,稍放低要求,多想办法活跃学生思维,引导更多学生大胆发言。

4.给学生多留一点思考的时间,本学期时间比较够,开头慢一点,一步一步,走稳后才能更好地往后学习。

记在最后,小小欣慰:

《丁香结》一课后,课间,我找了一位同学(课上略分神,基础可能一般)提问了他一个修辞,课上讲过,但他并不清楚。我边让他去询问别的同学,之后也并未想起找他。但在之后的某节课课间,他遇到我,小跑过来开心地跟我说:“老师,我知道了,是反问!”虽然他用的方言,虽然他可能上课还会分心,但那一刻,我感觉很舒服,也许欣慰和开心,也许还有点小感动,总之,很开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学反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