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j2 痛是不可避免的,苦却是可以选择的

痛是难以避免的,苦却是可以选择的

在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他采访了很多马拉松运动员,问他们跑步时是否心里会默念一句话让自己坚持下去。有一个长跑者说,他长跑的时候总是和自己说:“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这句话的含义非常微妙,翻译过来就是,痛是难以避免的,苦却是可以选择的。这句话也告诉我们,我们脑袋里的语言模式决定了我们将如何体验同一件事情。虽然我们可能不能决定我们身上和周遭都会发生什么,但是我们可以决定我们将如何理解这件事情,如何对它作出回应。

比如当你从天气预报得知今天白天天晴而且晚间有雨。“今天天晴,但是晚上会下雨”这样的说法让我们更关注晚上会下雨,而忽略了白天的好天气。“今天天晴,还有晚上021:30

会下雨”,这样说的时候白天和晚上的天气被强调的程度相同。如果说“今天天气晴朗,虽然晚上会下雨”就把人的注意力侧重在白天的好天气上。这三句话说的内容其实是一样的,但是表达方式不同,会影响一个人看待这件事情的态度和回应这个事实的方式。如果你有一个惯常的表达模式,这将影响你的价值观,你是消极的人还是积极的人,你会侧重在现在还是未来,你会更关注局部还是全局。NLP(神经语言程序学)大师罗伯特·迪尔茨说,这叫作你的“框架”。

我们的大脑也是一样,会去重组和扭曲我们所吸收到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框架”来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并作出回应。

时间框架

当一件伤痛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它离你是那么近,以至于你的感受是那么深刻,你的情绪是那么强烈。可是,如果你能拉远(zoomout)这一件事情,从长远的一生的背景来看这次经历,这样的痛苦就会变得微不足道。021:30

265/537

当事情发生的时候,你总是停留在当下。可是,你可以想想时间长河里的过去和未来。在过去是否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你现在是如何回望过去的感受的?当时那些惴惴不安和伤心悲恸现在看来是否都成了云淡风轻?在未来你是否会觉得这是一次特别的经历,让你有更多成长和感悟,所以也是很美好的回忆?

同时,想一下,如果这是你的最后一天生命了,你还会沉浸在痛苦之中吗?还是会马上把时间投入到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上,或者去做更多积极的事情来弥补这样的结果?

另外,如何设定苦痛的时间也会影响你的体验。这样说听起来可能很奇怪,苦痛的长度难道不是客观决定的吗?

很多长跑运动员会把自己的赛程分成很多小段,以树木或者建筑物作为标识。你每一次只要忍受那么一小段就够了。你可以和自己说,我只要跑到那一棵树就好了。等过了那棵树,你再和自己说,现在我要跑向的是那个湖。当你将苦痛分割成很多很小的段时,你就不觉得那么痛苦了。

渴望框架

当你因为自己犯过的错而自责或者批评业已发生的事情的时候,你可能会更多地侧重问题本身。

“这完全就是浪费时间!”

“我连这件事情都没有做好,我真是个笨蛋!”

“我们失去这个客户了!我们失败了!”“我害怕失败。”

这些叫作“问题框架”,你的言语里说的是—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这是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谁犯的错?

可是,任何问题都代表着你本来渴望的结果。任何“问题框架”都可以转变为“渴望框o”

架”。

“这完全就是浪费时间!”可以变

成:“我希望下一次我不要在错误的轨道上走021:30

那么久了,而是当断则断。这样对谁都更好。”

“我连这件事情都没有做好,我真是个笨蛋!”可以变成:“我想知道我如何才能弥补这件没有做好的事情。我也希望下一次同样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会更好地去解决。”

“我们失去这个客户了!我们失败了!”可以变成:“我们应该改变我们服务态度的技巧,因为客户对我们很重要。”

“我害怕失败。”可以变成:“我渴望成功,我希望我能做好这件事。”

“渴望框架”聚焦于你实际上渴望的结果和效果。你想要什么?你怎么样得到它?你能利用哪些已经有的资源?

从“问题框架”切换到“渴望框架”能帮助你改变你的认知,重新解释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只是换一下字面上的意思,却能带来很好的效果。

情境框架


中国有一首古诗,《观祈雨》: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它的意思是:旱情严重,桑树枝不生叶,土地干燥,腾起的尘土好像烟雾,人们吹奏着乐器到龙王庙前面求降雨。但是,富贵人家却整天听歌看舞,还怕春天的阴雨使管弦乐器受潮而发不出悦耳的声音。

连续多天不下雨这个事实本身可能没有好与不好,但是对不同的人和在不同的情境之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和结果。实际上,任何一件事情,如果能换一个角度看,都可能是正面的。情境换框的目的就是让你意识到,某种特定的行为在另一种情境下可能是有用的,从而改变你对这件事情的负面看法。

就比如连续很多天不下雨这个事实,对农民来说,需要做的不是诅咒那些在唱歌奏乐的富人,也不是为田里的庄稼可能会被晒死而焦虑,而是转而想到平日里就可以建立更好的灌溉方式以及现在他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引水入田。

比如你觉得自己的情绪波动总是很大,总是不能理性冷静地作决定,而且很容易沉溺在悲伤之中。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那些总是波澜不惊的人在需要高兴的时候也不能像你那样激动雀跃。你对自己的情绪更敏感,你更能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你也更能感同身受地理解他人。这不是你的一个特质和一个优点吗?一旦你从更广的角度来看问题,认识到某些行为和事实在一些情境下是好的,你就能用更富有建设性的方式来作出回应。

意义框架

由于人们的观点和目的不同,同样的内容对不同的人来说有不同的意义。

比如一片空地。对建筑师来说,这是构建大楼的空间;对孩子们来说,这里是玩游戏的场所;对画家来说,这是一片能收入画中的风景;对农民来说,这是种植庄稼的机会;对一对年轻夫妇来说,这是他们野餐的地点。

意义换框就是让你看到同一件事情对其他人的意义。这个意义可能和你看到的不同,而且它可能是正面的。

比如,你和你父亲说:“我想做一个作家。”你父亲说:“那你可以做个记者。”当你说:“我想为流浪猫建个收容所!”你父亲说:“那你可以做个兽医。”当你说:“我想做个演员。”你父亲说:“电视节目主持人。”你非常生气和失望,觉得你父亲总是在把你的美好梦想转换成更现实的可以挣钱的工作。你觉得他很不理解你。

可是实际上,如果你换一个角度想,你父亲这样说的背后是有正面的目的的。他是在担心你不能认识到现实和梦想的差距,他希望你能有更安稳的生活。你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实际上,当你只看着天空的时候,你的父亲,一个现实主义者,可以帮你找出你的想法或者计划中忽略了什么,以

避免你的失败。

你用意义换框看见了父亲的批评的好意义。

用意义换框能够让你向着积极的方面想。一方面,你认识到了别人行为背后的积极动机,比如渴望安全、爱、关注、尊重等。另一方面,你知道这种行为在某些情况下能给你带来正面价值。

他人框架

另一种很简单的换一个角度想问题的方式就是用第三人称来描述你自己的生活。这样最容易进行换位思考。你可以在写日记的时候全部用第三人称来描写。这意味你强迫自己从另外一个人的角度来看问题。站在别人的立场看自己的行为,冷静地旁观自己的生活。

在面对别人的问题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是专家。这句戏谑的话其实也在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能分身成另一个人来看待问题,事情就会变得简单和轻便得多。这些框架能够让你跳出自己的情境,看问题有了一个不同的角度。这就像是同样的一片风景,不同的摄影师拍出的照片是很不同的。因为一张照片不可能像人眼一样把所有内容都囊括进来,只能是选取一个角度,选择部分的信息,造成一个独特的构图和独特的视角。你不能决定那片风景的好坏,但是你可以自由地选择你的构图和你的视角,拍出一张最美的照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infj2 痛是不可避免的,苦却是可以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