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方面,我向来有一些自己所谓的“原则”或“偏见”。我一向对那些带有“速成”性质书名的图书有着天然的抵触,诸如“XX天搞定XX”、“30岁之前要做的XX事”、“每天最重要的XX件事”之类。看到此类的书,我不禁会想,从书名来看,这大概率是一本没有深度、噱头大于内容的成功学“速食方便面”,不太可能是一本拥有深刻思想与内容的“精神盛宴”,于是在一片莫名的厌恶之情中果断弃读。
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真是一个例外,它犹如一个大大的惊喜,打破了我原有的固定思维模式,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啪啪打脸”——原来,一本拥有如此直白书名的书,也可以是一枚闪耀着深邃智慧的无价之宝。翻开这本书,你就犹如打开了一个充满奇珍异宝的智慧宝藏,惊喜不已。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作者是史蒂芬·柯维博士,是美国学界的“思想家”,入选“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被《时代周刊》评委“人类潜能的导师”,《经济学人》杂志推举其为“最具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家”。不难看出,柯维博士是美国商界、管理界的一位影响深远的人物。他一生著述颇丰,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正是柯维博士的扛鼎之作,该书第一版出版于1989年。这本书的封面上赫然写着一句话——“在美国,此书影响力仅次于《圣经》”。这句话说得显然有些夸张,但其影响力与地位也可由此窥见一斑。
一本通俗易懂、不可多得的“人生指南”
阅读完全书之后,我有如下一些感受:
第一个感受:长久以来,这正是那本我不断寻觅、迫切需要的书——一本能够从人生哲学的层面上,提炼出核心原则,帮助我解决核心问题,给予我智慧与坚定指导的书。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长期参考、不断践行的 “人生指南”。
第二个感受:这是一本读起来非常舒服自然、通俗易懂,却又隽永深刻的书,可谓字字珠玑,每一句话都渗透着深意,无懈可击,无可反驳。作为一位保持着持续阅读习惯的读者,这也是我给予一本书的极高赞誉了。然而,这本书完全值得拥有我的极高赞誉。
第三个感受:如同人类其他领域中伟大的著作一样,本书只提供原则与指导,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没有所谓的解决方案——唯有“实践,实践,实践”,才能让这本书发挥它最大的效用。如果没有付诸实践,阅读本书的意义除了短暂的拨云见日、如沐春风之外,效果约等于零。脱离了实践,纵使本书中有再多跨越时代的经典智慧,也变得无关紧要。
一位智慧真诚、穿越时空的人生导师
抛却以上感受,如果让我说一下本书最大的魅力是什么?在我看来,是作者的一片真心。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的善意与真诚。仿佛一位智慧的老者,真诚地面对着你,非常地理解你,自然平和,娓娓道来,毫无保留,想要帮助你过好这弥足珍贵的一生。然而,最令我感到遗憾的是,本书的作者柯维博士已于2012年与世长辞,而我却在本书已经出版了31年之后才第一次有幸读到它。想到此,不禁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悻然。好在虽斯人已逝,其思想却可通过文字继续流传。阅读本书的时候,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真心诚意,带着一种特别的温度,穿越时空,穿透纸面,传递而来。
一个原则、三个阶段、七个习惯
书如其名,本书的核心框架就是“七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本书分为四大部分——“思维方式与原则”、“个人领域的成功:从依赖到独立”、“公众领域的成功:从独立到互赖”、“自我提升和完善”。
第一部分“思维方式与原则”,强调建立这七个习惯的底层基础是,形成以原则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和基本信念。就如同大自然万物生长有其自然成长法则一样,人的一生成长,也应有其深刻的、基本的、普世的一些原则。这些原则,犹如人生航行中的灯塔,是不容动摇的自然法则。作者说,“要想拥有高效能的生活,就要坚持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 作者提出的这个自然法则/原则,就是“产出/产能平衡”的原则,唯有在产出(我们拼命追寻的结果)和产能(我们实现结果的能力)之间取得平衡,才能避免“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达到短期利益与长期目标之间的平衡,实现真正的有效。可以说,“产出/产能平衡”的原则是作者核心思想之理论基石,是本书中“七个习惯”的基础。
同时,作者将人类成长分为三个阶段——依赖期、独立期和互赖期,这三个阶段反映了人类身心成熟的三个状态,也就是“人类成熟模式”,从依赖到独立,再到互赖,不断进步。七个习惯中的前三个习惯对标如何自我约束,从依赖进步到独立;第四到六个习惯对标如何从独立进步到有效互赖;第七个习惯涵盖了其他六个习惯,谈的是自我更新,也就是无论在哪 个阶段,都要保有的不断更新和成长性。作者将七个习惯按照人类成熟模式的对标阶段,分为三类,在第二、三、四部分分别展开了深入的介绍。
对于七个习惯中每个习惯的原则与应用,相信每一位阅读本书的人,都会在不同的角度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收获,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我仅选取自己读完本书之后,最受启发、最想马上付诸实践的三个点,与大家分享。
以终为始,撰写个人使命宣言
在介绍第二个习惯“以终为始”时,作者说,以终为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撰写一份个人使命宣言,即人生哲学或基本信念。宣言说明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品德),成就什么样的事业(贡献和成就),以及为此奠基的价值观和原则。
当阅读到本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当时就有种想马上写出自己使命宣言的迫切感,因为这是一次难得的对自我原则的梳理,就像是给自己“照镜子”,寻出自己的人生画像。然而,一方面急于阅读后面的内容,一方面“拖延症”发作,心中借口自己并没有想清楚,担心自己写不清楚,因此迟迟没有动笔。当下写作这篇读后感至此,我忽然觉得,必须去写了,面对它吧,不要把它看得太重,“先完成再完美”。于是,我就此处打住,花了半小时写完了自己的人生使命宣言,又回来继续写作。
有意思的是,当我真的花时间做完了这个人生使命宣言,我发现这件事情也不过如此,远没有我开始行动前想像地那样困难和复杂。在我写完个人使命宣言之后,我甚至还多花了10分钟时间,罗列了自己2021年年度目标。
或许今天写出的版本并不完美,但是我的个人使命宣言已经有了1.0版本。不管怎样,我很庆幸,我已经迈出第一步,开始将书中学到的原则付诸实践。我花了时间在这件有意义而有重要的事情上,有了这个实践的开端,以后也还可以不断的完善和优化。
要事第一,重要之事不可受芝麻绿豆小事牵绊
我以前经常听到各种管理学书籍中提倡的“四象限”时间管理法则,感觉虽然很有道理,但并不好落地,没想到在本书中得以深入了解其真义,并看到了非常具体的应用案例分析。
作者说“领导者首先要决定的,就是哪些事情是重要的;而作为管理者,就是要将这些重要的事物优先安排。在这个意义上说,自我管理的实质就是自律和调理,是对计划的实施。”当然,前提是你要有明确的人生方向和价值观。
作者给出了时间管理的有效工具——时间管理矩阵图(如下图),高效能人士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重要但是不紧迫的第二象限事务,也就是说以第二象限为中心,完成这些活动,例如,建立人际关系、撰写使命宣言、规划长期目标、防患未然于未然等等,能够平衡产出和产能的关系,能够提高个人处事能力。
对于如何展开以第二象限为中心的工作和生活,作者也同时给予了实用的实践步骤指导,以一周工作为单位,按照第四代时间管理方法的原则进行安排,从在尝试的基础上逐步体验和领会要事第一的自我管理原则。这也是我急切期盼都够尽早投入实践的另外一项原则。
不断更新,自我完善,螺旋式上升
在最后一个习惯“不断更新”中,作者提到从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四个方面不断优化自己,对自己投资,定期从这四个方面磨练自己,对自己投资。
在身体层面,作者建议我们有效呵护自己的身体,例如健康饮食充足的休息,以及定期锻炼。作者讲到锻炼的最大的好处是养成了习惯积极主动的肌肉。如果你能够坚持以身体健康原则为行动指南,而不是对锻炼身体消极反应,那么你的自我评价、自尊自信和诚信也会受到深刻的影响。
精神层面,是指人的本质核心和对价值体系的坚持是生活中非常个人,但是又特别重要的领域,只有我们能够用心把握生活的方向和生命的真谛,我们才能够源源不断地得到新的力量能够持之以恒。
在智力层面,作者指出,要养成定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习惯,阅读是拓展思维的最佳方式,也是第二象限的事务。作者推荐,大家从每日阅读一本书开始,然后每两周读一本书,接着是每周读一本书。另外,作者认为磨练心智的另外一种有效方式就是写作,通过写作不断记录自己的想法,经历深刻见解和学习心得,我们的思路就会更加明晰,准确和连贯。
正如我在文章开头时所言,本书是一本智慧“宝藏”,字字珠玑,处处金句,发人深思。读完之后,我大有手不释卷之感,启发太多,需要再反复翻阅,来加深体味和思考,并探索实践。如果你也经常问自己:如何才能过好这一生?那么,你应该认真阅读这本书。
最后,分享书中的一句引言:得之太易者必不受珍惜。唯有付出代价,万物始有价值。上苍深知如何为其产品制定合理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