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再入校园学习

今年伊始总想着考研究生,再回到校园好好读书学习。一直细细思量,是行还是不行?虽说秉承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想什么事就要立即去做、去实行。可有时,还需衡量利弊后再作决定。

考研究生,去纯粹地读书固然是好。可是免不了耗费精力与时间,去反复背读一些不感兴趣的知识,做一些枯燥乏味的无用功课,包括反复记忆的文段及无聊的试题,不想又陷入可憎的应试教育与机械考试的准备中。

二来入学的费用及入学遇不到好的导师也是应考虑的事情。现在自己读的书选自南怀谨、季羡林、傅佩荣等国学大师的书,智慧深遂清明。又有文学前辈泰戈尔、徐志摩、沈从文、汪曾祺文学上的指引。也在探索整个人类世界与宇宙太空的知识,还有诸子百家及诗词古文的浩翰,汲取智慧与知识的容量很丰富,而时间却是有限的。不想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做反复功课的考试,和与校同学及导师的沟通上。遇上好导师既可,以大学经验而言,好的导师实难寻。不如清静自在地在文库中择选最优秀的导师,如前所述,在看他们的著作时,也是在听他们上课,听他们智慧的教导。从而提升自己的素养与学识。

研究生、博士生文凭许只是世俗名利的敲门砖,抑或是现今社会营销的一种手段。当然,这只能对文科生而言。对于理科、医学、高科技人才,还需在实验室中精进,好的导师指点才可。但想想比尔·盖茨和埃隆·马克斯,还需另当别论,高科技的创新也需一个先进开明的社会氛围。

如果自己不在体制内需要文凭评职称,就可放任自己随意安排时间读喜欢的书,在书海中随意听最优秀的导师讲课,包括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等圣贤,汲取他们流传千古最闪光的智慧。不为世俗名利束缚。思想上如一无系之舟,任自逍遥。岂不更好。

如此,暂时打消了入校再读的想法。也不知以后的命运安排,有些事情均不能一口断言,也许有朝一日可能再入校园求学,就如金庸先生一样,圆学子的梦。但无论怎样,只要有一颗学习的心,何处不是课堂?

现今感觉最大的课堂在大自然中,最好的导师是自己的心灵,内心深处的指导灵。

备注: 此篇写于四月中旬,芦苇集。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再入校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