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今年算是真正地尝到了什么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了。

十几年前,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大多还没有得到改善。很大部分居民都是住在单位分的福利房,而这些福利房大多是七八十年代建成的小两室一厅的房子,面积也只有五、六十多平米。还有很多是四五十年代建成的三层楼的红砖房子,都是团结户的结构。以上这两种情况还算是有着正规房子的。还有很多半边户家庭没有机会分到房子,只能在工厂空阔地带搭建平房住。当然也有一些先富起来的居民买了商品房,最先改善了自己的住房条件。

到了2009年左右,城市建设加速发展,旧城改造,工厂搬离市区,老旧小区拆迁等一系列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地向前推进。

政府对拆迁户也给予了妥善的安置。拆迁还建和货币补偿两种形式由居民自己选择。从此,人们的住房条件大大地得到了改善,特别是那些住在团结户结构的和住平房的居民,他们真正的是通过拆迁这个契机把一家人的住房问题解决了。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家买了一套小两室一厅的二手房子作为投资出租。地段是相当好的。中心城区的大马路边上,我们楼下就是一个有十几条公交线路经过的公交车站。一楼是做生意的门面房,我们家在四楼,总共六层楼。其实当时买的时候,主要还是想到这块会拆迁的。

房子结构是一个最致命的缺点。是房改房的结构,两家公共一个卫生间。我们隔壁的那家就是一溜条,面积好像只有三十多平米,他们自己隔成一个小一室一厅的结构。也是常年出租。最近两年我们隔壁的那家自己在里面做了一个卫生间。所以公共的卫生间几乎都是我家的租户在用,但是还是在我们房间的外面,在公共的过道处。还是不方便。

房子之前一直租出去了,也就没觉得这个结构有多么的致命,大不了就是租金低一点。去年底,租户到期退租了,随后就是疫情期间了,一直就空着了,如今武汉疫情过去大几个月了,房子一直挂在中介出租,可依然还是无人问津。我们隔壁那家也是自疫情开始就一直空着。

我知道今年客户来看房租房的并不多,即使中介带客户去看了,可能也因为是两家共厕所没看中的。

当时买房时,也是对两家共用一个厕所不满意。主要是看中了那个地段,没有强烈地意识到这样的结构以后不好出租。因为那个时候,人们的住房条件大多还没有改善。就那个时候的眼光来说,觉得那房子还过的去。毕竟里面还是装修了的。

只是十几年后的现在,人们的住房条件标准都提高了,这种结构谁还愿意住呢?原来想等着拆迁的,现在都是推行老旧小区改造了,外面都是刷的光鲜亮丽的,可是里面的结构却是无法给你改造的。拆迁又没有希望了。

看来只好重新装修才行了。要是两家把公共部分平摊,各自在家里装一个卫生间,那就很好出租了,毕竟地段还是很好的。可我又发现,平摊后,我们隔壁那家进去的门又不好开了。我们可以换个开门的位置。我们楼下就重新装修了,在里面装了卫生间,进出门的位置换了。是房主自己在住。他们没有跟隔壁平摊,听说我们楼下隔壁的那家很不讲道理,总是找我们楼下的房主扯皮。基于那家太强势无理总爱找茬,我们楼下的房子被卖了几次了,房主换了好几任了。

我与我们隔壁那家的女主人只见过一次面。还是我们刚买房子那会,我们去做清洁,为出租做准备。那天,她正好在家里,当时,他们也好像要准备出租了。他们的房子也是从亲戚手里买过来的。就是那次,我到他们家里看了他们的房屋结构,就一溜条,用玻璃隔断门隔成一室一厅。

从我们相互交谈中我感觉我们隔壁的女主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我们这栋楼原始的名称叫五七干校大楼。我们这一层独门独户的那家就是最原始的房主。五七干校的老师。现在八十多岁了,她的老伴两年前走了,现在老婆婆一个人独居。两个儿子都住在其他位置。

中介的老板建议我今年先不装修,说今年的市场不好,装修好了,也不一定租的出去。等有了租户便宜点租出去到期后再装修。听的似乎也有一些道理。那就暂时这样的了,反正也空了这么长时间了。再说,真正要装修起来,我又要去找装修公司了,又是很麻烦的事情。

哎,现在想来,当时买的时候失算了。原先以为大马路边上的老房子很快就要拆迁的。再就是,眼光看得不远,没有想到十几年后共厕所的老房子谁还会愿意住呢?其实,当时心里也因为共厕所还是有所顾虑的。只是当时没有看到更好更合适的房源了。那时候,武汉市很多地方在大规模的拆迁了,很多居民都想买个小房子当过渡住,拆迁还建后又可以出租。所以那时候,市中心的二手房源已经很紧俏了,而且买房的价格在当时来说真的是一天一个价格了,炒的很高了。

不管怎么说,当时买了后也一直出租在,到现在卖的话还是赚了的嘛。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