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点读书感受

图片来自微信读书

有时候很厌倦理论,想投身进一些可操作技能的世界。比如做点实验,整理食材做一顿佳肴,去大山里找蘑菇,在地铁里随机与陌生人攀谈,然后任由自己畅想天外。读着饶舌的英语,想找个老外实际的谈谈,却发现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的词汇不为我所知。

这两天在友邻上跟着阿Q老师分析了两篇CEO写作,叹服别人措辞用语如此优美与精炼,忍不住想把全篇给背下来,却只马丁路德金的那句反反复复萦绕于心:"If you cannot fly, then run. If you cannot run, then walk. If you cannot walk, then crawl, but whatever you do  you have to keep moving forward."努力的意义是什么?要让人置肉身于苦难,或飞,或跑,或走,或爬。曾经看励志短片《超越自我》

只一句:You gonna run after your destiny便足以让我热血沸腾,而今再看这短片,内心竟毫无波澜。是否真有destiny一说,如果真有,肉身重生或腐烂,灵魂去往何处?但即便灵魂没有宿主,是否也可以活得精彩?

昨天晚上看电视剧《年年岁岁柿柿红》,看着看着感知到了祖父母那一辈的人生。那时候的人一辆自行车很宝贝,家里有了台电视机,很骄傲,巴不得让十里八乡都知道,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很淳朴,未出阁的闺女不能和别的男子有亲密接触,不然就是伤风败俗。一栋土坯房就是一个厨房,烧的是柴火,女人在那一忙活就是一整天。

突然对于这些琐碎的过往岁月有了些许的好奇感,想找相关时期的书来读一读,却怎么也读不进去。也突然意识到自己读中国本土的作品实在太少了,除了余华的几本书以外,三毛的读了些,刘震云的只一本,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批中国陋习批的太狠了,没读完),路遥的《人生》;而后便是儿童文学和言情小说,儿童文学一直是我心中挚爱,写的太好了,想象力丰富,情节简单。言情小说呢,只能算是乌托邦式的幻想,后来觉得实在无所助益,便再没读过,再就是各种鸡汤文了,卢思浩,大冰,蒋方舟,刘同,张嘉佳......有几篇文章我特别喜欢,没记错的话,是以前语文测试卷里的阅读理解题,一篇是龙应台的《目送》,那叫华安的小孩我惦记了好久,然后看完了《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当时真有种母爱泛滥的感觉。

还有一篇不记得作者了,叫《窥见你成长粗励的弧度》,然后是张嘉佳的《远方的葡萄干》,他这文章在不同刊物上发表的名字不同。我最后一次看是在《最文摘》刊物上看的,高中的时候还屁颠屁颠的给那杂志社写信,把最后那一页填的满满的,还热情洋溢洒洒添了页纸抒发感慨,那时对于文学创作激情满满,总觉得热诚便会得到回应。信件投出去以后,心心念念每日期待着,直至杳无音信过了好久好久,才渐渐放下自己的坚持和执念。

接着就都是国外的作品了,迷了一段时间的东野圭吾,粉他的念头来自于《变身》的阅读体验。然后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很喜欢他的那本《霍乱时期的爱情》,可是这本书和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以及《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一碰撞,便扯出一"灵与肉"的问题来,着实困扰,直到现在我也分说不清灵与肉的关系,人性的问题实在复杂。我以为是人糊涂才这样,殊不知是共性,不敢深究,怕搞出个精神分裂。

美国有一个叫哈瑞•列文的,搞了个"主题学研究",通俗来说,也就是研究作家写作时是怎么进行主题选择与处理的。这是我这颗拙劣的小脑袋里穷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半夜里想着想着会失眠,就算凌晨两点了,还是得诉诸文字一吐为快。如同强迫症,戒不掉的好奇感。

在"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的时代,我曾经也跟风的觉得读书是无用的,指摘中国的教育,批判所谓的经典。在图书馆找到一本叫做《读书毁掉了我的书》,以为找到的是支持"读书无用论"的依据,花了两三个小时读完,发现全书没一个读书的人是真叫读书给毁了的。整个书的标题活脱脱是一反语,真说起来毁,毁的是过去的小格局,狭隘的三观,毁的是短见,鄙俗和粗鲁。没找见读书之短,倒大大的扬了把读书的长。

总觉得自己不算什么读书人,习惯了站在自己的视点探究问题,说到底智识和眼界不够,还太幼稚。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经历不同,成长背景不同,思维习惯不同,所见所闻千差万别,学术界研究文学现象,总结文学规律所为何?更好的传承吗?可传承的又是些什么呢?意义何在?什么样的文本才算是好文本?怎么去解析一个文本,那奇奇怪怪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是谁给的名字?为什么要给这样的名字?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一点读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