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口难开:每个人都有他的频道,如何才能好好沟通?

【人生,注定越来越孤独】

高中、大学阶段,我非常乐于分享所见所闻。不论是黄段子,还是小故事,或者自己的糗事。我尤其喜欢的,是分享自己的看书体悟,每次接收新观念、新知识,都感到大脑经过洗礼,醍醐灌顶般的快乐!

可后来发现,这件事非常费力不讨好。当我迫不及待地给朋友们推荐好书,恨不得把自己的“顿悟”塞进他们的心里,结果小伙伴们却兴趣缺缺,事后问他们,结果大多是这样:

——看过了吗?
——额,没时间看啊!
——这本书怎么样?一定有很多收获吧?
——额,还没看完呢,只看了几页…

次数多了,我的耐性也消耗完了。

我彻底懂得:没有人会理解你的感悟,你的激动,你的心理反应。因为,没有人有与你完全相同的成长经历、知识背景,相同的愿望和痛苦。风马牛不相及,怎么可能有共鸣?

每个人都有他的频道,我们注定孤独。

而且随着我们一点点长大,随着儿时的玩伴各自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境遇,注定了更多的事情无法言说,注定了,我们将更加孤独。


【让我感动的徒弟们】

慢慢学会了自己承受一切,感悟自己的人生。

不过近几年竟然有了一丝转变:终于开始有理解我想法、能够共鸣的人了。

——我的徒弟们!

不仅仅因为我是他们的上司。更重要的是,我把自己在职场上走过的所有弯路都告诉他们,同时也毫无保留地教他们规避风险、加速成长的经验。

我对每个徒弟说:

你来到我这里,不管一个月就走,还是一年后离职,我都会严格地要求你。因为我希望你的这段时间有成长。你是带着一身本事离开的。因为我不希望你像过去的我那样,没人带,没人教,感觉人生毫无希望。

徒弟们愿意和我敞开心扉,也能够从我这儿得到相同的成长体悟。这份「共鸣」非常难得,甚至可以说,令我感到惊喜!我们“亦师亦友”,关系融洽,成为真正的战友。可是我也有疑问:为什么是他们?

后来慢慢明白了:在达成「共识」之前,你的沟通都是失败的。相反的,由于我和徒弟们达成了“成长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的共识,目标一致,所以沟通起来顺畅、轻松。

这个感悟还让我得出几个推论:第一,尽量在找到共同目标,能够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再去沟通协作、推进目标。第二,你能够达成多大范围的共识,就能够具备怎样的影响力。


【妻子的雷区】

可是我依然感到十分失败啊!因为我大多数时候提建议,都不能与妻子达成「共识」。这令我十二万分的苦恼。

很多次希望帮助妻子走出困境,帮她梳理问题,给她建议的时候,她都会像“炸了毛的猫”一样,对我充满敌意,说:“就你懂得多!我不需要你来管!我自己知道该怎么做!”一番好意的结果往往是大吵一架,不欢而散,你说我气不气!

我听过一句话:“势均力敌”的爱情才能维持长久。也许这就是妻子的心理防御机制的由来。她希望我们互相之间平等、尊重、和谐,而不是某一方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然而很遗憾,我每一次分享自己的观点,都被误以为是“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的说教。

妻子讲过一句名言:误解是必然的,理解是偶然的。

我压根就不是爱慕虚荣,给自己贴金,到处装逼吹牛那种类型的人啊!可由于我不懂分享的方法,让妻子对我形成了“好为人师”的感受,关键是,这份误解连我自己都没琢磨透要如何澄清。

我滴个神啊!人生怎么就这么艰难呢??


【偶然的收获】

但,竟然也有反常的时候!比如今天,我的的确确又和妻子说讨厌的“大道理”了,而她并未表现出反感呢!

李笑来是对我们俩影响非常大的人,我和妻子追看他的所有文章和书籍。对于“抱怨”这件事,妻子认为是合理宣泄,而我认为是浪费时间。所以读到李笑来下面这段话的时候,我便让妻子停下手上的事情,仔细看一看这些文字:

这个经历教会了我一件事儿:

你的苦没人知道。所以,从此坚决不抱怨。
再后来,这都成了我判断人的一个小依据。对于很熟的朋友,偶尔跟我诉诉苦,我都是理解的,会想办法安慰,想办法帮忙。但是若是一个不太熟悉的人抱怨、诉苦,我一般都觉得这种人就算了,不太值得交往,多大点事儿啊?诉苦、抱怨,根源在于“没办法”了麽。但凡有点办法的人,就忙着做事去了,抱怨、诉苦管啥用啊?这就是我的看法。

妻子这次不生气,是什么原因呢?

这让我回忆起“评价信息”和“陈述信息”的概念——当我们表达观点时,传达的信息、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评价信息:更多的属于主观意见和价值判断。如:你应该…才对!你这个人怎么这么xxx??我认为这件事……

陈述信息:客观描述事物的本来面貌、发展过程。如:这支笔是红色的。小王每天熬夜学习,坚持了3年,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所以我的血的教训是,尽量让自己的表达接近「陈述信息」,而不要用一大堆的「评价信息」去轰炸、强加给别人。

希望我有生之年,能够学会这个本领,哈哈!!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口难开:每个人都有他的频道,如何才能好好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