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看见

    下午来到步步高梅溪湖新天地,偶然间在梅溪书店看到一场名为“看见”的艺术展,买票进去之后发现里面完全是支离破碎的“废弃品”,但当他们一个个被“抓来”展列的时候却引发了我的“疼痛”思考。

    初进展厅我被几个残缺的“小人”雕塑吸引了,他们看起来像是某个没有耐心的小朋友不成型的作品,但你若用心去细品的时候却可以联想到一段故事。透过作品你可以看到孩子认真雕塑的样子、反复修改的过程、直到对作品不满意而丢弃的过程……

    作品的另一边是一副被打破镜框的装饰画,破碎的镜框中一个熟睡的少女在柔软舒适的床上安静睡眠,似乎丝毫不被“外界”的枪林弹雨所影响。

    在旁边墙缝的角落里,一个整体看起来很新、但身上的衣服被撕碎的毛绒玩具熊。这个被丢弃的玩具熊可能是某两个小孩子的心爱之物,但都想要的话就发生争夺,撕碎了之后,就谁也不要了。一个玩具熊由众人心爱、为之争夺,到被嫌弃和抛弃可能也只有那么么几分钟的时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候不也是如此吗?

    小熊面对的地方是一张粉红色的、崭新的沙发,但沙发中间却放了一块透明的玻璃,坐在沙发上望向坐在旁边的人,看似坐在旁边,但却多了一个“无形”的屏障。就好像是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一样,看似亲密无间的背后,也有很多无形的屏障阻碍。

    沙发的上方是一张情侣的合照,但合照却被从中间切割下来一条染成血红色,壁画旁边一个输液瓶连接着画与药瓶,似乎是有人在想办法“医治”画中两人的关系。纵观现实生活,可能夫妻之间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隔阂与矛盾,而身边的朋友、家人都想要给他们的情感“输液”,但医治得好吗?

    沿着墙壁继续向前,是用弹簧绳挂起来的各种 被遗弃物品:被翻看烂了的书本、残缺的木椅子、破旧衣服、未拆封的娃娃、崭新录音机、水果刀……每一件物品似乎都有一个不为人知故事,但若我们就这么将他们看成破烂的物品,我们是真正的看到她它们了吗?

      展厅的中间是一个四面人头像,你无论从哪个方向去欣赏它,它似乎在审视着展厅的一切人和物。


      展厅里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创意就是盲文墙,我看不懂盲文,但盲人通过过它可以看到很多风景、读出很多故事、看见很多社会现象……

    或许这就是这个展览真正要阐释的意义所在吧,看见≠看见,不见也不等于不见,我们最大的障碍是对人和事物的视而不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见≠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