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专卖店第二波福利到了吗?

电信行业的飞速发展,一晃从固定电话,大哥大,BP机,历经几次升级变迁,到今天的5G万物互联的智能网络时代。手机作为一个移动终端,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记得97年出去打工时,打工簇开始兴起使用BP机,作为年轻人,喜欢跟个风头,也入手了一台,那时固定月消费35元,呼叫机主时急需回复时,呼叫方可以要求后台急呼,机主会收到连续两次提示。后来由英文机发展到中文机,中文机的固定月消费是50元,中文机的优势是呼叫时可以留言,机主可以从BP机显示屏中看到呼叫方的留言内容,因此比英文机好些,有时不用着急去找电话回复。那个时候能拥有一个无线“大哥大",绝对是一种能力的象征,因为那时一般人买不起一部上万元左右的“大哥大”,就是买得起也养不起,那些七七八八的各种费用,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再加上当时信号覆盖范围有限,实用性也不是很强,很大程度上表达着使用者能力的一种“象征”。

后来数字机的普及,由于费用的下调,打工簇们也能用上手机,最早的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等几个国外品牌,经典机型有诺基亚8250,摩托罗拉998等,到后来的国产手机,会跳舞的夏新A8,漂亮小巧的TCL,都吸引了不少的疯狂追求者,我们市区的一位TCL经销商,一场活动下来获得厂家一辆小汽车的奖励。可见当时TCL销售有多火爆。为了小巧而采用的双层主板设计,加上翻盖手机的排线传导容易出问题的短板,使得TCL手机使用出问题的机率太高,逐渐被消费者弃购。

随着国产机的兴起和普及,手机经销店越来越多,修修手机,卖卖手机配件,形象一点的店再签一个通讯代理点,代理缴费和手机号入网等业务,当时办理一个手机号入网,少则50,多则几百的代理反利,算得上是一个不错的营生,由于 外出务工流动人口多,加上当时有所谓的“漫游通话费”,使得换号是常有的事,所以推销手机号入网当时是一个非常好的利润来源,很多通讯店赚到了不错的一笔收入。后来由于受到取消漫游通话费,实行号码实名制等政策影响,代理点的利润直线下降,手机维修业务收入也由于新手机的价格下降而减少,好通讯店因此选择了改行。

带号转网的政策落实,使得三家移动业务运营商都在研究出台各种各样的策略,以应对可能被别的运营商挖走的老客户,套餐打折,签约在网时限协议送手机,优惠购机款等等。也许这一系列的政策让合作代理商已有利可图,各式各样的品牌精装修手机专卖场又涌现街头,这一波政策福利,能开启手机大卖场的第二春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手机专卖店第二波福利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