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中的生活智慧和诗意

一:节气的由来

1.  节气的由来:

节气是中华民族特有智慧结晶,二十四节气起源于历史悠久的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归纳总结出寒暑变化和最适宜的农耕截点。据考察早在春秋时期,就制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经后世不断地完善,到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一直沿用至今。在国际气象界,这种中国独具特色的“二十四节气”的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同时“二十四节气”也在2016年正式被联合国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为“立春”即春季的开始,“阳和起蛰,品物皆春”,代表万物开始苏醒、生机蓬勃;其后为“雨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而后“惊蛰”“春分” “清明”“谷雨”等等,每隔14天,依次排开,规律有序的指导农业生活。

抛开节气里的农业智慧不谈,光看二十四节气的名字,也很有讲究,充满了诗意,比如说“惊蛰”,短短两个字,就勾勒出了惊雷阵阵,惊醒了泥土中蛰伏已久的小动物的场景,着实是一个“有声音”的节气。而“清明”,即体现了春天草木茂盛,天气晴朗,空气清新的自然世界的“清”“明”景象,又印照出了追忆先祖,思念故人的内心之“清”“明”;同样,“小满”“白露”,也都又直白,又形象的展现出了节气当下的景象,可谓是画面感满满。

2.  节气里的生活智慧

“二十四节气”是中不仅仅指导着传统农业的生产。更体现了古代中国的生活智慧,中国民俗专家刘魁立提到“中国传统节日的核心是我们自己和自然的关系,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作系统的时间安排;而现代生活已经让更多人远离我们丰富的传统文化,即使身在其中,也不再知道这背后的真正意义”。《国风·豳风·七月》曾说: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已经体现了古人对气候变化和环境的审慎观察,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了中国文化顺应天时,天人合一的精神。因此,二十四节气所蕴涵的丰富的含义我们已经很少察觉。

许倬云先生在《中国的文化精神》一书中,开篇就阐述了二十四节气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含义,也指出了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中,包括了四项原则:

1.季节变化:包含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2.气温变化:包含小暑、大暑、小寒、大寒;

3.降水量变化:包含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4.物候现象或者农活的更替:比如说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不仅仅是追随着太阳的脚步,更体现了古人对时间、空间的敏感,以及对生活的理解和观察。当然,这些观察不仅仅体现在节气中,也渗透在了诗词歌赋之中:

《礼记·月令》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气合同,草木萌动…….

曾经,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曾经日月星空、江河湖海、山川草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都是我们生机勃勃的同伴。我们踏着自然的节律,劳动着,生活着,享受着,哪怕清贫,哪怕气候恶劣、环境危险。二十四节气,让中国人的生活有了标点句逗,从寒来暑往、星转斗移间,营造着中国式的艺术化也充满节日诗意的生活。在二十四节气中,有纯朴的习俗、庄严的仪式,还有浪漫的传说。当农耕文明业已远去,节气对现代人诗意生活启示,意味依旧深长。

3. 节气里的诗意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是古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然也被写进了诗词里,文人墨客根据二十四节气衍生出的一首首优美隽永的诗词,更是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

在我们耳熟能详的诗词中,就包含着大量节气相关的描述,比如说杜牧曾在“清明”写下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伤感之作;杜甫在“白露”的夜晚曾写过“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思乡之篇;喜欢田园风光的韦应物在“惊蛰”到来的时候,写下了“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的句子;孤身异乡的白居易在“冬至”写下“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诗句;在“雨水”的春日,读一读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小满”的夏夜,吟一吟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寒露”的清晨,感受一下李煜“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的寂寞萧索;在“大雪”的傍晚,欣赏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遗世独立;在“小寒”的黄昏和好友一起分享“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温暖;在“大寒”的夜晚,与知己一起等待“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的美妙时刻……天地、自然、季节更替与个人的思想情感如此和谐地融为一体,怎不让人身心俱醉、浑然忘忧呢?

4.  节气中的中医智慧

当然,作为一名传统中医的从业者,节气和中医中药也存在着紧密的关联。中医认为,人若不适应四时节气变化就很容易感受六淫病邪,继而发生恶寒发热等一系列疾病。如张仲景便在《金匮要略》中以雨水节气为例,列举了未至而至、至而不至、至而不去、至而太过这四种与时令不符的反常气候,认为四时节气的变化要保持一定的常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四时节气太过或不及都会对机体产生相应的影响,导致疾病的产生。如唐代瞿昙悉达的《开元占经》尤为详细地记录了古代二十四节气异常时的常见病,“立春,当至不至,兵起,麦不行,疟病行;未当至而至多病燥疾。雨水,当至不至,旱,麦不熟,多病心痛;未当至而至,多病薨”等。

在不同的节气天时条件下,中医治疗也有宜忌,因为人体在四时节气的转化中也会相应地作出阴阳变化,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说:“用热远热,用温远温,用寒远寒,用凉远凉”。可见古人早已提出了四时节气用药远寒远热的戒律,指出了治疗用药必须按四时节气寒热而制定。张仲景曾在人参白虎汤中特别提及:“此方在夏至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便是因为白虎汤过于寒凉,如在立秋后服用,会使机体又受寒邪侵袭,产生“呕利而腹痛”的病症。四时二十四节气变化亦与人体病理变化关系极为密切,比如:天寒日阴,则人之气血运行不畅,易生痛证,需以温通为法。因此,善补阳者,按其时而温补阳气,或灸或药,都将有事半功倍之卓效。

对于药物的采摘,中医也非常注意节气的不同,皆因草药生于自然之中,与人一样“感天地之气以生”,但由于节气的不同,就会有温度、光照、水分条件的差异,同类中药质量在不同节气采摘效能也有所区别。 如东汉华佗治疗一黄痨病(肝炎)患者,以青蒿为主却无效,但于开春之时,用幼嫩新鲜的青蒿(茵陈)入药则有效,为此华佗还特别告诫:“三月茵陈能治病,四月青蒿当柴烧。”

5.  节气与香草

中草药可理解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香草,这些神奇的植物,结合天人合一的理解和独特的空间、时间的变化调整,维护着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健康。

中草药的影响也渗透到了诗词中,下面这几首借用中草药抒发情感的诗词,以仁心入墨,柔情入药,着实妙趣横生。

《满庭芳·静夜思》  宋 · 辛弃疾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相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掠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菊老伴花黄。

辛弃疾在新婚之后,便赴前线抗金杀敌,疆场夜静闲余,便挥笔给妻子写了这首《满庭芳·静夜思》。诗中巧妙运用了云母、珍珠、沉香、郁金等24味药名字面上的意义,情趣盎然。或许是辛弃疾男儿本色太强,羞于写出直接描述性的相思文字,便用这一药一物流淌出他难以启齿的儿女情长。

唯美的药名沉淀在诗词歌赋中,治愈了千古顽疾相思病。诗词话百草,文化喻古今。纵览历史,在文学与医学的交融中,我们看见的不仅是民间百姓以药寄情的含蓄婉转,还有文人墨客医文双栖的文采飞扬。

而当代诗人马传胜的这首《话离别》,更是将香草和节气相结合,八句话,十六个中药名,描述了一女子送别心上人时牵挂与难分难舍之情,在借香草抒情的同时,也让读者看到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体会到了香草背后那份浸润在一茶一饭中的相思以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痴情!

《话离别》当代· 马传胜

紫宛话别,合欢树前。

马宝吾友,生地困难。

春吃山药,百合做膳。

夏暑莲子,扁豆为餐。

秋凉胡桃,栗子上盘。

冬寒防风,生姜祛寒。

心莲寄语,送君车前。

两载当归,吾迎桂园。

香草不仅仅可以寄托相思,香草还可以和节气组合,调制出一份独具特色的诗词大餐,在中医看来,中草药从神农尝百草一直流传至今,其自身就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再和二十四节气下时光的流转变幻结合在一起,更是美不堪言!接下来就节选几个节气,详细论述中草药和节气的诗意。

(1) 惊蛰

中医认为:肝应春时。在春天,肝脏就好比一个值班经理。如果工作过于忙碌,透支身体,人就会生病;同时原本隐藏的疾病也会显现出来。身体的脏器之间相互联系,肝脏生病,势必也会引发其他脏器生病,所以,春天是肝病多发的季节。春天肝当令,惊蛰护肝正当时。

而肝气又对应情志,春天里百花开放,更是有助于肝气的抒发。惊蛰一候“桃始华”:“惊蛰之日桃始华,阳和发生,自此渐胜。” “桃花开蜀锦”,随着桃花的相继开放,“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如霞似锦中,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也是春天桃花盛开的写照。桃花不仅可以抒情志,更是一味中草药,桃花中的营养物质能扩张血管,疏通脉络,润泽肌肤,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皮肤营养和氧供给,还可增强皮肤的抗病能力,从而防治皮肤病、脂溢性皮炎、化脓性皮炎、坏血病等,对皮肤大有裨益,这也是“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中药医理表现。

惊蛰不仅仅是桃花,古人还总结出了惊蛰三候的花信:一候山茱萸,二候连翘,三候瑞香。风有信,如期而来;花不误,迎风盛开;岁岁如此,永不相负,时节就这样在花开花落中慢慢流转……

《山茱萸》唐 · 王维

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

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

惊蛰花信一候,茱萸峭直,据《时令如花》一书载“山茱萸,先叶有花,可剪插瓶,但嫌枝柯峭直乏雅趣耳。结实如桃叶珊瑚,供药用。邦人尝以胡秃子为山茱萸,又混山茱萸、吴茱萸为一。指胡秃子(湘西本地多称麦串子、牛奶子、羊奶子)为可佩以避瘟者,误之甚也。

《花》宋 · 任希夷

今年轻作东风客,秋紫愁红满故园。

邂逅妖娆成一笑,待归端有几枝存。

惊蛰花信二候,连翘妖娆,此花“有藤本、木本两种,并开四瓣黄花。藤本者柔枝妖娆,甚可观。木本者收子供药用。

《瑞香花》明 · 谢晋

紫锦香囊细簇攒,开时长得在春前。

丰姿只许江梅并,不让山樊与水仙。

惊蛰花信三候,麝繙香馕。瑞香又名睡香、蓬莱紫等。“百花之中,气尤烈者为瑞香。蕾之初绽,与麝之自剔香囊比,人因呼瑞香为麝囊。”

春意自惊蛰开始慢慢萌发,空闲时间里不妨约友一起踏春郊游。在桃花的灼灼其华中看见春天,在黄鹂的婉转鸣唱中听见春天,亦在春雨的烟飞漠漠中感受春天。

(2) 夏至

夏至是我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许多习俗都与中医药文化紧密相关。“夏至”即炎热的夏天来临。古诗有云“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说的是到了夏至时节,白昼渐渐拉长,此时翠绿的鲜竹尚且含粉,池塘里的荷花已经开始散发阵阵的清香了。夏至气候炎热,人们往往食欲不振,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川北旺苍县一带夏至节还有煮粥喝茶的习俗。人们常用荷叶煮粥,荷叶香气清芬,具有消暑利湿、健脾升阳、散瘀止血的功效,主治暑热烦渴、头痛眩晕、食少腹胀等症。

荷或许是夏至季节最应景的香草,文人墨客对于荷的吟咏和赞美已经为大家所熟知。比如说姜夔的念奴娇,就把夏日里在荷塘里游玩嬉戏的场景描述得细致而生动。

《念奴娇· 闹红一舸》宋· 姜夔

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清风徐来,绿云自动。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菇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而对于荷的产物-莲子的药用价值,诗词中也亦有体现:

《寄人》唐· 李群玉

寄语双莲子,须知用意深。莫嫌一点苦,便拟弃莲心

(3) 白露

从“夏至”到“白露”,变化最大的就是昼夜温差了,可以说“白露”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气温明显开始下降。而白露食龙眼,是福建福州地区的习俗之一,龙眼肉甘温滋补,入心脾两经,功善补益心脾,而且甜美可口,不滋腻,不壅气,实为补心健脾之佳品,更是秋季白露的好食品。

以龙眼作为主体的诗,也不在少数。

《龙眼二首》明· 屈大均

炎方龙眼实,端不让离支。

益智秋初熟,蠲愁晚更宜。

家家为焙日,处处结圆时。

绝似韩嫣出,金丸逐不迟。

七月孤圆熟,村村作果箱。

味能争黑叶,色更染黄姜。

逐利先三楚,乘秋出五羊。

年年珠子树,末富胜蚕桑。

《南乡·龙眼未闻有诗词者,戏为赋之》宋· 韩元吉

江路木犀天。梨枣吹风树树悬。只道荔枝无驿使,依然。赢得骊珠万颗传。

香露滴芳鲜。并蒂连枝照绮筵。惊走梧桐双睡鹊,应怜。腰底黄金作弹圆。

(4) 小寒

“小寒”节气是与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相比较而言,“寒”即寒冷的意思,表明已进入一年中的寒冷季节。古人认为,此时天气寒冷,但还未到达极点,“小寒已近手难舒,终日掩门深闭庐。”“乌鹊穿林塘水冻,雾凇涂粉柳条舒。”正是小寒时节天气寒冷的生动写照。小寒过后,即进入最为寒冷的“三九天”,此时在养生保健的饮食方面要以“温补”为主,尤其要重视“补肾防寒”,民谚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说明冬季进补的重要性。当归是中医处方中的最常用药物之一,古有“十药九归”之说。有人曾统计出中药处方中25种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当归列第八位。祖国医学认为,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要药。因而,它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经,又能活络。

当归有许药名诗,药名诗是以药名或其谐音入诗,一语双关,达到字与义的相得益彰。这种妙趣横生的文学体裁最早可以追溯到南朝之梁 ,繁荣兴盛于唐宋。好以药名入诗的北宋诗人陈亚曾道:“药名用于诗,无所不可,而斡运曲折,使各中理,在人之智思耳。”当归入诗之作,可谓信手可得。

如唐代张说《代书寄吉十一》诗:“口衔离别字,远寄当归草。”清代钱谦益《瑶台歌》:“相思难避如逃疟,一味文无是良药。”两句诗中“当归”与“文无”实为一物,同寓离人归来。唐代陆龟蒙作有《药名离合夏日即事三首》(《全唐诗》卷 630):“……葛巾筠席更相当。归来又好乘凉钓……”此为药名离合体,即“但以一物二字离于一句之首尾,而首尾相续为一物,如县名、药名离合是也”。“当”与“归”分别嵌于诗前后句的尾和首,药名运用不露痕迹,自然贴切。

“歌以咏志 诗以传情”,诗人常借药名诗叙事抒情。“当归”常被入诗,多因“古人相赠以芍药,相招以文无,文无一名当归,芍药一名将离故也。”其别名“文无”,典出《三国志·吴书·刘繇太史慈士燮传》“曹公闻太史慈名,遗书以箧封之,发看无所道,但贮当归”。古人性情多含蓄内敛,欲相招,望亲人归来而笔下难言,唯借当归,以药寄情,委婉道来。

宋代,随着“儒医”之称的兴起,宋词的繁盛,文医的交融达到一个新的高潮。在众多脍炙人口的药名诗中,“当归”仍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宋人陈亚不仅擅长写药名词,更工于药名词,作《生查子·闺情》:“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字字苦参商,故要槟郎读。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何事菊花时?犹未回乡曲。”

二十四节气中的生活智慧和诗意,远远不是以上论述能够概括的,古人的智慧博大精深,需要我们当代人用心去体会、传承和弘扬,希望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大家可以回归生活,回归诗意,让美好的诗意和现代生活结合在一起,酝酿出醉人的诗篇。

你可能感兴趣的:(节气中的生活智慧和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