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此急促,倏忽间,2019的背影已渐行渐远。我远远地看着他,心底默念,我还有很多话,没有来得及和他细说。
际遇
年初,极特殊的际遇,极难得的机会,认识了一批优秀的人们。
我恍惚记得,当我风尘仆仆,走进那个来自天南海北的群体时,和她们的光环一起闪耀的是我的眼眸,我惊喜地发现,原来人的生命可以如此妖娆,生活可以如此婀娜,每一个人都像极了诗歌或散文,或优雅,或铿锵……
朝夕相处的几个月,那些金子般熠熠生辉的日子,我们彼此感染,彼此唤醒,彼此都被深深折服……
犹记得集训第一天,导师说,现在你们要卸掉身上的种种标签,做一个只有自己的自我介绍。我说,我是一个慢热的觉醒者,我愿意改变,愿意成长,希望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第一个周末,交成长笔记时,我写了满满七篇文字,关于学习,课堂,生活,读书……师大的导师,在学习群里,把我的文章,一篇篇发出来,一篇篇点评,所有的同学,都诚恳地畅所欲言,说着自己的赞赏、建议和鼓励。
我们那个班,从那天开始,齐刷刷的开始了每天写成长笔记,没有人觉得这是作业,没有人对我的率先有半点异议,我头一次感受到优秀人们的共同点,就是永远向有光的地方靠拢,永远只说有意义的话,只做有意义的事。
和吴艳老师同住,每一个周末都被她安排的饱满而圆润,听讲座,听演讲,看话剧,学越剧,穿汉服,看电影,学化妆,做瑜伽,练游泳,聚餐,郊游,摄影……我惊奇她年近五十,还有如此蓬勃的状态,她羡慕我的年龄,天天笑言,要是她是我,肯定活得比现在还精彩。
读书,成了一日三餐般自然的存在,在大学校园里的每一天,我们和那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一样,在图书馆占座位,站着听名师的课堂,跑到各个社团蹭课,参加一个又一个社会活动。
我在三个月里,以一周三本书的速度,匀速奔跑,涉猎也逐渐宽泛,不再只待在原先的阅读舒适区,除了专业书籍,心理学,哲学,美学,史学都在自己的书单之列,每周末读小说,变成了给自己的奖赏。
老教授的谆谆教导,跟岗老师的细细嘱托,同学们的互相提醒,“同心组”的彼此监督……
在结业典礼上,我被评为“种子学员”。
生命中不期而遇的礼物,我把这别样的际遇,打包珍藏在生命里,郑重地写上了“无愧”。
行走
这一年,走过不少路。
2018年,一次报名,一次面试,我接到了到三门峡外高实验部工作的通知。
有人问我,到三门峡外高工作时的感受。说实话,我在外高工作的时间,感到最多的是焦虑和沉重,猝然加增的工作量,让我延续多年的步伐陡然加快,更多时候,我慌不择路,越想做好,但好像又被捆住手脚,不被鼓励的,甚至质疑的声音,来自领导,来自同行,甚至来自学生,让我的确很受干扰。
除了成绩,我没有感受到一个更开阔的境界,当然更多的是我自身的原因。
对我来说,虽然我从县城学校到市里名校,但我可以很自负地说,外高的我并没有发出我的能量,我甚至没有发挥出应该有的一半价值,在外高,我仅仅就是一个使劲追赶节奏的蹩脚的舞蹈者,对于各种模式,我变成了一个工匠,我没有办法还像往常一样去思考,去尝试。
外高于我来说,是名校,有大场面,大活动,大气度,我看向他的目光永远是仰望的。
但渺小平凡如我,更愿意记住这些,潘保东老师,让我重新定义了什么叫“敬业”,张雪萍老师的大度诚恳,温明明老师的极致负责,赛菲妹妹的书卷气,小辛的亲和,还有几个同仁的友谊……
到沿海城市几个月的学习经历,我站在远处比较豫西名校和江浙名校的差距,深感我们勤奋踏实有余,灵动尝试不足;我们对优秀老师的设定过于单一,每一人的思想,都好像被装在一只只看不见的套子里;我们对教师、对学生好像缺乏真正的激励和唤醒;我们的团队奉行整齐划一,对创新和思考却有着莫名的防范和拒绝。
这些认知很浅薄,但的确是我的真实感受。
2018年到2019年,我从县城学校,到三门峡外高,一直到沿海城市名校,一次次观念的冲击,一次次思维的刷新,一次次悄无声息的洗礼,一次次从内而外的思考……我的改变从哪里开始,我也说不清楚了。
走出去,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心收回,也看到了自身更大的不足。
因为现实原因,后半年,我重新回到韶州中学,但心底多了一份踏实和笃定。
出走,回归,生命画了一个小小的圆,圆心写着“视野”。
改变
所有的改变,都是量变到质变。
与工作,与生活,与自我……
我对班主任工作,对语文课,有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这两样,在我眼里不再是负累。我常常想起“练兵场”三个字,我深知,一个教师,没有了这两样工作的浸染,是无法在专业上有更长远的长进的。
工作着的每一天,看向课堂和班级事务,更多的从历练的角度,更多关注自身和学生的成长。
很投入,很忘我!
在班级开展“班级微信播报”,每天一个学生轮值,由第一轮的语音播报一分钟,到现在已经进行的第二轮视频播报。打通了教师,学生,家长的每一天,也开启了家校联系的新模式。学生在一次次播报中,观察思考,宣扬正能量,家长也在每一天的播报中,和学生共同感知,并驾齐驱。
在课堂上,更多地向名师学习,从开学到现在,买回了数十本名师著作,每天上课前,看教材教参,看名师课例,试着模仿,试着创新,试着发出自己的声音,密集的上了三节县级公开课。备课时很艰辛,上课时很畅快,也得到了很多领导和同事的鼓励。
平时的每一天,琐碎,忙碌,但我很从容,很充实。
踏踏实实地磨炼自己的专业,认真地发展一个独处的爱好。
我的世界,很简单,很纯粹。
开个人公众号“刘萍来了”,从开始的一周一更,到参加训练营,连更十五篇。从梳理个人经历,反思个人得失,到试着写社会热点,心灵鸡汤,教育叙事,亲子家教,生活瞬间……
在教室后边,给自己设置了一平方书房,把这学期要读的书都做了规划。上完课坐在教室后边,读书记录,我的一平方书房,有了一平方的沉静,更有了无限大的天地。
开学到现在四个月,细细总结,读了四本名人传记,四本专业书籍,四本喜欢的小说,四本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做了规划,一周一本,浏览或细读,摘录和笔记,不尽相同。
继续充“樊登读书”和“爱奇艺”会员,听书,看电影,成了最喜爱的休闲。
慢慢明白,有两种事尽量少干,一是用自己的嘴干扰别人的人生,二是靠别人的脑子思考自己的人生。
走在自己的心路上,感受花开的芬芳,风起的婀娜,下雨的清爽,天亮的曙光。
不再关心外界杂音,笃定地做正确的事,我的心反而更加沉着。对于断章取义,还有偏执狭隘,内心不再妥协,且深深地同情。
但深信:身在井隅,心向光明,永不会错。身在龃龉,心底自由,永不会错。
对生活,对家人,更加柔软,更加注重仪式感,越来越明白所谓孝顺,所谓恩爱,所谓教子,朝简单处来说,就是“好好说话”。
这一年,我的每一次蜕变,都写着“自我”。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2020年,我即将迈入不惑之年,愈来愈感到时间的残酷,它最让人沮丧,但又无可奈何。
但我不慌张,因为塞缪尔 厄尔曼说:无论年届古稀,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人人心中皆深植一片追求,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力量。你就青春永驻,风华长存。
我感到离彼岸的那个喜欢的自己,还是那么遥远。但我心存善意,目光炯炯,不再匆忙,不再急切,反而行的缓慢,时常俯身。
我的心很轻松,任由阳光盈满心间,然后闪亮。
2019,再见;2020,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