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不远游

图片源自网络

    我从小开始,似乎就没有体验过远离家乡的感觉――小学有校车接送,初中离家不过一刻钟的路程,高中离家也近,平时上学放学习惯了步行。在一个安逸舒适的环境里待久了,总会对相对来说不怎么舒适的环境产生憧憬,这大概是我们青春期的通病。所以我高中的时候还挺羡慕我们班那些住校的同学来着,总觉得她们占据了时间上的制高点,不仅可以早上比我们多睡半小时,晚自习结束之后也不用急匆匆赶回家完成没写完的作业(因为住校生还有专门的第三个晚自习),尤其是高三的时候,早上多睡半小时对我来说简直是天赐的礼物。后来,也许是老天听到了我的祈愿,把我安排到了一个离家千里之外的大学,我才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做住校生。

    刚来大学的时候怀着一股莫名的兴奋,总觉得自己终于摆脱了父母庇护下的阴影,从头到脚都散发着全新的气息。父母将我安顿好之后就回家去了,剩下我一个人享受大学自由自在的生活,我很快适应了住校的生活,并没有像网上描述的那样想家所以彻夜难眠,或许是有新的人际关系和寝室关系等着我去处理,也或许是新的城市有着太多我对于未来的幻想等着我去开封,来到大学之后的第一个学期,我过的轻松而惬意,有种如鱼得水的畅快感。

图片源自网剧《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慢慢有了离家千里之外的距离感。或许是父母讲着家里的一些物价需要换新,以往我都会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现在却因为离家太远无能为力的时候;或许是妈妈跟我絮叨家里的那些家长里短,以往我都可以附和两句,现在却因为长时间没有更新数据库而自动陷入死机状态;或许是家里老人身体抱恙,我在离家千里之外的大学焦虑,却因为距离无法照顾和看望的时候……生活就像是一个光鲜亮丽的穿衣镜,看到了正面五彩缤纷的生活,却看不到背面背负着什么样子的压力。那些我过去羡慕的、期盼过的生活,当赤裸裸展现在我眼前,而我被毫不犹豫地推进之后,才知道是用什么样子的代价换来的。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成为了一年回两次家的过客?我记得之前网上有个调侃异地求学大学生回家的句子:“每年回家一两次,每次都有新发现。”初读并不觉得有什么切入点,后来当我某一次坐着长长的火车回家的时候,妈妈告诉我家所在的城市哪哪又整修了一番的时候,这句话却莫名蹦入了我的脑袋,一下子切中了我的心声。那种感觉,就像是长久以来绷着的弦突然断裂,排山倒海般的情绪汹涌而来,我一下子陷入了情绪的低谷当中。来到新的城市新的环境没有任何不适感的我,突然一下子被远离家乡的“不适感”标示了出来,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

图片源自网剧《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

    因为要准备考研,所以几乎天天泡在图书馆里。周五的一天,接水的途中发现前面走着两个高中生妹子,穿着夏季短袖校服,每人拎着一杯奶茶,没有丝毫犹豫地进了我所在的自习室。正巧,我旁边的位子是空的,于是一个妹子就坐了下来,翻开了书包。我本以为学习了一天是会想着休息一下,没想到妹子老老实实掏出了两个巨大的作业本以及若干,摆出一副要认真写作业的架势,让我有点羡慕。于是我不由地开始思考我高中的周末都是怎么度过的,别说一次没去过市图书馆了,我好像每周五放学之后都是摇摇晃晃漫步在回家的路上,一心期盼着晚饭,哪里还会有找个氛围浓厚的图书馆学习一会儿的心思。不过每次回家的路都是我大脑放空的时间,每每就是这种时候最为幸福。那个时候总是觉得拘束在条条框框之下,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无聊至极,等到真正离开,走向更大的舞台之后,才会发现自己的心态多么浅薄。天天能见到父母的时间能有多少?不过就是上学的那段时间,而这时候的我偏偏一心想着挣脱故乡带给我的枷锁,却从没意识到风筝飞得再远,线始终在父母手中。

图片源自网剧《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

    也许这就是“父母在,不远游”的寓意。长期拘束在父母庇护之下,总是会忽略父母替我们顶下的来自外界的压力。等到真正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才会恍然若失父母给予我们沉重的爱。直到今天我才真正读懂父母对于我们的意义――爱怎么会没有拘束?所以我现在每次寒假回家过年,都会跟着父母去早上逛超市,或者每次出门购物的时候抢着拎起巨大的购物袋――这些以前我忽略了的细节,真正自己体验的时候才知道以前每次父母都是怎样为我们的生活费劲心力,以前的自己有多么不懂事。

    也许是年龄缓慢增长的原因,现在的我越来越注重细节,也慢慢体会到了父母替我承受的生活压力――每次从超市回来发现自己的手被沉重的购物袋勒出红印的时候,每次看到父母下班回来疲惫不堪但却仍然习惯性忙碌为我们准备晚餐的时候,每次听到父母和家里的长辈聊天,轻描淡写带过自己工作中的艰辛的时候,每次看到父母在闲暇时间放弃补觉选择带着我去看望家里的长辈的时候......我都能深切地感觉到父母所背负的生活的压力。以前在父母身边读书的时候,每天只会在乎成绩和体重(体重这个......高三的时候尤其重视),往往忽略了父母那一句“认真读书”背后的真意,如今离家在外,距离与心智成反比例增长,反而让我开始注意到了很多以前忽略的事实。

图片源自网剧《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

    诚然,父母是爱我们的,可是没有一份爱理应是无偿的。情感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可以衡量的东西,但是在父母无条件付出的时候,作为子女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尽自己的所能去回报呢?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付出就有回报,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悖论——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报导,在谴责子女的不肖呢?百分之百的回报太绝对,我们不妨从百分之五十开始,一点一滴,养成习惯。

    多给父母和家人一点关爱吧,她们才是这个冷漠的世界上最温暖最爱护你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母在,不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