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待机 持续充电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一个史无前例的寒假,一次足不出户的假期。对于过去的三个月,总的说来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两耳也闻窗外事,平时读读闲杂书。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生活变得更加从容淡定。除去线上教学所用去的时间,更多闲暇留给了自己。灾难使人深沉。也许正是因为灾难,让我开始沉下心来去关注生活、丰富灵魂、沉淀自己。此刻,我用文字记录下三个月来的日常点滴,适当回顾,以期清零,重新出发。

在战“疫”中成长

                论文8篇+随笔8篇

      这个假期,我认为自己最大的进步就是重新提起了笔,开始写专业论文,开始写随笔,而且写着写着就一发不可收拾,最多的时候达到了一个礼拜写完一篇论文和一篇随笔。

    关于论文。敢于大胆写论文,是从我的论文《不同的切入点,同样的精彩》获得省级一等奖开始的。这篇来自课堂与学生思想碰撞而成论文的获奖,给了我论文撰写极大的自信,也坚定了我每年要写几篇论文的想法。我平时有用笔记本抄抄写写的习惯,平常上课或者做题有什么精彩之处,我常常会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这一习惯我是学习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相传他常常骑着驴子带着一个小书童背着古旧破烂的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写下来就投入囊中。以前由于工作繁忙等缘故,无暇沉下心来构思和写作。这次疫情,给了我这样一个安静思考的机会,让我重新打开笔记本,查阅相关资料,阅读相关杂志论文,然后再结合自己的心得进行论述,零零总总,写了8篇,也积累了一些写专业论文的经验。现在于我而言,写论文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了。前些天教研组会上听频校讲省教研员黄仁寿先生年轻时坚持每个月在湖北通讯杂志刊登一篇专业论文,很是佩服,更为激励,也私下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每月至少写一篇专业论文,然后多投杂志,以期发表。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要督促自己勤思考,勤专研,勤动笔。           

    关于随笔。我在《且读且悟 且耕且行》一文中已经专门对于写随笔的行为做了深刻说明。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我一贯坚持的原则,已经决定的事情,纵千难亦要坚持。现在写随笔已经成为了我感悟生活的一种方式。闲来可读书,无事便作文,这也越来越成为我的一种生活习惯。                 

论文➕随笔

          阅读10本书,听评书20余本

    关于阅读。以前总是碎片化阅读,今天读一点明天读一点,少有连贯,感觉很久没有享受过完整阅读的乐趣了。读小说,还是要一气呵成,就像夏天口干舌燥时一顿冰水下肚一般,酣畅淋漓。疫情这段时间,我读了老舍的《四世同堂》,并重温了王跃文先生的《国画》《梅次故事》《苍黄》《朝夕之间》《大清相国》《亡魂鸟》《无雪之冬》。读这些小说通常一读就是三四个小时,一般一本来2—3天便读完了,然后接着就是下一本,经常晚上读到凌晨一两点,不忍放下,这种状态也就是读大学时方才有的。小说的魅力在于你一下子可以进入别人的时空,在角色里体验着人情冷暖,世事温凉。每当阅读完后,迟迟不忍结束,久久还在回味。意犹未尽,用来形容这样的感觉最恰如其分。除了阅读这些书籍外,还阅读了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化课》,全书700多页,讲述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史,再次领略了中华的文化之美,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热爱。还读了《傲慢与偏见》、《百年孤独》,这些别人以前介绍的名著,终于在这个超长待机的寒假有幸一睹。当然为了写论文,还零零散散读了一些数学教育杂志,这是功用之学,收获也很大。

    关于听书。大学以来一直有听书的习惯,比如在喜马拉雅听软件上听《百家讲坛》《罗辑思维》,后来平台设置收费功能,更新的内容少了,便开始少有听了。这个假期,花了388买了《樊登读书会》的会员,里面包含了人文、心灵、生活、职场等栏目,都是樊登读书后录制的一期期读书心得,樊登讲的很好,接地气,深受启发。一般我都是在运动时听书,以前不允许出门时我是在跑步机上运动的时候听,正好运动一个小时听完一本评书。现在我的运动项目改为散步了,目标是日行2万步,大约2小时,可以听完两本评书。边运动减肥,边听书学习,我很想喜欢这种运动兼学习方式,很充实。 我从不去想读这些书有什么用,我想在需要用的时候它会突然间蹦出来,这就是阅读的态度。《道德经》上讲,无用之用,实为大用。走过一些人生路,真有这样的体会。少去想我能得到什么,多去想我该如何坚持好一件事情。不问收获,但问耕耘;耕耘足够,自有收获。

阅读➕听书

                  坚持练字360小时 

      关于练字。每天的朋友圈至少有一副书法作品,这是我这个假期的日常。从心理层面上讲,发作品的目的不是为了博得关注,因为会赞的就会赞,不会评论始终不会评论,而且自己已经过了博求关注的年龄。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逼自己养成每天练字认真的态度,保证每天的作品不能潦草,毕竟朋友圈还是有不少专业人士。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记录生活,记录坚持,以后在教育孩子上也有自身引领的素材。现在的教育现状是很多家长和老师责怪孩子不自律,但反观自省——自己又自律了吗?很难相信一个不自律的上一辈能教育出自律的下一代。我们总在要求孩子,却不从要求自己,这其实就是最常见的“双标”。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疫情这段时间,我平均每天习字4个小时左右,最长的时间达到过一天9个小时,已经完全沉静在书法的世界里。从赵孟頫到王羲之,从苏轼到颜真卿,从米芾到褚遂良,都偶有涉猎,对各大行书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临帖上下了大功夫,明显感觉自己临帖的能力大有长进。大致估计一天练字在500—1000字,折中算下来有五六万字,一天平均4小时,三个月算下来大致是360个小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相信10万小时理论,每一次微量的积累,都离心中的目标近了一步。人生时间短暂,最需的是找到自己的特长,然后做正向积累。如果能产生持续的正向积累,我们就会对生活保持积极乐观。哪怕每天只前进了一点点,五年十年之后也会有相当可观的改变。

部分作品

                      录制视频30个 

      关于录制视频。从线上教学迄今为止,三个月的时间,我总共录制作业答疑视频30个左右,分享给我的学生和同年级的学生。为了保证录制的声音效果,我还特意花了将近1000元买了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录制视频想法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及时对线上学习的作业给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同时也借机锻炼自己讲题的能力。刚开始录制视频时总是出错,总是要一遍遍推倒重来,后来越来越熟悉,大部分情况下能够一遍过,这种成就感给人的冲击是很大的。后来接受湘潭电视台采访,我也重点谈了录制视频的感受,因为时间的缘故,这段被掐了,未能播出。疫情结束后,我仍然会利用这套设备录制视频,录制一些思维含量大的题目和中考压轴题,以提高自己的教研水平和讲题能力。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吧,每周录制一个质量较高的视频。多尝试不同的玩法,多学习新的技能。

视频目录

                      成功减重10斤

      关于减重。减肥是一个热门话题,很多人在不断通过运动或节食努力完成,我也是其中一员。过程是痛苦的,但结果是美好。我曾有感悟发于朋友圈:“人生最大的幸运大抵是每一份努力上天总是给予你正向的回馈,让你从中获得成就感,并坚持下去。如此良性循环,最后积蓄出难以估量的力量。”我很幸运,想做的事情坚持去做,都会有理想的结果。体重从年前的131斤到现在保持的121斤,减重10斤。在减重过程中,通过阅读科学类的运动书籍,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现在,我带上了小米手环,实时通过观察数据来衡量自己的健康,我给自己的设定了每日20000步,没有达到时我会努力去达到。我自己规定无特殊情况下11点20前睡觉,通过小米手环监测自己的睡眠质量。早睡早起,多运动。早餐吃好,中餐吃饱,晚餐吃少,每天睡觉前泡一个热水脚,这是我每天在做的事情,有些养老的感觉,但是坚持做下来,内心很愉悦。自从设定了20000步,每一次走路都变得很愉悦,因为它仿佛是在完成一个自我的使命。少了焦躁,多了适应和接受。成功减重后,仿佛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新的认识,这是超于减重本身的意义。

体重变化

      三个月的生活像是一场梦,足不出户,陪伴家人,这样的时光以后很难再有。当这段日子飘然而逝的时候,竟让人有些怀念。我知道我怀念的不是没有工作压力的生活,而是怀念这段自我充实的时光。我也知道,假期的结束,只是意味着换了一个战场,而我仍旧还会在成长的路上。而且我坚信,有了这三个月的超长待机持续充电,我将更加有自信去迎接人生未来的挑战。

充实时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超长待机 持续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