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教孩子,可以事半功倍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近日来,重新拿出了《论语》这本书,品读经典,发现越品越耐人寻味。“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的至理名言,值得再三学习。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一共二十篇,每一篇字数不多,短小精悍,但是意味深长。每一次读《论语》,所得到的感受都不一样,或者这就是经典文学的魅力吧。作为一名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是本职,可是一直疑惑着:自己究竟该怎么做,才能成为孔子那样的老师呢?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一观念对于我们这个时代而言,未免太迂,太酸。可是,作为老师,怎样做教育才可以对学生的一生发展深远的影响,这是值得思考和推敲的。带着这个萦绕于怀的疑问,寻寻觅觅,不知何去何从,甚至是随波逐流,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如今,重温《论语》,才发现,其实,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对于教育,已经给出了答案。读了整本《论语》,可以把孔子的教育思想归纳为四个方面:品行、言辞、政事和才学。而这四个层面中,孔子认为,品德是第一位的,做教育就是要从教一个人的品行开始。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认为品行是一个人是否成才的重要标准。一个人如果没有基本的品行,就算成功立业了,做的官职再大,那也是不成功的,甚至可耻的。相反,如果一个人是兼备仁义礼智信的谦谦君子,即使他的社会地位不高,或者很普通,那也是人上人,受人敬重,不枉此生。因此,孔子对于他的弟子们,往往实施“听其言而观其行”的教育方法,提醒弟子们修德养性,这是做人的第一步。

举一反三,由此及彼,我们虽然是现代人,但是教育理念其实是一样的。我们今天的大社会,更需要品行这一基石。

常言说:“浇花浇根花才旺,教人教心人才正。”心正即人正。因此,在教育生涯中,对学生的品行引导、熏陶和教育,一刻也不能放松。品行端正了,出言吐语也会变得文明起来,污言秽语的辱骂之声会渐渐消失,言论自然正派了。有了端正的品行,有了合乎时宜的言论,一个人就可以做一些政事,这政事可以是家务劳动,也可以是工作,毕竟语言是为沟通交流而生。而为了更好地完成政事,需要学习一些文化知识,做事可独自自主,游刃有余,不至于事事依赖他人。

由此可见,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品行、言论、政事、才学的排列顺序是很有道理的。

可是,反省我们自己的日常教育,似乎有很多地方是不对的。

比如,对于一个孩子,虽然品行第一位的意识在脑子中很清楚,但是平时总会有意无意地去过多地关注一个孩子的成绩,要是学习成绩好,会自然地认为他很完美,其他方面也都很优秀。但是实际中,成绩优秀的有些孩子,他也会干一些坏事。相反,一个孩子成绩要是不理想,他得到的他人的表扬会少很多,从而也会失去很多成长锻炼的机会!

所以在孩子成长中,我们看关注方方面面,不可只着眼于学习成绩。

一对比,我们会发现,虽然理论是按照品行、言论、政事、才学来排序的,但是实际上,我们在教育中会有意无意地变成把本排列在第四位的才学荣升为第一位了。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会无形中觉得一个学生成绩好,其他的就算不好,也可以包容,不算问题;可是一个学生要是成绩不好,其他的也不优秀,那会有一种道德绑架式的教育,觉得学习不优秀,其他方面必须优秀,或者有拿得出手的支点,不然就是大问题。

读了《论语》,可以清楚地明白:不管才学如何,只要品行不正,都是大问题。

我们的教育需要把孔子的教育思想应用起来,把品行放在教育的第一位。不然,我们教育好比一块噎在喉咙口的苹果,吞不下,吐不出,虽然不唯成绩论,可是对于一个孩子的品行、言论等要在教育中提升一个层次,真真切切地落到实处,那才会收到我们心心念念所期盼的教育效果。从而让家长、让老师不再那么累,从品行着手,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主动的能动作用,那会事半功倍。

《论语》,百读不厌。书中的精髓,不胜枚举。虽然只有短小的二十篇,却记录了孔子伟大的深远的教育思想、文化思想,值得我们后辈传承和学习。或许有人会说:“孔子弟子三千人,贤者70余人。这个概率太小,他的思想经验不见得宝贵。”但我只想说,有理的、有意义的、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都是宝贵的财富和经验。我们要物尽其用,多学习书中的金玉良言,为自己为社会为时代创造更美好和谐、有蓬勃生命力的教育,自己也将受益终身。

《论语》就是这样一部值得我们一遍一遍精读的书。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书籍,可以教会我们知识与文化,同时也是一面发人深思的明镜,指引着我们根据书中的内容对照思考,举一反三,查漏补缺,取长补短,督促自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样教孩子,可以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