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曾国藩》读后感

近20天,终于断断续续将《曾国藩》一书看完,一共三本,基本将这位男主最辉煌的人生阶段分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曾国藩在回乡为母守孝期间,接旨对抗太平天国运动,直到父亲身死再次回乡;第二部分是曾国藩为父守孝期间,正是他仕途的低谷,也是他人生境界的转折点,接下来再次上任,直到太平天国结束;第三部分,则是太平天国之后,直到他入土期间的事。

整体来说,很有故事性,而且很多地方看着让人不禁笑出声。可能这就是文字和曾国藩的魅力所在,也是作者功力的体现。至于收获,肯定有,主要说有以下几点,当然,只是对我而言。

[if !supportLists]第一,[endif]自律。曾国藩对自己跌要求很高,而且对身边的人要求也很高,尤其是家人、属下、同僚,正因如此,在他年老之后觉得自己对很多人太苛刻,以至于失去了人情味。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成就,正如他自己所说——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if !supportLists]第二,[endif]自省好学。曾国藩在对抗太平天国初期,一直不顺利,甚至遭到同僚弹劾、皇上质疑,在他为父守孝期间,受友人指点,静心重读经典《道德经》、《南华经》,终于在人生境界达到了新的高度。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柔弱胜刚强”,示弱并不是真的弱,而是一种变强的方法和途径,比如一个人阿谀奉承另一个人,很多人会看不起这样的人,但是在曾国藩看来,只要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能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就不是一种弱。

到了这个境界的曾国藩,重归官场后,让很多人大吃一惊,因为大家所熟知的曾国藩不见了,一个老练、圆滑、有城府的曾国藩出现了,这也为后来他能拥有很多拥护者打下了基础。

[if !supportLists]第三,[endif]忠诚。虽然曾国藩有了近20万的强兵,但是不敢有丝毫揭竿而起,取而代之的想法,哪怕家人、属下鼓励,也断然拒绝。他一心为国为民,直到身死。他一手提拔的赵烈文说过,大清气数已尽,五十年后便会打乱。果然,曾国藩离世34年后,大清灭亡。

在旁人看来,曾国藩如果起兵打下江山,哪怕不推翻满人,竭力用户大清,也不会因为羸弱的咸丰和无能的慈禧,加快大清的灭亡。曾国藩在晚年将死之时,友人说起这事,曾国藩也后悔为什么没有早些听到这些话,可是回想起来自己这一生,所有成就都是大清统治者给的,即使自己揭竿而起,也会给这个国家和人民带来更多的灾难,于是也就放下了这件事。

整本书有很多能人异士,比如左宗棠、李鸿章,也有很多名字也记不住的人,但是他们在曾国藩的一生之中都有着很大的作用,有兴趣可以看一下这套书。都说王阳明的成功不可复制,因为这人属于天才型的,但是曾国藩可以学,因为他是一个普通人,完全是凭借个人的努力,成为一个流传百余年依然被世人所传颂。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更|《曾国藩》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