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教学反思中如何深度扩展?

高温天气,哪里也不想去,就窝在家里继续读《改变,从写作开始》。

沉下心,一连读了好多章。读到《教学反思中的深度扩展》,阅读速度慢下来了,情不自禁地开始写阅读笔记,因为这正是我工作需要的。

作者说,独特的反思视角和严谨的思维路径,为高质量的教学反思提供了足够丰富的学理支撑。除此之外,教育写作者还必须养成穷追不舍的思维意识,在精选的视角和固有的路径中,既能发现他人能够发现的风景,又能感悟他人不能感悟的意义,收获他人无法收获的感触。

作者给出了四条中肯的建议,我觉得挺好的:

一、立足知识反思教学内容

回望一节课的得失时,最先关注的应该是知识。准确地说,是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学内容取舍的合理性。

二、立足能力反思教学活动

教学反思需聚焦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预设与实行。活动是让静态的知识向动态的能力转换的关键,它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调动起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各类学习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达成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反思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依次从下述五个层面进行审视,引导教学反思一步步走向思维的深处:

1.本课时教学是否预设了必要的活动。如果未预设,原因是什么?如果预设了,则该预设是否得到了有效落实?活动实效与预想效果有何差异?
2.预设的活动,与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是否紧密相关?活动是否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为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服务?
3.课堂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临时生成的精彩活动?如果有,这样的精彩是否可以转化为以后教学中的必然性预设?
4.无论是预设的活动,还是临时生成的活动,其成功之处有哪些,需改进之处又有哪些?
5.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活动,哪些指向知识的积累,哪些指向能力的培养,哪些指向综合素养的积淀?哪些指向当下的学习需要,哪些指向未来的发展需要?在活动的时间安排、方向掌控、技能点拨等方面,还有哪些需要特别关注的内容?

三、立足成长反思教学行为

对教学行为的反思所体现的,便是对“为什么教”的深度追问。教学反思者需转换思维方式,从相对宏观的视角审视一节课背后隐藏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情怀。

具体来说,就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基于“课程目标”的要求。

教学活动的安排,基于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

尊重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的学习需求,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有效关注了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质态,在承认能力差异的前提下,想方设法让学力稍弱者收获了成功的愉悦。

在固定的教学内容之外,注意课堂与社会的有效关联,把应该知晓的社会问题引入教学过程中,并引导学生学会理性地观察社会,感悟人生。

四、立足生命反思学习质态

真正的教学反思者,必须懂得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观察课堂,必须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出发,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渴望什么样的课堂活动,追求什么样的成长方式,才能在反思中不断修正“教师中心”  “知识中心”  “能力中心”的认知偏差,将教育教学引入“学生中心”“生命中心”的正确方向。

一定会有人说,这样的思维能力与写作能力,可不是朝夕之功,读了也是白读,笔记写一箩筐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这个道理我怎会不明白?但我相信,只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依照这样的道理勤于训练,或许写出来的每一篇教学反思都会朝向深度拓展迈进一大步。诸位,等我在工作和学习中实践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教学反思中如何深度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