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忆浓

      不管你愿不愿意,年还是随着时间的溜走慢慢来到。一年又一年,还是那个时间,还是那样的习俗。年年都在重复昨日的故事。可是,不知从何时开始,心境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小时候,最期盼的是过年。过年,是一年中,所有小朋友都盼望的日子,也是最幸福的日子。那时我们还小不知道怎么看日历,只记得考完试,领完学生手册,就放寒假了,放完寒假不久就是过年了。快到十二月中旬的时候我就开始掰着手指算算还有多久考试,多久过年。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算一遍,这成了我每日必要的功课,开心还有一种恨不得时间快的点过的渴望。终于,时间在我掰着手指中流走。年,近了。领完成绩单后,心里塞着满满的开心。我们这里是两日一个圩,妈妈要带我们兄妹四人去镇上每人置办一套新衣服。可把我们高兴坏了,一大早就自己起床,穿好衣服,洗漱完毕,也不用妈妈三番两次的催。头天夜里就失眠了,想着新衣服,想着米粉,想着麦芽糖,想的都流口水。那米粉可香了,有一次妈妈带我去赶圩吃了一回,圩上就只有一家米粉店,店里基本上都是大人带着,最多的是老人带着外甥和孙子。想起村里的老人家常常这样哄小孩,你要乖咯,明天奶奶(爷爷)带你去吃米粉。于是,赶圩吃米粉,成了乡下小孩最奢侈的愿望,也成了他们最受宠的标志。老人们常常逗村里的孩子,你奶奶带你去吃米粉了。小孩一听就回家缠着爷爷奶奶带他去。可是又不是圩日子,哪有车,走路还带个孩子,老人们是吃不消的,小孩子太调皮了。一溜烟,像个泥鳅一样,在你的眼皮底下不见了。不答应,闹,哭,在地上打滚,那哭声从村头传到村尾。最后,哭累了,慢慢趴着睡着了,奶奶伸手轻轻地把孙子抱起,生怕把这个祖宗吵醒,一边抱,一边嘴里还叨念着,“下次带你去吃,乖孙。”那浓浓的心痛与爱,从那双布满浑浊的眼睛里溢出。那米粉可真香,还没走进店里,就先闻到了,那香味至今想起来仿佛还留在嘴边。二两米粉用一个大大的唐瓷碗装着,滴上两滴香油,放上几粒花生米,放点葱花,就这样干拌起来,没有一点肉末星子,素的便宜,才八角钱,可就是这样也香的嘴巴都要掉下来了,吃完一碗不够,越吃越饿,好像把肚子的馋虫都勾出来了。无奈,当时我最大的一个愿望就是快点长大赚好多钱,然后豪气的对老板说:“来八两荤的米粉”,也让周围的小朋友艳羡一下。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自己那时的愿望居然那么幼稚,可是却纯朴的可爱。当我走出校园,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工资后,我仍然没有忘记儿时那个简单的心愿-----吃上那家八两的带荤的米粉。遗憾的是回家后听妈妈说,老圩已经搬走了,搬到下面去了,那家的米粉自然也不存在了。我心里一丝惆怅,我不甘心,仍然追问妈妈,“那他们搬到新圩去了吗?”妈妈说:“也不知道,现在新圩很大,米粉店也开了很多家,好像没看到那个老板了。”失落之情油然而生,也许我再也吃不上那家的米粉,再也不能达成小时候的心愿了,再也没有香的要掉嘴的感觉了。是的,现在米粉店越来越多,装修的五花八门,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吃米粉对我来说再也不是一种奢侈,可是那种味道也许真的只能在梦里才会出现。也许不是米粉不好吃,而是童年时那份简单的快乐让人回味。  村上离庙头镇上有七八里路,一到赶圩的日子,就有那种拖拉机拉客,只要走到马路边去等就好了,五角一个人。拉客的都是本地人,坐车的也都是本大队的,大家都相识。一上车大人那一辈的都是认识的,小孩跟在大人身边自然也都认识了,或者看见小孩的外貌也能猜测出是谁家的孩子,我就有这样的经历,当时妈妈不在我身边,一个和我妈妈年纪差不多的阿姨,就问我:“你是某某家的孩子吧?”我腼腆的,用蚊子一样的声音回答她“是!”阿姨还是听到了,“难怪那么像,简直和你爸爸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她这样说,当时很多人都在车上,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我,我感觉脸和耳根都在发烫,好烫,好烫。果然是基因强大。大家打招呼不叫学名,都叫小名:老六,六一,棒狗之类的名字。过去老一辈认为名字越贱,越容易养。听到这些名字我都想笑,但不敢笑出来,憋着,捂着肚子,绷着,最后把肚子都憋坏了。下车后我和妈妈说起这事,一边说一边笑,还被妈妈说了一顿。她是不理解我当时的心情,在她看来大家都是这么叫的,已经习惯了,不觉得好笑。大人是永远不理解小孩的脑袋里在想什么,小孩的世界大人也无法理解。那又怎样呢?眼前的热闹才是我们向往的。圩上好热闹,到处透着年的味道,年货都摆出街了。糖果,甘蔗,橘子,柚子,年画,对联,真是琳琅满目,看花了眼。快过年了,大家都置办年货,人特别多,脚顶着脚,肩挨着肩,人挤人,只能和蚂蚁一般慢慢挪,我们四个人都跟紧了爸爸妈妈,生怕走丢。终于,跨过了人山人海,来到了卖衣服的地方。这里分成了几排,每一排有六个摊位,衣服一排排的挂着。可以让人一眼就看的清楚,好多漂亮的衣服,红的,蓝的,黄的,各种颜色的都有。我们一家六口人,走到这里,非常吸引人的眼球。所到之处,都看他们在对我们吆喝。“小姑娘很漂亮,我们这里的衣服有很多花色,适合你家孩子穿。”“男孩子的也有的,你家孩子的衣服我们店里都齐全,到我家店里买啊。”“这里衣服质量很好的,来看看,进来看看不要紧的。”妈妈都礼貌性的回绝。一直牵着我们往前走,我的眼睛一直盯着那些漂亮的衣服看,姐姐也不另外。有一件玫瑰红的衣服,后面有个帽子,我特别喜欢,可是妈妈还没停留脚步,不知道要去哪里?难道不买衣服了吗??我心想着。最后在衣服行里最后的摊位停了下来,妈妈跟那个人打招呼,原来是认识的人,说着我们本地的土方言,妈妈和那个姐姐聊了一下,就帮我们挑衣服了。姐姐挑了一件红色有卡通图案的衣服,我买了一件玫红色的,没有图案,,很奇怪,那是所有小朋友都喜欢有卡通的图案,可是我却喜欢素色。妈妈非常尊重我的选择。两个弟弟也买了他们自己喜欢的衣服,男孩子就是喜欢一些黑猫警长的图案。因为是熟人,价格也很优惠,不一会儿我们就买好了。妈妈说:还要去买瓜子、甘蔗、糖果、碳火等等。人太多了,让我们在街尾等他们。她和爸爸一起把年货买齐,我们当然不开心了。好不容易来一趟,可以去看看那些吃的,看看也可以的,不买。最后在我们的央求下,爸爸妈妈,每人带两个,手拉着手,又挤进了茫茫人海中。来到卖吃的这条街上,放眼望去什么吃的都有,见过的没见过的,反正就是好吃。麦芽糖、爆米花、米花筒、油炸饼、芋头片…我们的两眼都在冒光,  吃比起穿更有诱惑力。各种香味弥散在空气中,一不小心也钻进了我们的鼻孔里,整个人都被香气包围着。恨不得长两个鼻子,两双眼睛,不够闻,不够看。爸爸一向痛爱我们,问我们想吃什么,我们也是懂事的,在家里从来没有吵着,闹着要吃什么。爸爸就给我们每人买了一个大肉包,那肉包也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一咬开,肉汁就流出来,我们赶紧用嘴巴接住,不浪费一点,要是掉到地上多可惜啊!在我的记忆中,麦芽糖也是让人难以忘怀的。麦芽糖是一大块乳白色的糖,很甜,卖糖的人用箩筐挑起来,糖就放在簸箕上摆着,有大块的,也有切好的,奇怪的是别人卖东西,都有称,他没有,不是论斤卖,而是一块一块的卖,两角一块。师傅随身携带的只有一把细长的刀,是用来切糖块。每逢有机会去赶圩除了吃米粉之外,还有吃麦芽糖,便宜,解馋,一块能吃上很久,物美价廉。大人们也喜欢买这个给小孩吃,耐吃。糖块很硬,不能一口就把它嚼碎吞到肚子里,嚼不动。吃的时候要一点点的吃,从嘴巴里可以扯出一条条细细的白线丝,就像春蚕吐丝一般,如果吃的多了,会粘住上下排的牙齿,连嘴都张不开,只能乖乖等糖慢慢化掉,甜甜的味道也随之渗入到你的喉咙里,把你的味蕾打开。    爸爸给我们买个四块麦芽糖,让我们在人少的地方慢慢舔,地上也放着着买好的年货,他让我们看年货,和妈妈去买些小物件。有糖吃着,也不无聊,边吃,边看来往的人,不知不觉爸爸妈妈回来了,又买了一大麻袋的东西,妈妈和我们说着买了什么,花了多少钱,我们听着听着觉得自己就不该要吃肉包子和麦芽糖,最后爸爸说要去吃米粉,吃完就可以回家了,我们都懂事的说吃饱了,吃不下了。今天爸爸妈妈都没有买东西给自己吃。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即使父母身上只要有一分钱,都会留给自己的孩子,即使饿着自己的肚子,都不会让孩子挨饿,无论多难。父爱如山,母爱如海,这就是最伟大的爱,亘古不变。圩赶完了,要买的东西都买齐了。妈妈开始给家里来个大扫除,戴上草帽,口罩,扎起一个大扫把,将一年的不顺统统扫掉,来年顺顺利利。接下来拆被子,洗被子,后村的小河在每年的这个时候也是最热闹的,大物件都在这里洗,河水也不冻手,暖和的很,家里长家里短的,妇女们话匣子都在这里唠开了。每年的这个时候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挂满了床单被套,花花碌碌,在冬日里的阳光下,熠熠生辉,给宁静的乡村增添了一丝色彩,还有年的味道。妈妈开始做豆腐了,头天晚上就把黄豆泡好,第二天天不亮就起床到隔壁村去打豆子,去的时候是两个桶装了些黄豆,回来时就是两桶满满的白色的豆浆,上面冒着一层层的泡泡。吃过早饭,妈妈就把做豆腐的家什拿出来,洗净备用。在堂屋的横梁上挂根绳子,绳子下面绑一个十字架,把纱布绑在四个角上,中间留个空空的,把打好得的豆浆倒到布里面,底下放着一个大锅,锅下放着有一个烤火的架子撑着,这样锅就固定了,不会跑。然后我就在哪里左右摇,把浆水摇下来,剩下的是豆腐渣,其实就是过滤。豆腐渣一般都喂猪 ,其实也可以做菜,吵着吃也是一道美味佳肴。把过滤好的豆浆拿到灶上去烧,烧火的自然是我,我一直都是家里的伙夫,虽然火少的不好,可我愿意去做。我看着妈妈拿着一个大大的簸箕盖在上面,这样快些,我卖力的烧着,大概半个小时后,簸箕被蒸气给顶开了,妈妈让我别再烧,我赶紧把没烧完的火柴给灭掉。妈妈把烧好的装到两个铁通里,然后拿我们的毛巾盖着。之后就拿出石灰和一些没有煮沸的豆浆混在一起,石灰放多少,这不是随便乱放的,这样豆腐就做不成了,比如,四斤的豆子要放一两的石灰。放多放少都会让豆腐或老或嫩,刚刚合适的话,要点经验的。有一年妈妈做豆腐就是多放了点石灰,后来我看到豆腐确实老了点,妈妈还一边切豆腐一边埋怨自己,“不放那点就好了。”第二年再也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往后的也是,豆腐都是做的极棒。妈妈把配好的石灰倒入桶中,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妈妈把毛巾掀开,我看到上面有一层皱褶,她把事先准备好的筷子,快速的挑起,然后又用毛巾盖好,挑出的叫腐竹小时候,很好吃,我们分了吃,很嫩,入口即化,和我们平时买的腐竹不一样,妈妈说“腐竹还要拿去嗮,这个不用,直接可食用。”原来腐竹是这样做的,那时我好像学到了一点知识。就这样继续盖着,大概又过了半个小时,妈妈把毛巾掀开了,我看到的不再是水,而是水结成了一块块嫩嫩的豆腐,这就是豆腐脑。豆腐脑营养有美味,放点红糖进去,今天的午饭就是解决了。我想应该豆腐是做成了吧,可是还没有呢,只见妈妈把吃饭的桌子拿到院子里,拿出一个正方形的框框,把之前过滤豆浆的纱布铺在上面,把凝固好的豆腐脑用勺子舀进去,上面热气腾腾的,之后,就把它包起来,拿四个大砖头压着。一直压着,直到中午,妈妈才一切成一块块四四方方豆腐的形状,这是豆腐的最后一道程序。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了,年也来了。大年三十,杀鸡宰鸭,那都是硬菜,一年到头都没有看到这样的菜,好不容易盼到晚上,终于可以开动筷子了,可以说是大快朵颐,好像从牢里放出来的一样。是的,此时此刻,我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当一个淑女。没什么比吃更重要了。在大吃特吃了几块肉后,我们的筷子不再那么风驰电掣,慢悠悠的吃起来了。先前的饥饿已然被填。印象最深的是,大年初二,我们去外婆家在回来的路上,捡到一个压岁钱,打开一看大失所望,是一个空的。我们灵机一动,也依葫芦画瓢,扔了一个空的在路上,刚好就在我们家门口,做好这一切后,我们跑回家,偷偷观察,果然有人上钩了,看到别人失望的表情,我们都乐坏了。那种快乐随着时间的黄河流走,一去不复返,只是留在泛黄的岁月里,偶尔翻出来读读。不管你愿不愿意,年,依旧来临。一年忙碌到头,就盼着大年三十和家人团员。不知是年龄的原因还是其他,我发现年在我心中没有那么期盼了,那仅有的期盼就是和家人在一起高高兴兴吃个团员饭,借着年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过年对于小孩来说是最高兴的事,可我并没有看到现在的孩子在做我们从前的事,多遗憾!那些事对于我们那个年代的人来说就是最宝贵的东西,我们的快乐他们不曾体会到。时间还是那个时间,人还是那个人,可是什么在悄悄发生变化呢?小时候,一块糖、一碗素米粉、一个肉包子、一顿肉、一套新衣服,就是简单的幸福。

      小时候幸福很简单,长大了简单很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年近忆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