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二战失败,何去何从

这篇文章写于考研失败通宵未眠的第二天凌晨四点。

先说一下个人情况,一志愿江苏某985院校中最被嫌弃学院的电子信息专业,初试成绩,政治60+,英语一60+,数学二120+,专业课软件基础100+,总分352。

本来按照往年情况这个分数是可以有学上的。它对报考的学生首先有个院内优先调剂的政策(往年情况,也是导致很多人报考的原因,不过校方没明说,也算我们的一厢情愿)。其次,他还有个中外合作办学的院系,该院系往年是很多选择报考该校的保底选择。

然而,今年,首先是在复试细则出来后,个人报考的专业方向01名额要比去年少了三十个名额(招生简章上是192个名额,两个方向共享,比去年要多四十多个名额,我们很多人也是奔着这个情况来的),反而另外一个方向02要比去年发布的计划多了一百多个名额。可笑的是,方向01录取分数线为360,一志愿过线99人;方向02录取分数线为310,一志愿过线21人。

在熬过漫长等待中,调剂公告发布,该院的专业方向02,用黑子加粗明确表示非计算机类、软件类考生,多么的刺眼。

没事,还有个中外合作办学的院系可以选择。

再次经过漫长等待后,调剂细则发布,突然出现一条新规则‘数学二考生的数学分数要被规格化’,具体实施方案就是数学分数乘以0.9。同时,在复试名单发布后,以往保护一志愿的院校,今年突然招收了大量校外考生,校外考生进入名单人数比校内好多,校外考生320、330的分数可以尽量,校内考生340的分数被拒之门外。这给今年选择报考该校的我们来说如同啪啪打脸。

在经历这一列突如其来的骚操作,真是被打击的体无完肤。

如题所示,我二战以失败告终。

没有工作经验,找工作充满坎坷。之前为了复试,努力准备好久。等到找工作时发现需要的一个知识体系是不同的,需要的一个能力也是极大不同。

对于未来充满迷茫,疫情三年,现在这段时间因为上海偷跑出来的几列阳性病例,我们这边也是惨遭全面封禁,行程卡带星,无法外出。所以很多线下面试是无法参加,就算是线上的面试,我也只能说要等到疫情过去才能到岗。

计算机这个高薪行业真的吸引太多人,各种专业的人纷纷跨考而来。考研成了他们转换身份的一个很好选择。在加上现在社会对这个学历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生学历的需求反而变得越发普遍。

202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人数达到了450万多人,相比2021年有近八十万人的增幅。其中不乏很多二战考生、三战考生。

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考研成绩,在工科国家线273的情况下,普遍三百四五以上的分数。甚至一些二本院校的调剂都达到了三百七八的分数线。

同时,今年调剂系统开放也是异常的晚。相比去年的三月二十号,今年则是清明节之后的四月六号。很多学校选择在开放的第一天前12个小时内开放。造成一个现象是,上午调剂系统学校信息有20多页,下午变成10页,一天之后变成一两页。造成今年的调剂也变得异常困难。

同时,调剂的时候,学校不再只看你的分数了,如果分数相差有限的情况下,个人其他条件足够优秀也是学校选择录取的很多原因。因为有很多学校的调剂中,分数高的同学没有进入,反而分数低的同学进入复试。

所以,考研调剂在今年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并不是太友好。会出现有的学生尽管分数不高但能收到多个复试通知,有的同学尽管分数还算可以但一个没有复试通知都没有。悍的悍死,涝的涝死。

作为一个亲身经历者,对于这种情况也是被迫接受着,毕竟现在是别人选择你的时候。调剂人下人,真实而又可笑。

考研这条路,选择远比努力更重要。这句话几乎被每一个考研的学生所熟知。一个好的学校,一个好的专业,一次选择,决定接下来你要走的路。我恭喜成功上岸者一帆风顺,我也希望一样失败的考生共勉,未来路很长,机会还有,总有花开的那一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考研二战失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