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如何做家长?

作为全职妈妈,我深切地体会到当下教育孩子是件多么艰巨的工作。因为家庭教育而发生的每个泣血故事,都能激起广大家长的强烈共鸣。

在我的童年时期(上世纪八十年代),教育子女多数只局限于传授做人的道理和生活技能,学习之类的事,花的心思有限。我们家最常听到的话是:谁有能力谁上,上不成学回来干活。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只有在校成绩突出的孩子才有机会继续读书,成绩平平者就回家种地,绝没有逼迫学习与反抗的事情发生,自然也没有孩子会因为学习的事跳楼、离家这样的事出现。

现在不同了,家家父母卯足了劲要把孩子送进名校。学校里,老师恨不得把知识一鼓脑装进孩子的脑子里,如果有孩子不配合,家、校就一起联手,让他(她)接受;如果继续不买账,老师就要给该生贴上一个“问题学生”的标签,家长们也难免要哀声叹气。

大家你追我赶,竞相比赛谁学的“才艺”最多,谁吸收课堂知识的速度最快。白天,孩子们要在校一丝不苟地学习;放学后、节假日里,孩子们在家和各种补课机构里“血拼”。分秒必争,唯恐稍有不慎,就落在人后。照此节奏,我怀疑迟早有一天,会出现一种包含古今中外知识的集成芯片,每人植入一枚到大脑,一劳永逸地解决教育问题。

在这种发明未出来之前,家长们依然在拼尽最后一丝力气于教育:不管孩子天资如何,都用“邻家孩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家的娃,若有不及,便呼天抢地,狂燥不安。于是,陪娃写作业,气成脑梗住院者有之;为勉励自己心静而读佛经,最后参悟了人生遁入空门者有之;网上还盛传一批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书目,供家长们参考、“自救”。

群情激昂,家家参与,对教育重视的程度,真是空前绝后。在中国的历史上,大概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父母如此迫切地渴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观念深入人心了吗?

中国有句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我以为这句话是在强调个体之间的不同,而不是说“龙”、“凤”就比“老鼠”高级。个体的禀赋特征,从一出生就已经定型了,后天的教育只是让这些特点更加明显而已。教育之难在于,谁也不知道,一个幼小的孩子将来究竟会长成什么样,但是,我们都宁愿相信他(她)将来是人中龙凤。这,恐怕就是各种问题的根源吧。

认识孩子很难。包括我自己在内,也不觉得一定了解自己的孩子。怎么办呢?反思自己是如何被教育长大的,崩紧的神经也许会松弛下来吧。

回首我的童年,因为对农活的厌倦,我很早就发现读书要快乐、容易的多,所以,读书对我而言,一直是乐事。但是,不幸的是,我现在还依然是普通百姓一枚;我有的“学渣”同学呢?据说小学时语文、数学均考个位数,进入初中后却一路高歌上了重点高中,读了大学、研究生;甚至,有位高中“学渣”,后来竟考上某211高校的研究生,毕业后在南方一线城市的市检查院工作。此消息震惊了当年的老师、同学,大家怎么都难相信,那位一直默默无闻地名列班尾的沉默男,竟然能无声无息地逆袭了。相比起我们这些考上大学、读了研究生的小职员、小市民们,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同学则过得更加光鲜,在各行各业施展着聪明才智,生活过得风生水起。

我不是在说读书无用,而是想说:就算读书路上不通,还有其它的生活方式,只要做他自己擅长的工作,努力、上进,就值得骄傲;也不是说我们当年的教育就是好的,现在回头看看,还是有不少问题,比如:在最该读书的年龄,可读的课外书太少了,精神世界相对贫乏,视野狭窄。

但是,最可庆幸的是,家长、学校都没有用逼迫的手段对我们强行“填鸭”,所以,学习并不让我们厌倦。我们的生命是鲜活的,张扬的,永远是最开心的大笑,而不是如现在的孩子们,老气横秋、死气沉沉。他们貌似乖巧,却难以集中精力;他们人坐在教室里,心思却神游在另一个世界。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为家长、老师而活,却没有活出自己的样子。

而我们,却一直是真实的自己。哭也好,笑也好,顺从也好,叛逆也好,多数都只是成长中的烦恼,而非学习带来的压力。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人生,没有亲情的撕裂,所以,当我们突然有天从梦中醒来,意识到要为人生而战的时候,我们都能迸发出强劲的生命力,摇身一变,成为父母的争气孩子;而现在,一些被精心培养起来的”学霸”,不是时有在生活压力和挫折面前凋落的悲伤故事吗?

教育,终究是为了什么呢?

行文至此,想起一位同学说的话:我自己是个普通人,也不要求孩子多么优秀。我当年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也成长为一个正直、向上的人,在最艰难的时候,生活没有把我压倒。时至今日,特别感谢父母对我的宽容,让我自由生长,童年有那么多快乐。孩子们现在的条件比我们当年好无数倍,给她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她自我摸索、发展,她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你同意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今天我们如何做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