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20年最后一个月的第一天里,感觉有好多想要表达的东西。
这一年过得飞快,也许是因为“闲置”的那几个月。
因为疫情,被迫在家里躺了近两个月,现在想来,那段时间真的是被浪费掉了的。大家在朋友圈秀厨艺,说疫情的作用都赶上了新东方;我却是在家跟妈妈比赛谁更懒一些,当然是我赢了。
总是戏称社畜的自己,真真地是浪费了那么久的时间。
关注的公众号里的课程推广文案开头总是“有人在疫情期间躺了多长时间,我却利用这段时间赚了xxxx。是因为我做了这件事……”我点开了不下十篇相同的推送,看到最多的课程推荐主要是写作和python。
我自己也听了好几位老师的写作课,买课的一瞬间我甚至以为能看到在听完课程之后“异能附体”,然后收稿费到手软的自己。
然而,一直到现在,这件事情都没有实现过。
不是说这些老师的能力不够,我相信他们的成绩绝不只是拿出来打广告用的;而是我的实际行动,跟不上我自己想象的速度。
复工一个多月后,我大胆裸辞了,作为一个毫无存款甚至是“负债累累”的人,这样的做法可真的太离经叛道了。
停下来的这两个月里,我看完了几本书,听完了两堂课程,投稿了几篇文章,也坚持日更了一段时间。但我还是没有将写作发展成副业,反而越发地自我。
上一份工作,我觉得自己不够自我,太多地关注外界的一些东西,忽略自己内心的想法。可是停歇了两个月以后,在新工作中我成功又发现,自己只剩自我了,一下子又变成包袱很重的人了。
一直调节一直调节,展开来看发现这些调节的过程都是以“月”为单位的,可真是太奢侈了。感谢新工作的包容,真的,摸鱼成那个样子还没被开掉,都不知道是运气好坏。
我是一个还算有仪式感的人,所以做什么事情都在等,等可以被赋予意义的时间节点。总是期待自己能在某一刻突然地就被打通任督二脉,走向辉煌。但心里也越发地清楚,这些也只是众多想象中最好玩的一类罢了。除了脚踏实地一步步向前走,别无他法。目前的努力根本达不到拼天赋的时刻,所以能看到的天花板就只有这么高。
内心里觉得自己不是个普通人,可行动上却在实践这个标签。
《山月记》里有这样一段很著名的话:“我深怕自己不是一块美玉所以不敢刻苦雕琢。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所以也不肯与庸人为伍。于是我渐渐脱离凡尘,疏远世人。任由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懦的自尊心。”
大多数人都更熟悉前两句,因为它深刻地揭露了一个人丑陋而自大的内心。我也挺害怕去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我经常在表达自我:微信朋友圈给大多数人看,微博给部分朋友看,给未曾谋面的陌生人看;虽然这些内容更多时候是我自己在看,但我确实还是有些虚荣的,不是说内容失实,而是会稍微修饰一下语言。
还是不太敢完全把自己暴露出来的,这应该是人性。
其实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满脑子想的都是前几天经历的车祸,这件事情好像不太合适被反复拿出来说,但它确实给我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我甚至觉得应该这一次开始,我要去做的那些努力,真的是认真的。
我给自己写了计划,机智地缩短了这项预期的时间——一个月;我告诉自己先坚持一个月怎么样,不是所有事情都应该立即有结果的,所以就先坚持这一个月。至少,让2020年的年终总结有内容可写。
今天才开始看了《令人心动的offer2》,先是面试篇,说实话,自己观看的效果比别人口中听来的,更加震撼一些。也在看的过程中记录了一些觉得可以用作素材的内容,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面试官后来评价斯坦福学霸王骁的一句话“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我看过后来几期这个有争议的学霸上热搜的事情,因为不了解所以不敢妄加评断。但就面试而言,我也想感慨“名校光环就是耀眼,他这个人本身也撑得起这份光环。”
虽然这话也说早了,可我确实佩服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件事。有了目标,并为之努力,然后达到自己的目标,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事情;毕竟,大多数人只是停在了有目标这个阶段,而更多人连自己想要什么都还不清楚。
我可能也是那个众多不知道的人其中的一员,所以在面试篇结尾的时候被“写你的三个经历,你会怎么写?”(这个经历是指到目前为之人生中最高光的三个时刻),这样的问题难住了。
因为没有东西可写,我能回忆起来的人生中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都是在大学以前的,所以还挺难堪的。
因此,写了这好多字,希望明年或者再过几年,再遇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我能至少写出一个经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