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以前最讨厌的人是王夫人。
她吃斋念佛,却一出手就害死金玔和晴雯;她喜爱黛玉,背地里却心心念念拆散木石前盟;她本就没有管家的才能,非要查抄大观园,闹得家宅不宁。
可后来,随着年岁增加,最怜惜的,也是王夫人。
一、拆散宝玉黛玉,最喜宝钗当儿媳妇
于母亲而言,谁不想要给自己的孩子最好的?
她没有经历过爱情的美好,更不懂得宝玉和黛玉的前世缘份,她眼中的黛玉,虽然聪慧美丽,身体着实太差了。
病怏怏的,甚至连一点螃蟹肉都受不住。
这样的人,给自己的儿子当正妻,如何能够照顾好自己的儿子,如何能够维系好贾府的辉煌?
在任何母亲的眼中,如王熙凤薛宝钗那样,身体健康的女孩,才是首要的媳妇选择。更何况,宝钗无论是相貌还是才华,都不逊色黛玉。
宝钗的热毒,只需要“冷香丸”便可以治疗。“冷香丸”的制作虽然繁琐费钱,可到底能治得好。于王夫人而言,她不在乎媳妇花销大不大,她在乎的,是她身体好不好,能不能给自己儿子一个依靠,能不能生儿育女。
或许不中听,可哪个母亲,不希望有人来照顾自己的孩子呢?
不是她非要拆散宝玉黛玉,而是她根本就不能理解两人之间的感情。或许,她也从来不曾遇见过爱情,嫁给贾政,看着他宠爱赵姨娘,这样的环境,如何能懂得爱情的可贵?
更何况,于大家族而言,婚姻从来不是两个人的事,要考虑传宗接代,要考虑照顾子女,甚至,还要对付那些心怀不轨的一娘们。
这样来看,在王夫人眼中,宝钗自然事最好的选择。
再说一点私心的,宝钗的母亲是王夫人的亲姐妹,而黛玉,不过是和贾政有血缘关系罢了,于王夫人而言,是实在的陌生人。
二、佛口蛇心,不过爱子心切
对王夫人而言,逼死金玔,害死晴雯,不是她的本意。
宝玉是个不着调的,在她午睡的时候还来和丫鬟调笑。可那是自己的亲骨肉,打不得骂不得,只能拿着金钏儿出气。
更何况,在王夫人眼中,金钏儿实在是越距了。
那时的社会,丫鬟本就不如主子金贵,一个伺候长辈的丫头,竟然也能说出“金钏儿掉进水里,是你终究会是你的”这样的话,自然也怨不得王夫人恼羞成怒了。
在那个时代,宝玉才是怪人,王夫人只不过是正常人。
丫鬟分三六九等,人也分三六九等,王夫人作为当时显赫贵族,根本不需要顾及丫鬟的心思,在她的心中,自然也没有把这些丫头当成真正的人。
王夫人对小丫头们还算是可以,对面宁国府,甚至连个干净的小丫头都没有了,更不要说和爷儿们调笑了。
对晴雯,王夫人其实也没有做出过分的事。
作为丫鬟,生了病本就要赶出贾府,在外面静养,以免把病传染给主子。是宝玉怜惜她们,瞒着合家的人,将晴雯留在屋里。
王夫人不知道晴雯的心,在她眼里,晴雯就是个爱打扮的跋扈丫头,仗着宝玉的喜欢为非作歹,还生了不该有的心思。
最后她一怒之下,赶走晴雯,本意不是逼死她,只是让她远离自己的儿子。
或者说,作为母亲,为了宝玉,她宁可承担万千的骂名,只为护他周全。
三、王夫人的不容易,是天下母亲的无能为力
王夫人最大的悲哀,是她的世界里,只有儿子。
她生怕宝玉出了半点差错,他身边的半点风声都如临大敌。赶走小丫头,赶走晴雯,逼死金玔,选择宝钗,无一不是她认为的,对宝玉最好的选择。
可实际上,于宝玉而言,他最大的风雨,都来自于自己的母亲。
王夫人素日吃斋念佛,不是假模样,而是别的事情她都不想去管。
她本就不聪明,不得贾母的喜欢,便尽可能少出现在她面前碍眼。只有宝玉,能让一向冷静的王夫人,慌乱得跟什么一样。
宝玉被贾政痛打,她不顾礼节哭着来护;宝玉摔玉,她跟在旁边落泪;宝玉不懂事,她生怕他被丫鬟们带坏,赶尽赶走所有的威胁。
可她的这一腔慈母心,往往都办了坏事,最可悲的,是她自己还不自知。
刘姥姥曾说,王夫人还没有出嫁的时候,是个“爽快会待人的“。后来,她被生活磨圆了棱角,又痛失大儿子贾珠,最终只能死死抱住宝玉这棵还没有长成的树苗,生怕他长不大。
没有人能给她依靠,她只有自己的儿子,可她根本就不懂他,正如她也不懂自己的丈夫一般。
书中的王夫人,是个愚昧的母亲,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可以承担所有骂名。
曾经我分外讨厌她,如今我也依然不喜欢她,却能懂得她无能为力的痛苦,也许,这便是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