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语言——读《傅雷谈艺录》

    大概是在几年前,忽然意识到,作为中文使用者,阅读范围其实很狭窄。书很多,但是真正能读懂又真正有阅读价值的,少之又少。中国文化确实璀璨,从春秋,到两晋,到汉唐,到宋明,一路下来,光芒万丈。但不得不承认:我们现在使用的其实已经是完全不同的语言。文言文变为白话文,繁体字变为简体字,普及教育,大大降低了文盲率,可语言的改变也愈加割裂了我们与历史和文化的联系。白话文在当时代表了进步和方向,但是那一代白话文的倡导者,都是文言文功底深湛的饱学之士。他们刚好站在一个学贯古今的位置上,今日我们面对文化宝库不得其门而入的困扰,从未光顾过他们。他们也从没有想象过,有一天,中国极大富足,但是承载文化的语言却日益贫瘠,简单粗鄙。

图片发自App

      看民国时期的文章,不得不叹服用字的准确和简洁,绝不多一个字,能用浅近的语言表达到位的,绝不用浮华的语言。且不论内容,以白话文的文字造诣来说,后来似乎再没有超越。如果一个读者不能精通古文,又有比较苛刻的文字审美,阅读范围似乎大致要锁定在民国时期。当然,此外也有不少好作品。但以文字的美感考量,值得一读再读的不多。

      之所以勾起这么多感慨,是最近读了《傅雷谈艺录》和傅译的《高老头》和《欧也妮.葛朗台》。在可选择书目不多的情况下,如果又不能精通一门外语,那么能选的最好方向当然是译著。傅雷对于文字和翻译的解剖,让我们恍如到了翻译的后台。终于明白每一笔釉彩是怎样画上去,知道那个万众瞩目的角儿一举手、一投足的由来。傅雷讲到的点很多,比如两种语言转换的难点。其实几乎没有两种语言可以一一对应,想每个词都有精准对应,正确转换,这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而且,傅雷特别指出白话文文字表现力的局限。他和周作人都认为如果译成文言文,会更有把握一些。傅雷怎样看我们使用至今、呈逐步退化趋势的语言呢?“白话文跟外国语文,在丰富、变化上面差得太远。文言在这一点上就比白话占便宜。”“文言有它的规律,有它的体制,任何人不能胡来,词汇也丰富。白话文却是刚刚从民间搬来的,一无规则,二无体制,各人摸索各人的,结果就要乱搅。同时我们不能拿任何一种方言作为白话文的骨干。我们现在所有的,即是一种非南非北,亦南亦北的杂种语言。凡是南北语言中的特点统统拿掉,所剩的仅仅是一些轮廓,只能达意,不能传情。”这些批评够犀利的,但是傅雷不是遗老遗少,而是在文字的境界上毕生追求的翻译家。即使放到今天来看,这些评论仍不过时。如果傅雷多看50年,不知道要对汉字语境的堕落作何感想。除了文字本身,还有句法的处理。里面有个信息很有意思,是钱钟书对某翻译家的评价,说那种句法处理“必须生铁打成之肺将打气筒灌满臭气,或可一口气念一句而”。估计读译著较多的读者都经历过类似的折磨。翻译不好,那个文字的样子都是汉字,却再三读了也不知所云,基本是中不中、西不西的文字怪胎。我手里颇有几本译作,开始想好好读完,最后觉得如果是不读就杀了我,我才能坚持读下去。傅雷说当时要出一个“文学译林”,条件极严,最初收录的只有杨绛和杨必姊妹各一本,还有就是傅译巴尔扎克和《克里斯朵夫》。可见翻译之难。除了文字本身的转换和句法处理之难,整体风格更是难上加难。原来学画的时候一直很纳罕,为何大家一直致力于反复学习和练习的总是在枝蔓,而不是开宗明义讲一幅画的整体感觉。我们看画当然看细部,看技法,但是,一个作品放在那里,自有它的气质和风格在。可能很多不会画画的人看了,依然能感觉到,依然会爱它。这就像音乐,即便听不出奏鸣曲的那几个部分,可还是觉得好。技术和技巧是一个方面,伟大的作品自有独特的风格在。按照傅雷的观点,译文整体一致,自成风格,已经很难,如果还要呼应原文的风格,其难度可知。傅雷认为“即使最优秀的译文,其韵味较之原文仍不免过或不及。翻译时只能尽量缩短这个距离,过则勿求太过,不及则求其勿过于不及。”

图片发自App

      傅雷说的是翻译,其实解构了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语言。语言精准、生动、传神,这些方面方言似乎远好过普通话。王朔的语言活脱儿就是北京话,还有冯氏电影里的语言,都是。不知道为什么,方言似乎自带情绪,东北话,刚一说,就想笑了。北京话,一开口,那种俯瞰天下、幽默自在的劲儿就出来了。但是方言确实在传播上很受限,于是我们还是要选择表现力差一些、但是可以中规中矩传播的普通话。

      读完傅雷谈文学和谈翻译两部分,会发现精通一门外语的重要性。那不是母语阅读的延伸部分,而是完全不同的另外的阅读体验,换一个语言体系,换一个思考角度,更重要的,可以转换对文字的审美。语言是工具,但工具反过来也会作用于使用它的人。慢慢发现,由英文习写作的人写出来的中文文章结构严谨,逻辑分明,虽然字句上似不如中文习作者,但根本不伤及表达。惜乎自己英文不够好,不知道长期用英文写作对思维改变的作用如何。不过总是值得期待和尝试的事情。

      傅雷其实隐含了一份推荐书单,关于中文的,大致有如下几本:《世说新语》、《红楼梦》、《人间词话》、《古诗源选》、《唐五代诗词选》、《元明散曲选》、《中国文学发展史》、《宋词选》。余不一一。

      语言的发展是动态的,也受到时下环境的影响。最终一个人用的语言,不仅是鲜明个人性格的体现,也有深深的时代烙印。说了这么多,似乎我对汉语很悲观,完全不是,知道不足才更知道努力方向。江山代有才人出,总有天纵英才,会把语言用得出神入化,来展现人类认知的化境。会是谁呢?

      谨以此文送给女儿和她的小朋友们。

        文中图片为雪山玫瑰,摄于北京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的语言——读《傅雷谈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