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不愿生孩子?

文:蔡垒磊

网上热议“为什么年轻人不愿生孩子”,但看了一圈没人说到点上。

由于这里是随手记录的小号,所以写到哪里是哪里,包涵。

为什么年轻人不愿生孩子?

问这个问题就代表默认大家都是要生孩子的。

不管你过得好歹,你都必须生孩子,且必须在你年轻的时候生,然后大家在“都有孩子”的基准前提下继续竞争。

但,凭什么?

众所周知,孩子在人生的非常长一段时间里,除了情绪价值外,是只能提供“负价值”的。

养育一个孩子不仅要付出金钱,更重要的是付出精力,甚至因为孩子而改变自己的买房决策、选择事业城市的决策,以及选择哪一份事业的决策。

人生的一个小选择,都可能改变整个路径,导致一个人有完全不同的经历,那大选择算什么?

这些是比养育孩子的金钱成本大得多的成本。

如果一个人本身竞争力偏弱,那么他可以用“暂时不给自己增加下坠力”的方式跟“给自己增加了下坠力”的人竞争,这样或许还有机会持平或反超,只不过可能得额外承受一些周围人带来的社会压力。

这是非常理性的选择,为什么要问为什么呢?

选择生孩子的有两种,一种是“反正都要生”,或者“人家说要生那就生吧”,另一种是“我真的想通了,我要生”。

显然第一种人是不够高级的,我说的不够高级,对,就是生物层面进化得不够高级,如果一个人不能用自主理性去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这个人基本就是世界的npc,人生体验是被动的。

注意,我没有说不生孩子就高级,所谓的高级指的是你想通了一件事,出于你自己本身的意愿去做,都是高级,否则不管生不生都不够高级。

很多人说不生孩子是经济状况所限,的确,但这不是最本质的原因,因为以前的人经济状况都不太好,都生了;

也有人说,是对比其他年轻人,经济状况不够好,的确,但那也不是本质,因为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好还有更好,差还有更差,看你怎么比;

之所以以前的人经济状况不管好不好都生了,而现在不是这样,是由于三大原因:

1.社会福利的改善,社会分工的细致,导致只要有钱,人可以自己过活。

不要扯什么护工不会尽心对你,儿女才会用心帮你断屎尿,我见得太多了,我父亲和母亲家里都属于超级大家庭,时常都有亲戚卧床或过世,有多少儿女怎么对待父母的,全看在眼里。而你只要有钱,找二线以上城市里最好的服务条件,不要太舒服——不要只跟3000块5000块一个月的比。

就更不用说几十年后了。

这是社会给的底气。

至于孤独?会有,但社会娱乐活动的丰富,部分弥补了这一点。

2.安全措施的普及

很多老一辈的人,是被基因驱使着生孩子的,或者这一课叫“荷尔蒙教你如何生孩子”。

当人类对抗基因原始的“阴谋”越来越成功后,就可以既产生多巴胺又不必生下孩子。

保留初始体验不褪色的避孕方式越来越普及后,又从“非真实意愿诞下孩子”的人群中挖了一部分出来。

3.理性意识有了觉醒的土壤

我相信老一辈人里大多数并没有想清楚自己要不要生,就稀里糊涂地生了,这种一定是占大多数的。

换言之,老一辈人的思想进化还不够高级,不是说生孩子不高级,而是他们根本没有想过其他可能性。

当然,这情有可原,因为当时结婚而不生孩子的,受到的社会压力比现在大得多,而社会保障也的确不太完善,所以大家都没什么好想的,这肯定是“必经之路”。

但现在有了不一样的土壤,所以年轻人会想着把这事儿搁一搁,我先把自己这辆车动起来,等它有了一定的初速度,至少不低于我所在群体的平均,就可以勉强再往上加块重物,否则这车现在就动不了了。

所以就算是当前不愿生孩子的年轻人,也不代表无论什么情况下都选择不生,更不代表不喜欢孩子。

这跟责任什么的统统无关,只是社会更开放、更包容、更多元以后,铁板一块的社会群体就一定会从各种方面出现异化,这是一种必然。

换言之,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决定了人和人的异化一直存在,只是之前被压制了,只要社会继续开放、继续包容、继续多元,还会从现有的人群中继续细分,继续分化出来新的“分群体”。

而年轻人更理性地思考“竞争”,从而选择不生孩子或暂时不生孩子来提升自己的初速度,只是异化的其中一种表现方式罢了。

--------------------------------------------

蔡垒磊:著有畅销书《认知突围》、《爱情的逻辑》,2017亚马逊年度新锐作家、中信最受欢迎作者,2020年当当影响力作家,社群读书APP【蚂蚁私塾】创始人。

视频号:蔡垒磊

公众号:请辩

微博:@蔡垒磊

公众号“请辩”后台回复“财富”,即可免费获得几十篇财富文章合集,彻底清洗你的财富观。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年轻人不愿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