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几天前的新闻,今天在朋友圈二刷了。
之前是事件,这次是事件结果。
10月27日,一男子在高铁上对女童做出猥亵动作。
女孩的衣服不断被撩起,男人一直频繁亲吻,抚摸孩子的身体。
很多人视频看了一半,就心理不适地关掉。
当这种奇怪举动被其他乘客拍下后,事隔一天,警察也进行了调查。
最后,南昌铁路给出的通报是:
现已查明视频中当事人周某某(男,30岁)与小女孩(5岁)系父女关系,
视频中周某某行为不构成猥亵违法。
然后……事件就二刷了。
Sir相信,很多人(尤其是女士)转发这个“事件结果”时的心态,和Sir是一样的。
父女关系,就不存在猥亵吗?
前段时间,中山公交车猥亵女性的案件,也因为一句“有事实婚姻”,大家就散了。
而2014年被爆的“珠海公交车猥亵事件”,也因为父女而被确定“无违法行为”。
“无违法行为”这样的事件结果,究竟证明了他们没错,还是相关法律存在模糊地带?
谁能监督、保护那些“疑似被性侵”的弱小者?
(尤其当她们离开了公众场合,谁敢保证,她们不会遭受更离谱的对待?)
想起一个电影故事。
一件说起来有点危言耸听,有点戏剧化,但如果我们不管不理,就总有几率会发生的事——
《热泪伤痕》
Dolores Claiborne
电影剧本,根据斯蒂芬·金的同名原著改编。
悬疑、推理的调性是躲不开了。
海报上那行字,非常有亮点:
有时,一件意外可以成为一位不幸女人的好朋友。
要Sir说,“好朋友”肯定是要打引号的。
直觉会告诉观众,电影里的女人,没什么幸福的经历。
桃乐丝,受雇于一位脾气不好、刻薄的有钱寡妇薇拉,当了20年的女佣。
某一天,送信的邮差目击了桃乐丝正准备“谋害”雇主薇拉的一刻。
桃的女儿萨琳娜是报社记者。
她也得知了母亲在老家因刑事案件被拘,当即赶回小镇。
许多人都认为,她母亲桃乐丝可不单犯了“谋杀薇拉”一条罪。
都说,她还曾谋杀亲夫。
故事分了两条线索:
一,调查薇拉怎么死的,二,调查桃乐丝有没有谋杀亲夫。
看似只和母亲有关。
但其实,真正的主角还有一位——
桃乐丝的女儿,萨琳娜。
成年后的萨琳娜,脾气火爆,交往对象没一个是认真的。
精神好像还有点小问题。
会在母亲面前抽烟酗酒,会用药物缓解神经紧张。
这一趟回老家,让她的神经更紧张了。
因为好像总有什么东西压在胸口,而她,正离那个东西越来越近。
她其实内心也在期待,这一趟回程,她能重新认识母亲的内心。
因为她们隔阂太久……
不,不仅是隔阂,是恨。
她隐隐觉得,母亲就是她生活里一切麻烦、一切小问题的根源。
她恨母亲,因为这个女人让她失去了父亲。
在她的印象中,父亲可是一个好爸爸。
和蔼可亲,会时不时赞美自己,她也满心欢喜地为爸爸做过布丁。
印象中她的家庭,是慈父严母。
当母亲怪责萨琳娜成绩下滑时,是爸爸护着她,让她躲避妈妈的呵斥。
当父亲死后。
萨琳娜本能地怀疑,就是母亲杀了父亲!
不光她怀疑,周围的人也怀疑……不过他们怀疑的是母女俩联合作案。
世界本来是可以这样的——
她和妈妈从此隔阂,她怀念她的好爸爸,直到……
某一天,一个突出其来的问题,突然问倒了她:
你真的,什么都不记得了吗?!
是妈妈问出口的。
而记忆突然如潮水般涌来,挡都挡不住——
真相是,她根本没有过一位“好爸爸”。
这个男人,生性粗鲁,语言恶毒。
酗酒的他,卖掉了家里唯一维持生计的船。
常常一言不合,就毒打母亲。
是萨琳娜忘记了?
她为什么忘记了?
不如我们回头看看,她为什么成绩下降——
因为一个夜晚,爸爸摸上了她的床。
为了让女儿获救,在日食的那天,桃乐丝将丈夫一步步引入死亡……
日食,一个明显的比喻。
在日食的天空下,这位母亲仿佛神灵附体。
她解放了自己,无私地守护了女儿的后半生。
但,长大的萨琳娜忘了。
她将这段致命的记忆选择性地遗忘。
母亲以为她只是一时情绪不稳,过一阵子就好了。
因为女儿确实看起来“好”了很多,学习努力,热爱生活,甚至还在大学拿到了奖学金。
但她真好了吗?
萨琳娜往后的人生告诉我们,PTSD(创伤后遗症),没那么轻易复原。
她曾经多次崩溃、酗酒,她的性格在成年后变得暴戾、抑郁。
她对未来的空洞感,甚至让自己感到害怕。
为了逃避记忆,萨琳娜把自己扔了,可扔不掉。
就像她不想承认有过这么糟糕的父亲。
但她就是有。
都知道性侵的可怕。
而父亲这种血缘角色涉及性侵,必然是伤上加伤。
斯蒂芬·金是看得见这种痛苦的严重性的,所以他用不止一个故事,说父亲对女儿的性侵。
在他的另一部小说改编电影《杰罗德游戏》里,也讲了一个被父亲性侵的女孩。
其中,也提到了一场日食。
心理伤害一直持续到女主弥留之际。
是的,临死前都没有放过她。
而她跟丈夫糟糕的关系,也是因为童年被性侵的羞耻伴随了整场婚姻。
其实这么说吧……
从那段不堪的童年回忆之后,她就再没有长大过。
婚姻里,她是一个受男人操控的女人。
丈夫的出轨,她睁只眼闭只眼,丈夫的奇怪性癖,她逆来顺受。
正如小时候的那个日食下午,她坐在父亲腿上的那一刻……她没反抗,完全被动。
从此,这辈子,她在男人面前都是被动的。
这种故事Sir可以讲好几个,不论是电影,还是电影外。
Sir曾有一个女同学,长得挺清秀,为人也很活泼。只有为数不多的时候,她好像有点忧郁。
在几次不经意的聊天时,她对我们说,曾经在床上一脚踢掉了父亲两颗牙。
为什么?没再说下去。
我们后来看见,她毕业后的人生,父亲的作用力都很大。
陆陆续续,明明喜欢文艺的她上了父亲逼她去的军校,因为抑郁就读期间脱发严重,后来好像还毁了容……
她曾经有被性侵或猥亵吗?我们不知道,家庭的隐秘没那么容易暴露。
可就像前文提到的那几桩“事件”,我们不能草率地说:
父女之间,就不会发生猥亵。
转发前面“事件结果”的那些女士,应该和Sir一样,都想挑明一个问题:
可能正因为存在血缘关系,“猥亵”这件事,才更不可以被忽视。
忽视,往往伴随传统观念、社会性教育的进步程度。
在评论里,Sir看到许多这样的说法:
“只是过分亲昵而已”
“谁家男孩不被摸小鸡鸡”
不得不说,很多网友意识还停留在“原始社会阶段”。
是的,小孩子被亲被逗,极为正常。
但你没发现,小女孩全程都极为抗拒吗?
父亲的旁若无人,有人归结为“素养不够”,但当这种素养不是在大庭广众发生,回到家里,会不会变形、变本加厉?
谁能保证???
任何犯罪都是个发现象。
“父亲怎么可能侵犯女儿”——我们不能用常理,来遮掩个发现象。
进一步。
我们来说说人的基本权利。
孩子并不是宠物或玩具,随意的狎昵和裸露身体,本身就属于一种侵犯。
意识不到这一点,并且做出规范上的修正,那么更多的奇葩新闻还会出现——
裸露生殖器,原来是因为“拉链坏了”。
被强奸的女孩,原来可以简单地“冰释前嫌”。
对性侵的认定,既不能草率地觉得“无”,也不能草率地觉得“有”。
要调查,要监督,要努力发现真相。
草率,本身就是错。
草率的态度,从根本上反应了社会的集体忽视。
甚至,家人的忽视——
在《热泪伤痕》里,桃乐丝也不相信丈夫会性侵女儿。
当她泪流满面地说道,“也许我错了。”
她的雇主薇拉反问一句:
“你要是猜对了呢?”
她们都怕看见“老虎”。
因为一旦看见了,也许就意味着世界的崩塌,无法修复。
很希望那对父女在真实的生活里相处幸福。
希望他们的关系,就是我们认同的那种父女关系。
但万一我们猜错了呢?
Sir不敢想。
希望有关部门,不会止步于验证“父女关系”这一步。
这明显只是调查的初步。
希望当事人其他家属也睁大眼睛,保持监督,毕竟你们是离孩子更近的人。
孩子还小,不懂,她只是感到“不适”。
她不知道老虎的可怕。
但你们知道。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