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思考
请阅读以下关于网络信息量的一段材料,并思考:这给你什么启发?
每年会产生多少数量的网络信息,你有概念吗?
2014年美国一项研究显示:世界范围内,服务器年处理量,为9.57泽字节(1泽字节等于10的21次方)。
这个数据到底有多少?
具体来说,如果将地球的数据年处理量,转换成书本格式,那么这些书本摞起来的厚度,则长达90亿千米。
这个长度,是地球到太阳系边缘的海王星距离的20倍。
问题是,信息增长还在不断加快。
Q1:什么是信息过载?
A:
1、信息过载(lnformation overload),指的是以下现
象:
社会信息超过了个人或者系统所能接受、处理或有效利用的范围,并导致故障。
信息过多,超过个体的信息处理能力,这是必然的。
比如说,前置思考中提到的每年产生的网络信息,假设都需要你处理,就算你不吃不喝,每秒钟能处理一本书的信息量,你NN辈子也处理不完。
原因在于,信息呈指数增长,具有复利效应,而个体的信息处理能力,则是线性增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量与处理能力之间的落差,会越来越大。
因此,如果我们没有主动制定,应对信息指数增长的策略信息过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如果没有信息过载,那才奇怪,除非你掩耳盗铃,对这些信息视而不见。
2、信息过载影响学习质量。
人们本能上对于信息量有渴求。原因在于,多了解一点信息,对生存有利。
比如说,我们的祖先看到狮子的脚印或者粪便时,可以判断出狮子在附近出没,就可以早做准备。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获得足够的信息,才能继续生存下去。
通过不断进化,这种对于信息的渴求,就沉淀在我们的潜意识当中。
读友们可以想一想,自己是否对于信息充满了渴求?
比如说,每天刷今天头条、刷微信、刷微博,要刷多久?整块、碎片的刷手机时间,如果加起来,一天有多少个小时?
今日头条曾发布数据称,每天平均用户使用时长超过70分钟,用来表明自身App的粘性。
这只是一个App的使用数据,如果加上微信、抖音等,数据将会更加惊人。
看来,这体现的正是人们对于信息量的渴求。
从正向来说,获得更多信息和更多知识,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从而为优质决策创造更好的条件。
可以比较一下,现在的小孩,相比过去的小孩,知识面要宽广很多。这其中,智能手机的普及功不可没。
从负向来看,这种对信息的渴求,容易造成“多而浅”的学习。
正所谓“贪多嚼不烂”,片面求多,导致信息过载,超过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我们就只好以牺牲阅读质量为代价。
可以回忆一下:最近几天,你看了多少文章?哪些有印象?有哪些改变了认知,影响了行动?
如果把时间拉长到一个月前,半年前,一年前,又有多少信息和知识,充实了你的知识体系,并转化成你身上的能力?
一个多而浅式学习、陷入信息过载的学习者,回答上述问题,可能答案就很难令人满意。
这种学习的直接后果是“知道无法做到”,也就是所谓的“为什么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原因不难理解。学习曲线中,精读君提到学习金字塔,普通的被动阅读,两周后只能记住10%,就更谈不上纯熟应用了。
时间一长,这种多而浅的阅读,往往就好像没有读过一样。
这符合重温中提到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统计规律,因为大脑应对信息过载的机制就是:
如果没有重复,刻意学习和应用,大脑就会认为这不够重要,没有必要放到长期记忆中,可以遗忘。
Q2:怎样应对信息过载?
A:
1、学会判断信息价值。
信息量一定超出我们个体的处理能力。问题是,这些信息我们都有必要处理吗?
事实上,信息与信息之间,是有价值差异的。对我们有价值的信息,我们才需要处理,其它信息我们可以大胆做减法,无需处理。
请思考,信息、数据、知识和智慧之间,有什么不同?
1934年,诗人艾略特在《岩石》一诗中,就抛出这个问题:
“Where is the wisdom we have lost in knowledge?Where is the knowledge we have lost in information? "
翻译过来就是说,我们在知识中失去的智慧在哪里?我们在信息中失去的知识在哪里?
我们笼统地称一切为信息,实际上,其中还可以细分出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
这种分类,恰恰说明,信息与信息之间是不同的。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价值度来判断,哪些信息需要优先获取和消化。
虽然价值判断因人而异,对一个人有价值的信息,对另一个人可能没价值,但有一个共性的处理原则:
以阅读质量中提到的主动阅读者为且标,每次阅读的时候,都要自问“我为何而读”。
很多人刷完手机几小时之后,除了感觉到疲累外,还容易产生一种虚无感。这种虚无感,产生的原因,通常就是阅读缺乏价值,感觉没什么收获。
唯一的收获,其实就是刷手机产生的短暂愉悦、兴奋感。
这种愉悦是由大脑中分泌的多巴胺产生的,属于递质类愉悦因子,但效果持续时间有限,基本上一停止刷手机,就失效了。
选书中,提到了主食阅读、美食阅读、甜点阅读等类型,这其实就是价值判断的一种方法,同样可以用来判断信息价值。
注意力是我们每个人最宝贵的资源,精读君的原则是,要用投资的眼光,去判断信息价值:
这是纯消费性的阅读,还是生产性的阅读?
纯消费性的阅读,不是不可以,只是要控制好比例。在精读君看来,信息过载中,最常见的问题,其实就是,纯消费性的阅读比例过高了。
在阅读上,同样需要遵循二八法则,把有限时间的80%,放在最重要的20%信息的阅读、理解、消化和运用上,也就是说,一旦善于判断信息价值,我们就可以从源头上,显著减少信息过载问题的产生。
2、选择合适的过滤器。
除了自己亲自判断信息价值,做出信息处理的取舍外,我们还要考虑运用过滤方法,减少需要处理的信息量。
毕竟,如果每一个信息,都要自己去判断值不值得处理,这种工作量仍然很大。
过滤器中,精读君提到了常见的几种信息过滤器,包括:守门人过滤、媒介过滤、管理者过滤、品牌过滤。
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因为单一的个体或者机构的力量有限,也有很多不足,要考虑协同过滤。
所谓的协同过滤,比如说,你信任好友的判断力,因此好友淘汰的文章,你可以不看;好友推荐的文音,你去看的理由就增加一分。
虽然好友的判断力可能出错,淘汰的文章中可能有精品,推荐的文音可能有次品,但只要比例在我们可接受的范围,就不失为一种过滤的好机制。
而且,如果你的朋友圈具有多样性,一位朋友淘汰的精品。
可能会被另一位朋友看上,那么,错误过滤的概率还可以进一步降低。
因此,如果大家协作起来,群策群力,那么,信息过滤效率就能进一步提高。
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要自己去判断值不值得读,如果有条件,可以借助自己信赖、有水平的人来帮助判断。
其实,朋友圈、点评类App、微信公号订阅等,都具有某种过滤作用,无论是朋友,还是陌生人,只要在特定领域上有专业判断力,我们都可以借助并互相帮助。
以餐厅选择为例,可以想一想,现在有多少人是根据餐厅的评价来决策,是否要去某家餐厅,或者购买某家餐厅的外卖?
这就是协同过滤带来的好处。当然,随之而来的刷评价等问题,如何应对是另外一个议题,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内。
因此,个体如果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按照资源的观点,除了提高自身的判断力外,就是要用好外部的“信息过滤”资源,为自己所用。
比如说,成长词典,定位于提供系统的、易理解、可执行的自我成长学材,你相当于借助的信息筛选、解构、重构的能力,来加速你的自我成长。
在进行协同过滤时,精读君要提醒的是,你选择的协同过滤机制,要避免走到另一个极端:信息过窄。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人的好友,通常三观契合,偏好类似,在信息过滤上容易产生结构性的缺陷,意即:
可能有些不喜欢、难理解的重要信息,会被一个人的朋友圈有意无意地忽略。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保障信息源和过滤器的多样性,维持和经营弱联系。同时,对于一时难以理解的信息,不急于得出不予处理的结论。
3、平衡获取以及订阅。
如上所述,信息再多,如果对我们没价值,或者价值较低,可以大胆做减法;同时,通过协同过滤,降低自己判断的成本。
也就是说,对于信息的处理原则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同时避免信息过窄,漏掉重要信息。
具体的做法就是:平衡主动获取和被动订阅。
主动获取,比如说,使用谷歌等搜索引擎,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这么做的好处是,从自己需求出发,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坏处是,如果你概念、关键词掌握得少,搜商低,费时费力,可能找不到优质资源。
被动订阅,比如说,订阅自己感兴趣的微信公众号。
这么做的好处是,作为随机输入,可能有意外惊喜,能消除你的知识盲区。坏处是,可能对你没什么价值,或者低价值信息比较多。
这两种信息获取方式,各有利弊。在精读君看来,两者要平衡。
平衡不是对半开。而是根据自身需求,设定合适的比例;从长远来看,主动获取应该占大部分。
平衡的目的,正如跟进系统中精读君所提到的,是为了"少而精”地学习,加强理解、消化,提高认知深度,从而更容易做到知行合一。
贪多嚼不烂,尤其是我们的信息处理能力没跟上的时候。与其去满足自己的“信息占有欲”,还不如优先解决“消化不良”问题。
在最后,要强调的是:对于信息,要有主人翁的态度。
如果能遵循成果导向,按需取用,审慎分配注意力,信息过载问题就可以有效缓解。
后置思考:
①有人实验整年不看新闻,重要新闻只看朋友推荐。你怎么看?
②你订阅了多少微信公众号,存在信息过载吗?你会怎样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