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需要情商,只要你够牛B,这句话对吗?

你不需要情商,只要你够牛B,这句话对吗?

对于情商是否决定一个人的牛B程度,其实是有争议的。

比如,许多历史闻名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企业家都有情绪控制能力不佳、人际关系差、难相处的问题,有些甚至长期罹患情感性精神疾病。

英国首相丘吉尔有忧郁症、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奈许长期罹患思觉失调症,但均不影响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的成就。

牛顿的情商也不高,他在牛津基本没有朋友,后来就有英国媒体说牛顿,“牛B到不需要情商。”——当然,这是我采用“意译”方式的翻译。

那么,是不是真的只要你够牛B,就可以不需要情商呢

有一则关于张小龙的故事:

据说即使是成为腾讯副总裁之后,张小龙也一直避免参与社交场合。

腾讯每周需要开早会。

他先是借口起不来不去参加,马化腾说让自己的秘书叫他起床,他又推脱路上太堵。后来是马化腾派自己的司机到他楼下接,他才参加每周早会。

2017年12月15日,腾讯召开2017年员工大会,张小龙等人在现场发表了演讲。张小龙显然并不适应或者说并没有准备好这次的演讲,他说:

开会之前,我问Pony(马化腾)我要讲什么,Pony说只要你和大家见一下面就好了。

张小龙显然不是一个善于沟通的人,但是,Foxmail、QQ邮箱、微信,这些他先后做的产品,都是为了沟通而生。

正如他在饭否上的独白:“这么多年了,我还在做通讯工具。这让我相信一个宿命,每一个不善沟通的孩子都有强大的帮助别人沟通的内在力量。”

这种情况,武志红在心理学课中称之为“困而学之”:

但我觉得,好像哪怕大师们也都是困而学之。比如弗洛伊德,受困于自己的恋母弑父的心结,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结;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本来孤独至极,后来走了出来,结果成为人际关系大师。

所以这个道理是很普遍的:痛苦就像死本能一样来侵袭你,而你努力化解它,并用时空上的腾挪、累积和努力,最终当它们化为生本能时,你就变强了。

梁宁在“产品思维30讲”里面,则称之为“直面恐惧”:

像扎克伯格、马化腾和张小龙,他们为什么不爱社交?

本质是因为在社交中,如果碰到别人对你建立防御的情况,你就手足无措。不愿意突破别人的防御,也就没办法在社交中获得快感,长此以往就越来越不爱社交。

这些优秀的产品经理退到网络背后,根据数据看到了人们在独处时,在没有压力的状况下,潜意识流露而做出的自然选择。他们对用户的行为不评判、不教育,最多就是柔性地引导,多半的时候只是默默响应和持续地服务。

其实都是一样,受困于某种情绪,是因为不爽或恐惧,直面自己的恐惧,不断地去体验、去感受、去分析、去理解、去把握,他们反而成为治愈人们这方面问题的专家。

但是,你知道吗,能够让自己直面恐惧,从而化解恐惧,就是情商高的表现之一。

因为认知自我恐惧,化解他人恐惧,这就是同理心。而同理心,正是丹尼尔·高尔曼(Goleman)指出的EQ(情商)五个维度之一:

自我察觉——精准的情绪自我察觉(emotion self-awareness)

自我规范——积极、适当地控制和表达情绪自我情绪。情绪的表达是可控的,不会“情绪失控”

自我激励——调动情绪,达成自我激励、自我驱动,完成目标

同理心——共情能力强,通过细微的信号,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和欲望,识别他人的情绪。是很好的“聆听者”,当别人在倾诉时,能巧妙地回应,表达理解、尊重对方的诉求。善于调控他人的情绪反应,帮助别人表达情绪。

现实检验能力——精准和客观地检验现实(reality testing)环境中的资源、有利与不利的事物。面对现实能保持乐观主义积极地接受变化,综合各种资源灵活应对多变的环境和压力,成功地解决问题而不失控。

因此,那些牛B的人,只是看上去情商不高。

事实上,他们要不是五个维度中有某一个或者几个维度不太高,但其他的维度奇高。正如吴军所讲所有的方面95分,不如某一方面100分。

要不就是你以为的情商,只是我们中国人讲的“人情练达”。有句老话讲“人情练达即文章”,我的理解是写文章也需要洞悉人情、人心、人性,并非说与其他每个人都关系融洽。而这种洞察力,也是情商维度之中的“自我觉察”与“同理心”。

因此他们牛B,是因为他们的情商综合评分很高。

所以,我的观点是,只要你够牛B,你就不需要情商,这句话并不对。

情商一种底层能力,它能让你判断信息,抓住要点,整合资源,贡献价值,重要的是,还可以让你获得回报。

凡是能力,均可训练,我们应该如何通过训练提升自己的情商呢?

事实上,情商属于“发展心理学”的范畴,是心理学一种,那么,提升自己情商,实际上也可以视作心理调节能力的提高。

因此,首先,我们要相信自己。

相信通过训练,可以提高情商。这在心理学上,叫做“自我证实的预言”,如果你坚信某个结果,某个结果一般就会实现。

其次,我们要探究自己的潜意识。

探究潜意识,让潜意识浮现到意识层面,我们才有了认识到潜意识,甚至改变潜意识的可能。

探究潜意识,在心理学上有体验、梦境、心理咨询等方法,我们如果认真学习并实践心理学,这些方法一般可以掌握。特别是心理咨询,成为很多人探究自己潜意识的方法,尽管他很贵。

其三,留心自己的愉悦与不爽。

我在之前写过一篇《命运的初始设置,是带我们走向深渊》,讲到要顺应自己的贪婪。有网友留言,“我顺应自己的贪婪,我热爱所有美好的东西……这也叫好命运吗?”

实际上,我在这里写的贪婪,就是指让我们非常愉悦的地方。让我们非常愉悦的事情或东西,我们常常会表现为“贪婪”。

比如,曾国藩家书中提到他的儿子曾纪泽,非常喜欢书法,常常练到深夜,需要大人喝斥去睡觉。这就是因为书法让曾纪泽非常愉悦,根本停不下来。

又比如剁手党,也是利用了一个人的“愉悦”。本质上讲“愉悦”就是需求被满足,这种需求,有一个人的根本需求,如生存、自恋等;也要临时需求,购物网站的设置,就是要你有一种愉悦与爽。购物时,自己想要的东西,喜欢的类型,源源不断地在你的屏幕上显现,会让你有一种愉悦;在等待几天或一段时间之后,这种等待,就是需求逐渐绷紧,突然,快递小哥一个电话,请你收快递,绷紧需求突然被满足,这种感觉叫“爽”。所以很多人购物时,会停不下来。

因此,曾纪泽的书法上愉悦,是他天分的钥匙。这种愉悦会让他刻意练习10000小时而不觉得辛苦,谁叫他停,他就会不爽,他就跟谁急。 我们如果能找到这种愉悦的事情,我们就一定能够成为这个方面的专家;

而剁手党的愉悦,则是商家研究了一个人的人性弱点之后,找到的大部分人的愉悦点,这种愉悦,是一种短暂的愉悦,也是一种被动的愉悦,我们也要善于分辨此类愉悦,并防范陷入其中。

其四,看到自己的恐惧。

恐惧即边界。

愤怒、焦虑、害怕都是恐惧的表现形式。

怕火、怕水、怕蛇、怕虎,都是我们的恐惧,也就设定了我们的边界,我们不敢去触碰火苗,我们不敢去未知水域,我们看到蛇会跳开,我们看到老虎会逃跑。这些是原始人类留给我们的基因代码。

还有一种恐惧是我们幼年或童年植入我们潜意识里的,而且这种恐惧我们往往不自知。但就是这种恐惧,才是我们真正的心理边界。

比如100%的安全感,就是出于我们潜意识里的恐惧,我们如果不能直面此恐惧,我们就会存在一个我们并不知道边界,阻止我们走上一条风险较大但收益较高的路途。

同样,我们如果知道他人的恐惧,我们就可以探知他们的边界,我们也就不会无意中侵犯他们的边界,以防导致他们愤怒或害怕。——这不就是情商高的表现么?

其五,探知说服与防御机制的关系。

这一点,我在《不要让我思考,笨蛋》中也详细论述过。

总的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说服,就是打破对方的防御,更高明的是绕过对方的防御。

主要的方法,是重复,重复,重复,因为,重复就是一种催眠,而催眠的德语单词,就是绕过防御。

我们常常会羡慕那些说服力强,非常有号召力的人,原因就在于他们有意无意地使用了绕过防御技巧。

其六,要认识到角色对于一个人的意义。

这个我在《 人生如戏,我们都是角色的扮演者》中有比较具体的描述,请参考该文。

其七,我们还要了解自己或别人是一个自我还是自律的人。

简单说,愉悦驱动就是自我,恐惧驱动就是自律。

其实,我就是一个自我的人,因为恐惧虽然也可以驱动我,但会让我非常反感和难受。

自我与自律,还会与民族、国家、地域、教育理念等有联系,比如,东亚文化圈的人,一般自律的较多,自我的人往往会受到排斥;

而美国、拉丁美洲的人,则自我的比较多,因为他们崇尚个性。

如果了解到自己是自我的人,在选择工作或说事业时,则应有意识地看看是否适合自我的人。比如,张小龙就明显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也多次更换工作,寻找适合他“自我”个性的地方,至于大学毕业时分配的国家机关,他根本就没有去报到。

了解他人是自我还是自律,则有助于合作。比如,对方如果是一个自我的人,你用恐惧去驱动他,他可能会跳起来,告诉你他不受威胁;如果是一个自律的人,你用愉悦去驱使他,他则可能会无感。

以上,是我学习“产品思维30讲”第一个模块“同理心的复盘。也是”产品思维30讲“学习心得系列之七。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不需要情商,只要你够牛B,这句话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