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全职妈妈,不仅要照顾孩子,还要多才多艺,多干活,多学习,期间的酸甜苦只有自己能体会。
怀孕期间就给宝宝准备了不同尺码的衣服,有件新衣服终于可以穿了,可是我发现,尺码能穿,样式不适合,连体衣带帽子,现在宝宝还处于躺着、翻身阶段,不适合穿戴帽子的,新衣服也不能扔了,等会爬的时候也小了,只能自己动手改衣服。
先把帽子的线拆开,缝纫机压的线还挺不好拆,拆完在把领子缝好。只干活多浪费时间,还可以听听课,学学知识。
在得到App听的万维钢老师讲解的《怎样让学习效率最高》,只能说一心二用效率不高,改衣服期间我听了三遍没记住多少,衣服改完又认真听了一遍。
讲的是一个特别熟悉的规律的新发现,这个发现很重要。有三个熟悉的知识。
1.熟悉
第一个知识“学习”有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舒适区的知识太容易,恐慌区的内容太难,而学习区在二者中间,难度恰到好处。要想提高技能,只能跳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而我也进入了学习区,从网页设计到学习绘画,让页面做的更好。最开始我觉得自己是在恐慌区,听完老师讲解,我才知道自己在学习区和恐慌区的边缘,对我来说绘画是全新的而且有难度,但又跟以前接触的有关系,难易度算能接受。
第二个知识“心流”。如果工作没挑战,得心应手,每天都是一样的工作,你会觉得无聊。如果工作挑战太大,超出你的范围很多,你会觉得焦虑。而如果难度和技能正好匹配,用自己最高水平的技能和在突破一点,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心流的体验。沉浸在工作之中忘记了时间的流动,甚至可能忘记自身的存在,是一个奇妙及美好的感觉。
第三个知识是一个公式,叫“喜欢 = 熟悉 + 意外”。一个文艺作品要想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必须既提供观众熟悉的东西,又制造意外。
其实这三个知识说的是一回事。说的是已知和未知、简单和困难、熟悉和意外的搭配 ——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说,它们说的都是“旧信息”和“新信息”的配比!
2.意外
以前我们并没有量化这些理论,我们只是泛泛地说要加入一定的难度和意外。而我今天要讲的这个研究,恰恰告诉我们一个神奇的答案,说这个问题是有最优数值解的:这个数值是15.87%。
当你训练一个东西的时候,你给它的内容中应该有大约85%是它熟悉的,有15%是它感到意外的。
3.最快而且最爽
找到最佳意外率有两个好处。
第一,它让你的学习速度最快。15.87%的意外率能让训练时间相对于其他数值以指数下降!
第二,它还能让你在学习中感觉最爽。15.87%不但是学习中的最佳训练出错率,也是心流率,也是文艺作品最佳意外率。电子游戏的设计者也得用这个比率,15%左右的犯错率,是最好玩的游戏。
4.量化你的学习曲线
能让你判断错误的东西才是你需要学习的东西!不是说我们对一个什么知识掌握85%就行了,我们关注的恰恰是那15%的事先不会的东西。
我们有三个收获:
第一,熟悉很重要。
第二,15.87%这个数值是通用的吗?
第三,这里面有一个值得专门强调的精神,那就是你应该时刻追求效率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