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妈

关于传召、接旨这件事儿,印象最深的就是在众多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太监手持圣旨,接旨者忐忑不安的跪拜接旨,接旨人的荣华富贵和生死前途均在那个太监宣读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诏书里。

本以为,身为“一介草民”,“接旨”这种事儿怎么也不会落在我的头上,但就在几天前,我接了一道旨。

那天又是我上班的日子,早上起床,我故作轻松的告诉女儿:“妈妈今天要上班了”。“啊,今天就走”?女儿本还有点睡眼惺忪的表情一下子清醒了。女儿今年上初二,自从去年她走进寄宿制学校后我们母女相聚就不那么容易了,我休“上二休一”的假期,女儿休周末,算下来在开学后的4个月里我们能在一起的日子最多只有12天,我知道女儿“啊”背后的意识是我昨天才回来,明天就返校了,你咋就不能再多陪陪我呢?我说:“妈妈假到了,一位阿姨必须等着妈妈上去接了班后,她才能回家看她的妈妈”。

女儿13岁了,实际上已经很懂道理了,她用她的方式安慰自己的同时也安慰了我:“妈妈,我们早上吃啥”?“鸡蛋饼,咋样”?“好好好”。“你穿衣服,妈妈做饭去”。“嗯”。

走进厨房,手里和着面,脑子想起周五孩子的语文老师微信上发来孩子两天前写的日记《思念》,“我和母亲的关系是很疏远的,好容易见一面也就是各种的不愉快,幼时的母亲可不是这样的……这一周,我竟格外思念母亲。平时习惯没有父母的我早已遗忘了这种令人锥心的痛,这次竟如此痛。久违了,这思念,思念那个久违的老朋友,老妈,我们都回来了吧?”此时,我能做的就是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即将出锅的鸡蛋饼里,希望孩子吃上自己亲手制作的安全又营养的早餐健康成长。

女儿吃早饭时直说:“好吃好吃”,不大一会儿功夫早餐就搞定了,饭后她说想用我手机在备忘录里给我写封信,细细想来这应该是女儿写给我的第一封信。随后的半个小时,她就把自己关在卫生间里,爷爷奶奶不知道是啥情况,一直问:“多,你肚子不舒服吗”?“放心,我没事儿”。

信写好了,女儿把留着她体温的手机放在我手里时一再叮嘱:“妈妈,你到队上再看,一定要到了再看,一定哦”。我说一定。

离别前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我必须背上行囊了,最后女儿给了我一个深深的拥抱算是告别,我坐上车,握着手机,最终也没有挨到目的地就翻开了备忘录,“老妈接旨~”一下就跳到我眼里。

“以前,你善意的叮嘱,我不懂珍惜,一旦你不在我身边,我才晓得你对我的可贵,你常说,女儿的幸福快乐是最好的礼物,今天我把所有的祝福和快乐用信包裹送给你。”我眼睛湿了,很长时间了,我和女儿没有这样亲近了,就想她作文里写的一样,久违了,我的朋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在不多的休假时间里只关注孩子的学习,不关心她喜欢什么?缺什么?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我就会快速“变脸”,慢慢的我们说的话少了,谈心少了,原本我总会把这些归结为孩子大了不听话,不好好学习了,殊不知自己患上了望女成凤的“家长病”。

家庭矛盾出现让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开始咨询周边的同事,请教教育系统的专家,查阅各类关于怎么教育青春期孩子的书籍,我找到了答案,无论作为母亲还是作为孩子,都要给彼此成长的时间。于是我对女儿说:“原谅妈妈,妈妈也和你一样学着做妈妈的,所以妈妈也会出错,但是我会改。”

时间是个奇妙的东西,它让我变得平静,也让女儿渐渐成长。女儿在“诏书”中写道,希望我们像以前一样开心快乐,叮嘱我别感冒,多穿衣服,好好休息,管好爸爸,让他少吃宵夜少抽烟。

来自女儿的诏书妈妈已经接了,我一定会照顾好自己,并且和爸爸开开心心的,女儿妈妈回诏:永远爱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老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