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风轻

《云淡风轻》是蒋勋老师在今年三月出的新书,延续老师安静从容,细腻唯美的风格,给人很好的阅读体验。疫情期间在东方美学绵柔悠远,深沉开阔的天地里游曳,心中自然生出了许多欢喜。一本书读了几个月,有点舍不得读完。

其实书里的大部分文章或观点以前都在他的书里,讲座里,视频中看到过。从听他的细说红楼到最近读到这本新作,我不断感受着自己的成长,也看的了先生这些年的改变。从一位传播美学的大家,到七旬老人,他自然经历了生命中许多生离死别,健康堪忧的波折和痛苦。不过他的文字和各种表述里,我们很难看到这些生命中的灰暗。

其实他儿时非常叛逆,因为讨厌学校的教条,迷恋文学,功课不好,所以去了别人眼中的坏学校读书。如果不是遇到了因材施教的老师,现在我们眼中的蒋勋先生定是另一种样貌,他违背父母的意愿,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艺术专业,虽然为了考虑糊口稍微妥协了一点,偏重艺术史,但终于让他与喜欢的美术建立了终身的连结。

学成回国后他也经历了社会动荡的不可抗力,七十年代进入大学任教,因为仗义直言遭遇很多磨难,被学校解聘,受到监控,只是这些他从不愿多讲,即便偶有提及也只轻描淡写,不做渲染。也许是这么多年,一直浸淫在艺术和美学里面,让他对生命有更通透的领悟。

“云淡风轻”,是风景也是心情。为了看到流水,他搬离闹市,住在淡水河边,日日看着潮汐来去,有时惊涛骇浪,有时风平浪静。读着古人的诗句,也读着他们的思想,随着岁月流逝,读懂了大自然的馈赠,也读懂了自己。东方美学宛如绵延的长卷,在每个细微处都隐藏着别致的精彩。然而我们大部分时候活得太过匆忙,忽略了就在身边的美,以及我们自己文化中传承了几千年的智慧。

先生书中第一篇就写到文人。在传统文化中,这些有学问的人有出世也有入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文人的理想,但不愿同流合污,任何状态都活得散淡超然,热爱生活,懂得享受人生才是境界。高唱“归去来兮”的陶渊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王维,还有贬谪途中还潇洒豁达,乘风归去的苏轼,这些文人的人格魅力影响了无数后世的读书人。

对比前辈的知识分子,他愧于自己的“安逸”。在回忆与杨绛先生闲谈的场景时,他意识到要学习“忘”的功课,经历过多么多侮辱折磨,杨绛先生依然温暖宽厚,永远微笑,这需要很强大的心理放下嗔怒,忘记劫难。该遗忘的都要遗忘,该放手的都要放手,这才是“云淡风轻”的修行境界。

跟着先生读那些古人的作品,心中也生出了无限苍凉。“当生命可以前瞻,也可以回顾的时候,也许就懂了云淡风轻的意思吧。”真是要到暮年才能领悟岁月赋予我们的礼物吗?那些褪色的画卷,老去的身影,悠远的曲韵,用丰盈的内心告诉我们什么是周而复始,什么是圆满……

你可能感兴趣的:(云淡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