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众不同』是好事,还是坏事?

受东方传统文化影响,从小到大不管是父母、长辈、老师,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都教育灌输我们不论做人还是做事,不能“与众不同”,不能“特立独行”,更不能“独辟蹊径”。否则“枪打出头鸟!”。换言之,就是让人遵循中庸之道,做个“脚踏实地”的普通人。

老一辈人也常说:“普通平凡才是福!”

那事实真的如此吗?这些话有一定的道理,是因为放在当时的大环境,社会需要这些“普通人”不要多想,一心一意为集体、为社会集中精力做出贡献,以促进整体生活水平的进步与提高。然而时过境迁,放在今时今日,就显然有些缺乏说服力了。

我个人的看法和结论是:『与众不同』是好事!而且是非常棒的事!

我们是普通人,很少能接触到那些真正『与众不同』的人。大家每天都日复一日做着与别人本质上相似的事情。因为这是一种价值观。这是一种所谓的道德准则。

是普通人没什么可怕,可怕的是这种看似正确的“价值观”,会影响到自己、孩子、孙子,甚至一代一代就这么传承下去。而又抱怨自己没有出路,无法出人头地,取得不了社会性的成功。

若是不抱怨这样普通日子,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其实也没什么。不过很多人其实真的不甘心就这样普普通通下去,就算自己这辈子没什么成就,也不希望儿女像自己这样看着别人的脸色、羡慕着别人的生活,尽可能地希望他们在某个领域做出自己的成绩、出类拔萃、出人头地。

所以,不管是自己也好,也不管是希望自己的晚辈也好,都要把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质作为自己的武器,当做优点培养起来、而不是当做缺点克服改变它。

就像大家每天看电视也好,看网络视频也好。那些明星、网红、社会名流,没有一个是普通平凡的人。就算他或她、甚至它、再烦人,他们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他们能够把这些普通人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作为自己的职业,并名利双收。

说这些并不是让大家放下自己的脸面去“哗众取宠“(哗众取宠和与众不同还是有本质的区别)。而是要认识到上面提到的那些人,他们其实是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又利用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即自己的优势)去获得想要的东西。这就是他们成功过人之处。

如果每天只做、只想和别人一样的事,还抱怨自己碌碌无为,那就真的是痴人说梦了。

平凡普通人,大多数情况只能看着别人脸色,战战兢兢地活着。我很反感这样的拘谨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森前辈虽然从小到大都长着一副看似听话老实的面孔,其实内心的个性和想法都达到“反天反地反人类!”的程度(哈哈,开个玩笑,总之就是用我家乡话说:“这孩子主意正的很!!”)别人告诉我往右走,我偏往左走。

不管在学校还是职场,我偏要做和众人不一样的选择。当然,我知道怎么保护自己。绝对不会浪费精力在那些平庸之辈的议论纷纷里。表面上应声附和,背地里早已开始筹划,等到花开蒂落,把一个好的结果呈现在对方面前,让那些试图干涉自己的人哑口无言。”

普通人,为什么不愿挑战,不愿尝试?因为他们的想法普通,又习惯于普通。他们对新生事物感到异常的恐惧。就算有机会摆在自己面前,都看不清那是个机会。让那个领域成为一个对自己来说,永远都是未知数的黑洞。

很多已经成功的人,成为那个领域的佼佼者,都是能观察到与别人不一样的角度,能够利用自己的『与众不同』的优点,选择普通人看不到的“蓝海”领域。待到普罗大众都想参与的时候,“蓝海”早已变成“红海”。

总之,我个人认为『与众不同』其实是一件好事,也是通往成功之路的重要因素。

最后,再追申一点:近年来,人类社会在逐步迈入AI(人工智能)时代。当一些重复性高,没有创新的工作内容都被机器取代,什么样的人还能有尊严地生活下去?

毫无疑问,是那些有独创性、专业性、和别人想法有差异,与众不同的人。也就是说被AI、被机器人无法取代的人才能继续体面地生存下去。反之,普通人的工作恐怕真的会被AI刷新掉。连存在的必要都被淡化掉。

文章开头所提到那些看似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准则的意义,到时候也变得荡然无存。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众不同』是好事,还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