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要开始写日记?

生活中很多东西可以写出来,而且写的很有价值。

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达练及文章。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我现在做的,就是一个淬炼自己的过程。

每天这么写,也有过每周一更或者每周两更的念头。

这样做也可以找到很多理由支撑。

压力会小很多会舒服很多。

而且有更多的时间写一些优质的文章。

我自己老哥一个的弄这个东西。

比不得很多的团队运作一个公众号。

这些看似很美。但是也会有一些问题。

周更,这个很清晰。

一周,七天,发一篇文章。

但是质量是什么标准?

什么算有质量的文章?

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不好衡量。

而且这很容易变成第二个滑坡。

滑坡是什么意思?垮掉。

第一个滑坡是什么?

日更变成周更。

那么日更的意义在哪里呢?

这个东西就像日记一样,

日记这么老套的东西在现在这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似乎浑身散发着一种股东的气息。

如果还是用笔在本子上写,说不定有人会认为这个人是上个世纪穿越来的人吧。

即使有人认可这样的方式,但大部分是:这样很好,但是XXYY...。

而且现在更流行的是什么?

是手账。

手账有什么特点?

第一印象是精美。

精美有时候并不一定是好事情。

太过于精美反而有些花哨。

手账干嘛用比较好?

推广。

人人都有一个对于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日记这东西干巴巴的,再加上如果像我一样手写的字迹惨不忍睹。

那就跟日记更绝缘了。

手账呢?

精美,有图有印章,甚至有各种图各种印章再加上不同的元素,图案艺术字体颜色空间布局。

让人一看就会有一种哇的感觉。

但很少有人看到,这样精美的手账背后的成本是多少心思和时间。

就像思维导图。

什么样的导图传播的更好?

一定是那些视觉效果更好的导图。

我在学导图的时候也曾经这样过,追求线条的优美,合理的空间布局,既有逻辑有结构,还要美观。

更不用说为了一张好图片花的时间了。

但是现在呢?

统统舍弃。

为什么?

因为目的不一样。

我发现我学习导图是为了满足自用。

满足我工作学习,而不是为了推广我的导图。

即使有一天我推广学习思维导图。

也肯定不会提倡这样“精美”的导图。

实用性会永远放在第一位。

效果最重要。

什么最有效果?

逻辑结构和层次。

图像颜色确实会加深大脑的记忆。

但是我图做完了,自己捋顺了过程,需要得时候把图拿出来看一下不可以吗?

那样不是更清晰精准吗?

人生进行到下半场,记下关键的节点与逻辑。

需要细节的时候再去拿到细节。

效率不是更高吗?

就像指南针为什么是四大发明。

它会告诉你方向。

方向对了,细节可以调试。

现在有了电子地图。更精准。

但是我们不是机器人,不是电脑。

达不到那样的精准。

怎么办?

头脑里安装一个指南针就够了。

方向对了,细节可以使用工具。

节省内存,高效运行。

说会现在的日更或者日记。

意义在哪里?

更多的在于“日”,而不是“记”。

要不应该叫记日,而不是日记。

哪有人问,天天记流水账,有意义吗?

这样的投入有意义吗?

有,绝对有。

流水账是什么?

大概就是今天我都干了啥。

什么上了几次厕所干了什么工作晚饭吃了啥有意义吗?

这里我们介绍一个牛逼的人物——柳比耶夫。

这哥们牛逼在哪里呢?

在他一生之中,发表过70多部学术著作,涉及范围之广令人惊讶,他的学术遗产包括了很多部分,有学术著作,地蚤分类,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此外,还有各种回忆录,追忆许多科学家,还回忆自己人生各个阶段……

感兴趣的可以自行百度一下。

有一本记录他的书,叫《奇特的一生》。

看这个名字,奇特的。

他奇特在哪呢?

是他践行了五十多年的(据说是56年)的时间统计法。

怎么统计呢?

他会每天精确的写时间日志,然后会做每月和每年的总结,做出对应的表格,把各种事项具体花的时间都统计出来。

比如读写24封信需要38小时,昆虫研究的时间,把各个事项列出来,合计做了多少,合计花了多少时间,统计自己做某一件事情要多少小时。

然后根据统计的结果,立即做出下个月或是下一年的计划。

这个东西看起来眼熟不?像不像你的流水账?只不过人家流的更细致。

你说你记不了这么细致?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

从新手到入门,然后是胜任、高手、专家。

都是一步一步走上来的。

流水账就是一个新手期,我现在写的文章也是新手期。

所以日更的意义在哪里?

在于每天记录每天跟自己的独处,每天逼迫自己一下。

这是一个日精进的过程。

是1.01的365次方的过程。

是一个在不断构建自己的世界的过程。

每天看似没什么变化,但放到更大的框架里面,

比如一年以后?

十年以后?

会有什么效果呢?

会不会成为专家?

我现在做的,就是通过文字,直播这个过程。

直播的是什么?

就是我自己,我自己的成长过程。

我从新手期一步一步的如何成为专家的过程。

现在十多天,每天十来个人看。

等到一百天的时候?

会不会有一百个人看呢?

那时候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尤其是现在在看的你,会不会有一种:我是看着他一天天的写出来的。这种感觉吗?

这种时间的催眠,是最难抵抗的。也最有诱惑。更是最深的护城河。

道理明白了,怎么坚持呢?

怎么能爱上这个过程呢?

我又是什么在驱动呢?

我自己的话,是未来。

未来我会做什么?

会复制更多个我。

会把自己解码,呈现这里面更多的细节。

然后在未来复制出很多个这个时候的自己。

会有人愿意吗?

跟相亲一样,是一个相互筛选的过程。

这里面有没有技巧。

肯定有。

从写的角度。

怎么写?

怎么能高频的写?

怎么用写作调心?

怎么用输出倒逼输入?

怎么输出的有结构?

怎么让细节丰满?

这里面很少的套路,但是有一些心法,很简单。

但是需要点破和说透。

这都是在背后你们看不到的东西。

更何况,人是孤独的。

每个人都在这个世界上不断的寻求自我的认知和想找到一种共鸣。

共鸣是什么?

就是同类,就是相互吸引到一起,拍着大腿说着相见恨晚。

为什么恨?

因为孤独的太久太久了,在共鸣的那一刻,所有压抑的东西都被宣泄而且升华了。

就像范伟最后还要说缘分啊。

为啥缘分?

因为你懂我。

怎么让一个人懂你?

把自己呈现出来。

呈现到别人的面前。

你呈现到更多人的面前,就会有更多的人懂你。

怎么呈现呢?

文字是最有传播力也是最有穿透力的。

不要去写太专业的东西,那是一个老师的角色。

在神坛上,会有很大的距离。

一定要在生活中,但是却从不同的角度呈现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能把生活升华为艺术的,就是新手和专家的区别。

怎么从新手成长为专家?

关注我,我做给你看。

或者,

跟我一起上路,

我们一起成为专家。

………文章完………

曲笑生

每个人都走在不断认识自己的路上,从而顺路认  识了很多不同的人。 很高兴在这里你认识了我,也很高兴我在这里认识了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为什么要开始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