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般尝试下终于有了自己的偏好

  所有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而我从开始绕线的时候就下定决心,只在最基础的技法上模仿,不模仿大佬们的款式。就像学写小说,只学习词汇,而不搬运情节。

  这种想法是在各个领域的版权意识都在逐渐苏醒,并且不断爆发大大小小的维权事件的背景下萌生的。我觉得不模仿款式,既能避免我陷入抄袭的深渊,也有利于养成独立设计的思维。

  于是我在完成了基础学习之后,就开始自己摸索一些设计。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我花费了大概一年的时间自学,期间做的最多的事情是练习,以及不断的从珠宝、绘画、雕塑等等我能想到的各种艺术形式上汲取灵感。这种方式十分佛系,比如:不断翻看画册,脑子一但有什么想法便立马记录下来。

  基于这种随机激发的灵感,辅助以不断熟练的技巧,我的作品到了能保证“是件东西”的水平。

  但我最大的收获是在翻看哥特建筑的时候,那种利落却又繁复的冲击感对我深深震撼。

  我喜欢这种风格,胜过其他6。

  我要做这种风格的珠宝。

  我当时便下定了决心。

  这避免我继续在迥异的风格间左摇右摆,给人一种还只是在做练习的感觉。也让我在日后的创作中,方向更加明确。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但我同时也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我的技法不足够支撑我的想法,即使我已经在绕线的基础上学习焊接。

  我的框架过于空白,思路过于简单。我的作品们还不能成为真正说得精致的珠宝,我无法只用线条就让人们觉得充满魅力。

  我也知道再继续孤军奋战,我也不会有进步。

  但我可以比抄袭更加道德,更加受益的方法,我开始选择喜欢但我无法理解的作品,并且报名作者的课程,学习他们自己摸索出来的秘诀,为展现我的灵感“丰富词汇量”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希望我下一次来“”,能展示有我个人风格的精致的手作珠宝。

你可能感兴趣的:(百般尝试下终于有了自己的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