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记忆》16:万里桥畔吊脚楼

      【本文作者:姚锡伦;摄影:陈志强提供】  

        旧时的锦江河岸,随处可见的吊脚楼临水而筑,一端紧靠岸体,另一端则依托河滩砌筑的砖(石)柱支撑悬空而起,成为“江上楼,高枕锦江流”的独特景观,老百姓则形象地呼之为“吊脚楼”,此乃河上一旧景。无须多占用宅基地,只将河滩巧加利用,便可得“近水楼台”,这的确不失为河岸人家的一种聪明之举。

         仅万里桥附近吊脚楼就有十余处,楼主一般是建吊脚楼赖以遮风避雨的平民人家。然一些精明的酒馆饭店老板却更看好这吊脚楼的水乡风情,也许还有点“先得月”的诗意,在这里开张做买卖。生意好做,遂成就了“万里桥边多酒家”的千古佳句。民国时期就在万里桥南头,以经营传统川菜小有名气的肇明饭店便是其一,在此享用美味佳肴的确别有一番情趣。春秋之时,邀友二三,登斯楼也,推窗下望,则见流水潺潺,鸭儿上下游动,翻腾戏水。笑谈中,把盏小酌,凉风拂面,好不惬意。

         待到食客酒酣耳热杯盘狼藉付账时,店家结账的方式也很特别,向来是以清点桌上盘碗作为计价的依据,这应该不会有错。但也不尽然,本土街坊有传闻赖食者,言有赖皮食客,大快朵颐之后,趁着店家不防,操起桌上空盘一二,迅即推窗抛入河中。算账时,店家虽疑窦丛生,却又不明就里,自认哑巴吃黄连。待枯水期至,水落盘现,方才恍然,很是无奈。

         吊脚楼是锦江上独特一景。而与它相映成趣的是味道相似而风格径庭的枕江楼。它与肇明饭店隔河相望,建于20世纪20年代,在万里桥上流岸边。临锦江水,砌石堤,堤上修房舍,碧瓦朱栏,几净窗明,40年代即为酒家,是一南堂餐馆,以“醉虾”出名。这楼“因地当桥(万里桥)洞,又在水流湍激之处,无论何时,好像总有一股凉风拂人,在天气热时,这地方的确是一个乘凉饮酒的雅座。”(参见《李劼人说成都》)

         细一想,“万里桥边多酒家”还有另一层原因:水质好。“成都之水,可供饮料者,以河水为佳,因源流来自灌县之雪山也”(引自《成都通览》)。靠锦江之酒家有源源不断的岷江雪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谓天时地利占尽,有得天独厚之优势。

         现今上了点年纪的老成都人都记得,旧时的成都那是一座挖地三尺就见水的城市。水井很多,但因井水含卤质和其他有害杂质,家境好的人家是不情愿用它来煮饭、烧开水泡茶的。所以很多城里人宁愿花钱买河水吃。于是锦江又培育了一个新的行当——挑水卖。据说从事此行当的挑水夫全城“有几百上千数”(参见《李劼人说成都》)。而一些离河近的人家和茶坊酒肆,由于种种原因请人挑水也很是常见。一位至今仍健在的挑水人,他叫段明智,高寿80有7(注:成文时在2007年),1946年他从简阳禾丰场上成都找的一份工作,就是给染靛街肇明饭店挑河水。

         1995年2月23日,在轰隆的爆破声中,万里桥被拆除,吊脚楼也就不复存在了。

     (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锦江记忆》16:万里桥畔吊脚楼)